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孩子

  • 3757阅读
  • 0回复

[城南]孩子怎么突然就“感统失调了”?那是因为你从未察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hengbao520
 

发帖
7
港币
22
威望
30
来自
张家港
人生阶段
恋爱
职业
企业员工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02-20
3TwjC:Yhv2  
随着社会城市化发展,孩子的教养成本越来越高,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前一-位家长抚养三四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很懂事乖巧,而现在大多数家庭最多就两个孩子,但却往往都是娇生惯养,注意力差,说一不二,这些表现其实都和感觉统合失调有关。 ^j}C]cq{Xg  
一些家长对“感统失调”不以为然, 认为是感统机构捏造出来的一套“糊弄人”的理论,就像很多孩子都三岁多了,但仍然不会双脚离地跳跃,走路过程中还踮脚尖,家长不认为这有何区别和不妥之处;另一些家长则是被这个听上去像"病症"的名词吓到了,觉得是什么程度较深的疑难杂症,其实以上观点都有失偏颇。 6W i n!4  
感觉统合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轻微的障碍。”并不是-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D+7xMT8pqH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感统失调的却多了呢? 一方面是由于大家以前对感统领域知之甚少,即便孩子存在感统失调现象也被家长忽视了,另-方面是因为现在条件变好了,孩子生活的环境和以前不一样,很少和外界的事物接触,从而导致感统失调。 P $`1}  
~]KdsT(=_  
&=@{`2&  
YC6T0m  
感统失调孩子的主要表现
MPB[~#:  
1.不善交际、孤僻、不自信
2.口齿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弱
3.情绪控制差、易怒、爱哭闹
4.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差
5.粗心大意、兴趣保持时间短
6.阅读跳行漏字、写字丢笔少划
7.记忆力低下、作业磨蹭拖拉
8.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耐心不足
9.胆小、黏人、分离焦虑、入园困难
10.空间感和方向感差、逻辑思维能力不足
/oPW0of  
$TUYxf0q  
u BEw YQB  
!^arWH[od  
感统失调的原因 rS1gFGrj  
[mtp-4*  
ob7'''i  
>_}isCd,  
其实,感统的发展从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所以,引起感统失调的原因有先天因素的和后天因素。 Z)rW>I  
Ks.b).fH  
先天因素
<F9-$_m  
怀孕后妈妈自身的状态就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感统发展。尤其是工作忙碌、心情焦虑的孕妇,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可能导致胎位不正,从而使胎儿的先天平衡不足。如果孕妇存在年龄较大,难产缺氧、分娩时间较长等问题,也会导致胎儿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影响感统的发展过程。另外,剖腹产儿童也会感统失调。 ~5HkDtI)  
]Uv,}W  
城市化大环境的催化作用
kvbZx{s  
在城市中,生活空间较为狭小,不能给孩子充足的活动空间,没有摸爬滚打这些活动,对孩子的平衡发展很不利。 3&-rOc  
另外,我们赖以使用的空调和暖气,也剥夺了孩子对寒冷炎热的感受,影响其触觉学习 5%,3)H{;t  
更严重的是,孩子从小就缺乏玩伴,很多孩子本来就是家里的独苗,在这样封闭的生活环境中更是很少和同龄孩子接触,导致孩子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其社会交往发展。 pCKP{c=6Q  
+ <bj}"  
骄纵溺爱
I}8e"#  
^>|ZN2  
案例:莉莉从小被爷爷奶奶、父母娇生惯养长大,凡事都喜欢说不,爱当指挥官,只要不合心意就大吵大闹。本以为是小孩子脾气气在作怪,. 上学后就好了。可是等莉莉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家长才发现这是个问题,凡事爱拔尖"的莉莉差不多成了女生公敌,曾经家中的小公主,如今却成了“爱哭包”
父母对孩子溺爱与骄纵,让孩子有过强依赖性, 从而导致自主动手能力差,不愿去做的事情就不去做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爱发脾气的现象。孩子缺乏独立的空间,不能掌控自己情绪,反而造成了娃感统失调。
<9@n/  
Myc-lCE  
不少父母以“为孩子好”为名,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和辅导班,给孩子制定了密集且高压的学习计划,孩子没有反驳的权利,只能服从。时间长了孩子在父母的强势掌控下变得紧张焦虑,不敢提出自己的主见,逐渐失去了自信心和笑容,这也是感统失调的一大原因。 3BM z{ny=  
Nc+0_|,  
过度保护
比起溺爱骄纵和严控限制,过度保护在现代家庭中更为普遍怕孩子湿了衣服,不让孩子玩水;怕孩子弄脏衣服,不让孩子碰泥;就连孩子蹲在地上捡个小石头、小纸片都要严厉阻止,这样的孩子感统系统受到的刺激少之又少,自然会受影响。加上室内空调的普遍使用,让孩子大大减少了感知冷热的机会,总是四季如春的感觉,过度保护也会导致孩子感统失调的。
T<]{:\*n  
如何让娃远离感统失调 WDc[+Xyw  
首先父母要明确一点,感统失调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的,它必须要得到纠正和恰当的介入才能“重返原点",抱有侥幸心理,期待孩子自行修复的这些家长都是在自欺欺人。 LLx0X O@  
负责的父母,既不是通过严控限制来掌握孩子的一切,也不是过度保护,让孩子沉浸在蜜罐中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对孩子的养育既要有圈养的一面,也应提倡适度放养,让孩子充分发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自然、社会、人际关系,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YmljHQP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注重孩子感官方面的培养。孩子0到6岁正处于感官敏感期,他们从出生时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家长应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
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虽然有很多游戏的方法可以进行辅助训练,但只有经过专业感觉统合训练,才能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因此会造成不小的困扰。而且,12岁 之前通过训练可以相对容易地矫正孩子的感统失调,而超过12岁则很难改变,因此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家长重视。
SdH=1zBc  
+5y^c |L0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