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
定期产检就成了孕妈们的头等大事
「产前筛查」就是重要的项目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
应该什么时候做
检查结果怎么看?
别着急,小编这就来解读!
产前筛查
即我们常说的“唐氏筛查”,是根据孕周选择测定母血中的AFP和β-hCG指标,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得出胎儿患21-三体综合症、18-三体综合症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产前筛查时间为15-20+6周。
另外,产前筛查的抽血是需要空腹或者清淡饮食的。清淡饮食是指不含脂肪或者脂肪含量低的食物,比如可以吃一点白米粥、白馒头、素面、苹果等。像豆浆、牛奶、鸡蛋,鱼虾肉类就不能吃了。
△有些孕妈会与“糖筛查”相混淆,糖筛查指的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唐氏筛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给大家看一张产前筛查报告单,它长这样:
由于技术限制及个体差异等原因,产前筛查存在局限性,筛查目标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21-三体约60-70%,18-三体约60-70%,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约85-90%。若筛查高风险或临界风险,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诊;若筛查低风险,仅表明胎儿发生以上疾病的几率低,并不能完全排除上述异常及其他异常的可能性。
★预产年龄超过35周岁的准妈妈是不能做产前筛查的。一般需要做产前诊断。
★如果产前筛查的结果是高风险或者临界风险。需要准妈妈去围产保健门诊做进一步咨询和进一步检查。
来源:张家港妇幼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