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8阅读
  • 0回复

[运动休闲]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循环经济产业园: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成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云溪花影
 

发帖
722
港币
713
威望
2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6-09

    近几年来,装配式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家和行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陆续出台扶持相关建筑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
    1、装配式建筑解决“人海战术”弊病
    所谓装配式建筑,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它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并且其预制的构件精度特别高,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建造速度快,可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节约劳动力并且提高建筑质量。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依靠传统“人海战术”式的建筑生产组织方式,因其对人工劳动严重依赖、简单重复劳动多、科技含量低,使得建筑施工行业作业效率普遍低下,原材料消耗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在提倡“节能减碳”、“绿色环保”的潮流下,装配式建筑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人海战术”的弊病。
    2、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据住建部数据,在德国、新加坡等国家,装配式建筑占到80%左右,然而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不足5%。与此同时,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其中就包括装配式建筑产业组织集成化程度低导致的“低效率高成本”问题。
    由于装配式集成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和验收等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因此如何在统一标准下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这成为了当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且直接影响着建筑工业化的进一步普及及整个产业良性生态的构建。
    据悉,目前装配式建筑业产业组织,依旧是传统的以建设方为核心、多方参与的模式。如图:
    该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设计方、构件生产方、施工方均为独立参与者,三者之间没有任何沟通,由建设方统一协调,这就会导致建设方沟通过程增多。
    不仅如此,随着建设装配化程度的提高,装配式建筑实施的所有协作和沟通过程,都需要建设方反复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如此反复的沟通协调不仅周期长,节点多,还会带来制造上的偏差,使得整个生产过程集成化程度低,从而导致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3、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打造完整产业链
    其实,要解决“产业组织模式的集成化程度低”问题,首要考虑的是将设计方、构件生产方、施工方以及建设方形成一个闭环,打通内部沟通,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避免重复沟通带来的弊病,从而加快集成化进程,减少成本。
    此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装配式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但在很多地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很少。因此,通过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可以有效地打造完整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从而形成一套高标准体系,解决高成本的问题。
    为响应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的战略方针,蓝奥集团投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约230亩,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园区主要以自主创新开发为主,覆盖了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环保材料、智能系统、区块链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其中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和“智能家居系统”为重点,以智能机器人组装、新能源技术、环保型技术建材为核心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
    并重磅推出轻钢别墅、升板升层、骨架板材建筑、砌块建筑、新能源充电桩、竹木纤维、智能家电、智能酒店、大数据呼叫等智造产品系列,旨在打造世界创新的绿色、清洁、智能家居应用的高科技产业园,成就“中部智能家居定制”第一品牌。
    其中,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轻钢别墅尤以突出,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热烈的追捧,其“物美价廉、节能环保、时尚美观、性能出色”等优势使其不仅风靡欧美日韩,也于近年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崭露头角,尤其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比如绿色建筑、农村振兴战略,更是推波助澜轻钢别墅的繁荣发展。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