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王伯伯,谢谢您,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您都对我影响巨大。”
“第一次与您见面时就觉得您特别亲切,就像亲人一样,当然,我也已经把您当做了我的亲人。”
“高考后我选择了学医,我也想像您一样,为社会奉献我的一份力。”
……
这些信件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收信人则是我市的“中国好人”、第六届“张家港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同顺祥纺织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华。多年来,王明华收到的这些信件多到数不清、放不下,也读不完。信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一切要从他的公益之路说起。
早在1996年,王明华就走上了公益之路。“父母经常教育我有钱不能忘本。只要我们村里谁家有困难,父亲总会让我给人家送点钱,有时怕熟人拒收,就委托村长去送。”.王明华如是说。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王明华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从未停下做公益的脚步。1996年,国家大力推行“希望工程”时,他起初会资助本地的小学生,后来通过各地报刊结对贫困大学生。再后来,他慰问贫困户、给困难户盖房、捐赠白血病患者,每年给村里7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连续10年每年捐出3万元爱心包裹……这样的助人好事,在王明华身上数不胜数。2011年,热衷公益的王明华加入张家港市爱心义工协会,身为张家港市爱心义工协会名誉副会长的他先后承接了“关爱老兵”“与爱同行夕阳祥和”“金都社区老年服务”等4个公益项目,每年在项目中义务投入20万元。之后,王明华的一次贵州之行让他再次扩展了公益版图。2013年,他在贵州黄平县考察生意时,当地农村破落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县城无宾馆,山区无平地,因贫辍学的学生比比皆是……”这样的场景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王明华在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资助的“明华自强班”
贵州之行让王明华开始意识到,要想扶贫,靠自己一人的力量远远不够。那年恰逢王明华的女儿大婚,经过和女儿、女婿商量,他在婚宴上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把收到的30万礼金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并借机呼吁大家共同投身公益。这受到了来宾们的热烈反响。▲王明华与家人
逐渐,一些亲朋好友被他的义举感染,纷纷慷慨解囊加入进来。2014年,王明华成立“爱心之旅志愿者团队”,并组建了“爱心助学”群,通过联系贫困地区慈善机构结对学生。王明华笑称,从那时起,自己仿佛了启动了一场“爱心传销”。“6年间,团队已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如今的299人。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经朋友介绍自发参与进来的。团队规定参与捐助连续性不少于3年,但多年来从未有人退出,还有不少人不曾透露过姓名。”
爱心之旅志愿者团队成立至今,共计在云南、贵州、陕西等10个省结对资助贫困学生近900名,总计向社会捐助748万。仅王明华一家人,就结对了30多名学生。而这样大规模的爱心传递不仅限于捐款,每年,王明华都会组织团队前往贫困地区进行2次走访,深入资助学生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真正所需,给他们带去礼物和温暖的关怀。王明华说,历年的走访费用支出近100万,但通过感同身受各种困难家庭的疾苦,团队更加坚定了扶贫的信念。
如今,王明华的公益版图正不断扩展延伸到全国各地,随着爱心助学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资助学生名额也不断在增加。他说:“做公益这件事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只要还有能力,我一定会在公益慈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来源:张家港家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