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Bn{0-5nj
01 Q Ph6
p3bg
9<I;9.1S?^
F`YxH*tO7
&b&o];a
蒙特梭利博士提出儿童敏感期的概念,里面就包括数学敏感期,从身心发展规律来讲,大部分孩子的数学敏感期是4岁,“蒙特梭利在他的原著中反复的说过,儿童敏感期的到来,它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的,而这个来了又走了,又来的不断进行的过程,他可能2岁3个月的时候对数字有敏感,3岁3个月的时候开始对配对和数字的变化有敏感,那么4岁的时候,可能这个数学大范围的敏感期全面的到来”(来自MIS3-6岁蒙氏数学内容) &g-uQBQI#
S~ 3|
vR"<:r47?
,@*`2I>`
所以,4岁的年龄只是参考,可能更早一点儿,也可能更晚一点儿。 JSm3ZP|GqJ
q CB9z
H[8P]"*z*i
但这个年龄参考也仅仅是针对孩子,对于父母自身来说,不受孩子年龄限制,越早学习越好,只有家长提前学习,抓住孩子的关键敏感期,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数学启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敏感期需求,孩子吸收起来也是事半功倍。 f7QX"p&P
-2Azpeh
1_.#'U>
s
*1%I$=@
V/7?]?!xu
>~^##bIb
y7#4Mcc`~
02 @Ao E>
z?8Sie
I UxsvW+
Q CB~x2C
而数学启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提前教孩子计算。 4i o02qd
4
A'X, zw^}
R!LKGiN
儿童是抽象符号世界的盲人,思维能力也需要建立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理解之上,而6岁之前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形象性的,就是看到什么才明白什么,所以,我们是无法教给孩子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的。 6KI< J*Wz`
cZXra(AD
A?829<
m=2e1wc
不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用错误的方式提前教孩子认数字,背数字顺序,教孩子纸上计算的“启蒙”不是真正的数学启蒙,且思维都是大人的,并不是孩子自己体验和感受的,虽然孩子能背能写能算,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抽象的概念只能流于没有理解的机械记忆,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因为对数学的第一印象是这种感觉,从而破坏了对数学最初的好奇与兴趣。 1
+'HKT}
&g<`i{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