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6阅读
  • 0回复

[城中]父母的这三种行为,容易养出低自尊的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420
港币
497
威望
2761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即使杀了批评者,我依然感受到被批评” leQT-l2Bk  
《自尊》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非常形象的故事。 e~"fn*"  
29岁的女孩希拉,她说她需要用很多的精力,来面对自己的批评者。 wW%4d  
似乎身边的批评者很多,让她觉得自己非常差劲,做什么都是一团糟,根本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 E=#0I]v[  
更糟糕的是,她意识到批评者的声音来自于一种感觉,而不是真实的人。 U2%.S&wS,e  
“即使我掐死批评者,我彻底铲除他们,我确定我这种自我仇视的感觉依然存在”。 v%RP0%%{s  
多么形象的一个例子。 Ck /F9(  
我们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攻击,并不是来源于某些人,而是来源于我们的感觉。想象一下,即使那些人真的死了,我们还是会自我怀疑。 zdp/|"D!  
希拉的感觉来源于酗酒的母亲,从她3岁开始,她就需要照顾母亲的感受。她必须讨好母亲,夸母亲漂亮,给母亲梳头发,否则她就会遭殃。 kn/Ao}J74z  
如果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出去玩,或者不想听母亲的差遣,母亲就会大发雷霆骂她自私,甚至一整天不理她。  ]$,UPR/3  
希拉那种觉得自己很差劲的感觉,就是无数次与母亲的痛苦交流,日积月累的被打压造成的。 _{ZqO;[u  
“我坚信我很差劲,我永远对自己不满意”的感觉,就像我们大脑里住着一个批判者。 l3IWoa&sh  
我们心里也会用一把尺子和批判者对话,有人的尺子是软的,会认同批判者“你说得对,我就是这么不堪”,也有人的尺子是硬的,会驳斥批判者“你说得不对,我明明很棒”。 -@Uqz781  
这把与批判者对话的尺子,我们可以称之为自尊。 EKz Ad  
《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中这样定义自尊:自尊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 bl'z<S, '  
一个孩子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是被爱的,就敢于驳斥批评的声音。一个孩子自己本身就不信任自己有人爱,就会认同批评的声音。 \~5C7^_  
低自尊的孩子,一生都在用否定的眼光看自己,永远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他们安全感差,很难积极面对生活。 5A4&+rdU  
孩子的自尊水平,与他们最初听到的批评声音有关,也就是往往与父母的一些行为有关。 jH6&q~#  
Y9`5G%  
+EAT:,  
不同的自尊水平,拥有不同的自我评价 $/7pYl\n  
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令他肃然起敬的故事。 XyOl:>%L!P  
在一次和希望工程的孩子们一起参加的活动中,晚上表演节目的环节。 <3j"&i]Tm*  
一个小男孩唱歌全程跑调,基本上一张嘴就引起了哄堂大笑。 ku..aG`  
虽然大家都在笑,可是男孩依然坚定地唱完了整首歌,脸上带着坚定与自信。 V3ndV-uQE  
唱着唱着,就没有人笑了,大家对他充满了敬佩。 q`G,L(  
一曲唱毕,男孩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3q?\r` a  
大家对他的敬意不是因为他的歌声,而是因为他强大的自尊,以及坚定的自信。 ]7Z{ 8)T  
高自尊的孩子自我是强大的,他们面对批评者的声音,经过思考之后,会反思到底是自己不好还是他人的问题,然后很快就能继续自我确定。 "$}vP<SM  
低自尊的孩子内心是弱小的,面对批评者的声音,他们会附和那个声音:是的,我就是这么糟糕,我就是不配被爱,我活该被人嫌弃。 "hy.GWF|*  
比如同样是被老师在全班面前批骂了一顿,低自尊的孩子会觉得想要钻到地缝里,会觉得自己像个笑话,甚至很多天都难以从那件事走出来。 >|Cw\^  
而高自尊的孩子,可能会经过短暂的失落之后,思考老师的话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情绪化的,然后吸取教训,积极生活。他不会觉得自己因此抬不起头,或者觉得同学和老师会看不起自己。 1\r|g2Z :  
面对挫败感,高自尊的孩子反应是: @GvztVYo  
失落的感觉转瞬即逝;被人否定时,不会轻易让步,甚至会为自己辩解;不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不为自己的挫败找借口;不认为自己会因为失败而被抛弃。 %/rMg"f:  
同样面对挫败,低自尊的孩子反应是: po}F6m8bX  
负面情绪会反复咀嚼好久;格外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失败后为自己找借口;认为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不会失败;挫败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爱,会被抛弃。 >B>CB3U  
<2nZ&M4/s{  
CQpCS_M  
父母的这三种行为,正在伤害孩子的自尊 np4+"  
自尊是三大成分构成的:自信、自我观和自爱。 -<_Ww\%8M  
自信指的是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力,自我观是一个人看待自己的眼光,自爱是一个人对自己无条件的接纳。 UYz0PSV=.  
自尊水平低的孩子,往往是这三个方面,都没有得到确认。 IO/4.m-aN#  
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怀疑的时刻。 Hp(D);0+)  
低自尊的人会无限扩大这种自我质疑,逐渐用无助与消极取代内心的积极与阳光。 @e'5E^  
高自尊的人会更加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拥有更多重新崛起的力量。 }`NU@O#  
两者的区别,往往在于从小父母给孩子建立的自我评价土壤。 E(i[o?  
父母的这三种行为,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让他们不敢肯定自己的价值。 L =8+_0  
第一,没被父母确认过的孩子,不敢自我确认。 %G?;!Lz  
父母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从父母的表情与行为中,确认自己的好坏。 g9Yz*Nee<  
如果父母的否定、打击、嫌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糟糕,他们就会确认自己是“坏”本体。 i:l<C  
一定是自己不够好,才会被父母攻击与羞辱。 {Ions~cO)  
父母不能让孩子感受自我价值时,孩子的自尊水平就是低的,他们很难看到自己的阳光与力量。 "ax..Mh\y  
第二,父母的情感忽视,让孩子有羞耻感。 }>[G5[ \  
孩子在小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反应能引来父母的注意,他们希望自己哭闹有人安慰,饿了有人哺乳。 ymNnkFv  
但是,如果父母没有满足孩子这些情感需求,孩子会感受到一种羞耻感。 |> _!eS\=<  
这种羞耻感的意思是——我本来可以召唤父母的,可是父母都不理我,我这么差劲,这真令人羞耻。 1=]kWp`i  
这种羞耻感会让一个孩子自我厌恶,自我攻击,降低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降低了自尊水平。 M BXBog7U  
第三,父母包办,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 dqX;#H}h  
自我能力的感知,是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从来没有确认过自己“能力”的强大,他们很难建立高自尊。 Kn?lHH*w7  
没有建立自信的孩子,他们做事拘谨、犹豫,也容易放弃。 .&x}NYX4  
总的来说,自尊的养分=感觉被爱+感觉自己有能力。 Jx=hJ-FY  
父母如果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他们就很难给自己的自尊浇水施肥。 )nd\7|5#  
ez9 q7SpA  
X7g3  
幸福的人生,都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 H&yD*@  
自尊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批评的声音能让人进步,也有的时候,批判的声音会让人一蹶不振。 Rtjqx6-B;  
低自尊的孩子,可能拥有我们传统文化认为的优秀特征:谦虚、讨好、自省。 ys#i@  
当然,高自尊的孩子虽然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却很可能听不见别人的建议,缺少自省的精神。 ZKdeB3D  
我们应该让孩子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如果不好揣摩这中间的度,那么我们尽量给孩子建立高自尊。 l]]l  
毕竟我们的大环境就是批评与谦虚,一个人能自我相信,坚定认识自我,这也算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 V)6!,rb  
根据研究发现,儿童自尊形成与以下五个方面有关,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这几点: nIvJrAm4k  
外貌——我的外表是否受欢迎; 0n/gd"M  
运动能力——我的运动能力强吗,能自我保护吗? nA~E "*  
受欢迎程度——我在同龄人中受欢迎吗,我的朋友多吗? 9Mgq1Z  
行为是否规范——我是不是遵从社会规范,我是一个礼貌自律的孩子吗? s<]&*e&}?  
学习成绩——我的学习成绩还令人满意吗? g(| 6~}|o+  
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直接决定他对自己的认知,直接决定他能不能快乐,能不能悦纳自己。 Q*XE h  
谁也无法定义教育的成功与否,但是我们都能确定的是,一个自信阳光,敢于自爱,内心强大的孩子是更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的。 8x[YZ@iM-  
真正让我们感到糟糕的,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8+Bu+|c%f  
我们不要做那个“杀死批判者我依然觉得被批评”的女孩,要做那个敢于在嘲笑声音中坚定唱歌的小男孩。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