年轻人报团出去玩一般会找旅行社,
或者某程、某蜂窝等平台,
但是,如果是叔叔阿姨们
那就不一定了......
他们相信那些贴在各大公园、
小区门口、电梯间、楼道里的
旅游团广告;
相信在兜小菜场、转公园、
跳广场舞时口耳相传的旅游团广告;
相信在微信同学群、亲戚群、
朋友圈里转发分享的旅游团广告。
一传十、十传百,
不是传销胜似传销的组成了一个个旅游团。
叔叔阿姨们不但要有诗和远方,口袋里的板板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因此,旅游团适时的献上了大杀器低价旅行+送东西。
江浙周边一日游,99元包吃住行,甚至直接“0元团”,再加送东西,叔叔阿姨们出钞票出得不要太开心,根本不在乎去哪里,玩什么吃什么
这些旅游团有没有资质,有没有保障,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又是新一轮的套路
(网络图片)
低价旅行,还送鸡蛋?网友“哎呦妈呀”向我们爆料称:之前我妈被朋友叫去花118元出去玩了一场,118元可以往返于张家港和溧阳两地,最重要的是,还能拿
50个鸡蛋、50个鸭蛋、50个猕猴桃还有一大桶咸鸭蛋!说白了就是冲着这些东西去的!
上午的景点没去成,一大早就是被排队去上课,上课的房间有限,要出来一批进一批,到上完课都12点都过了, 下午还是上课,讲的是一个功效性的凉席的课,
又是90分钟。

(网络图片)
上完课终于可以排队拿奖品。听说那场面简直人山人海,最后从大巴下车回家的时候因为东西太多,还要我们
开车接她跟她的小姊妹们。
这种旅游感觉就是去拿奖品的,景点玩不到什么还要上课,也就老年人玩的乐此不疲了。听说这种新模式的旅游在中老年圈子里挺火的,还有发鸡鸭鹅大米油的,不知道你们家人都去过没?
(网络图片)
网友热议有过同样经历的还有不少网友的家属…@风雨亦同行:99元坐车到无锡,基本上不是去玩的,是被强制关在某处听课的。商家这次只用语言暴力,并不代表下次商家不会用行为暴力!
@xiaozhude:我婆婆最喜欢,一次又一次,说了不听,骂她钱多她都说去玩玩的,记得最清楚的去沙家浜,买了一条旗袍1500,三年了,没有看他穿过,我带她去
上海玩,后来去在
批发市场逛逛看到一抹一样的260
@takzo:我妈也去的,上次是99个鸡蛋,这次的是200个鸡蛋,都是去上课,吃顿饭,拿鸡蛋回家,有一次导游非要买东西,我妈买了个口罩几块钱,都是家门口一些平时关系好的阿姨们一起去的,鸡蛋超级小,炒个番茄炒蛋感觉放了10个鸡蛋都不够
@一朵小奇葩花:我老妈也是被朋友叫去的,可以拿鸡蛋,这是第二次和她朋友出去,第一次出去拿了一个什么空调扇,16号她们又要去了,这次好像是落地扇、空调被和什么冰丝凉席、这个第三次我听我老妈说是128一个人,我老妈第一次去买了600多没用骗人的什么海藻片
@猴子奔卵子:现在这样的旅游活动在老年人圈子挺火的,大家出去说白了就是为了领东西,走走看看,其他东西很少有人买,又不是强制性消费,老年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打发打发无聊的时间,他们不跟这种团旅游,能去哪?
@木质香:我外婆花了两万五买了五箱什么牛初乳!!!而且还不是第一次买了!4950一箱!他除了这个线下讲课
销售,网上或者其他渠道都没有销售,他盒子上标了一个建议零售价,虽然很明显比同类产品高了一倍都不止,但是这款产品没有任何别的渠道销售,你也查不到参考价格。每天都在老年人密集的地方拉人头去上课,然后洗脑让你买。
@毗陵龙王:老太太去了一趟安吉,拿回来200个鸭蛋。那天闻闻家中一股臭味,一看里面有破鸭蛋已经臭了,于是处理完臭鸭蛋后准备弄几个吃掉些。结果一敲一个臭的,还有一个里面已经有长毛的小鸭了
@甜麻糕:上年纪没有去过的都不好意说自己是老年人!还有,大伙儿旅游玩了没有两百个蛋团估计是假团
@终究是梦一场:我妈上次去了一个景点,送的10斤黄酒,酒味都没有。发的咸鸭蛋一半是坏的,他去了就买东西,玩才花了99买东西买了400多,买回来之后到现在还放着呢,什么氨基酸片钙片
@三个胖子:骗你去外地旅游,吃的差,几乎坐车时间一般来回要3小时,上课要4、5个小时,玩的都是
免费景点…为什么要拉你们去外地上课啊,在外地买了假冒伪劣维权可是比较麻烦啊
@小妍0604:我妈上次去,拿了100个鸭蛋,买东西买了好几千
背后隐藏陷阱
当下,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出门远游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爸妈”出游已经很普遍了,现在是旅游市场一支生力军。跟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希望看看外面世界的心愿更强烈。
老年人空闲时间多,出游可支配时间较为宽松,老人更喜欢错峰、淡季出游,以避免上班族。从全年来看,
3-7月和11月是老年游的出行高峰。
(网络图片)
一些旅行社利用老年人舍不得花钱的心理,用超低价组团来诱惑老年旅游消费者。一般低价团的目的地通常不是景点,而是打着旅游幌子,迫使消费者购买质差价高的保健品、玉器等自身不需要的商品。羊毛出在羊身上,
旅行社不傻,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一旦你上‘套’,损失必将会更多。“总体感觉,老年旅游市场有点‘乱’。‘低价游’‘免费游’鱼龙混杂,其背后暗藏‘陷阱’。”相关旅游人士说,现在很多保健品公司在干旅游社的活 ,“
一些保健品公司利用老年人贪便宜的心理,买产品送旅游,
最终目的是推销保健品,他们没有旅游资质,万一出点事情,他们肯定会跑路,你说到时候去哪里找人!”

(网络图片)
旅游出行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不要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游产品的品质,选择正规的旅行社,仔细了解旅游行程安排,签订旅游局统一制定的旅游合同,特别注意违约条款。
在签订旅游合同时,一定要多看、多想、多问,切莫轻信旅行社的口头承诺。对可能涉及的违约责任等内容不但要仔细阅读,而且要写进合同并保存好相关缴费凭证。
一旦遇到消费纠纷等,可及时向有关部门及消协组织投诉,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同时,老年消费者在出行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最好去医院做相应体检,开一些必备药品,随身携带,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