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企业增多,
外来人员迅速增加。
连日来,我市运用移动大数据,
启用定制化应用软件,
助力防疫复工一线。
家门一开 ,警报就来
“2月25日,16:10,胡同社区东区XXX室房门监测到异动,请关注!”
塘桥镇胡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朱伟的手机上收到一条报警提醒。
这是安装在社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家门上的“电子封条”监控设备远程发出的。朱伟看到信息后立即与网格员联系,询问情况。原来是这位村民刚刚开门放了垃圾。
朱伟说,社区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原来采取的都是纸质封条,并安排网格员分片区进行一天3次巡查。使用“电子封条”后,只要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家门一开,社区工作人员就会收到警报信息,减轻了网格员的工作压力,这种方式也更容易让被隔离人员接受。
据介绍,“电子封条”无需布线,只需用胶带将设备固定在被隔离人员的家门上,同时在管理人员手机上安装应用软件,设备就与应用软件组成一个监控系统,通过移动公司5G网络进行信息传送。目前,“电子封条”在塘桥镇率先运行,同时向全市推广。
移动大数据还被广泛运用到
当前对外来人员行动轨迹摸排上。
↓↓↓
进村信息,一个不漏
南丰镇新德村共有外来人员504名,没有回老家的外来人员在企业复工时需要村委提供未离港证明,他们通过移动手机漫游地免费查询,可以获得1个月的漫游地信息,能让村委快速确认是否能回到工作岗位。南丰镇新德村党总支书记陆军介绍说,从1月31日开始,他们向进入村域范围的人员发送了“欢迎名片”,通过“欢迎名片”上的联系方式,可以第一时间跟村委联系,村委查询行动轨迹后及时提供证明,也确保外来人员进村信息一个不漏。
为保障疫情期间“不见面”办公顺利进行,目前,我市还通过移动应用软件,紧急开通了政府、学校、企业等单位的33个高清会场,免费提供3000多个服务终端,为不受人员数量和地点限制的远程会议提供数据支撑。
来源:张家港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