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933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张家港再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muzibai
 

发帖
1254
港币
1028
威望
3920
来自
人生阶段
恋爱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2-04-09
近日,
中央文明办通报了
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
在县级城市中,
张家港市位列全省第一,
再次获得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据悉,2021年中央文明办组织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文明委部分成员单位组成测评组,综合实地暗访考察、入户问卷调查、网上材料审核以及负面清单考核结果,形成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成绩和排名,并对测评成绩排名靠前的全国文明城市(区)通报表扬。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也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张家港自2005年10月成功捧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以来,至今已连续六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再次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文明之花”盛开在张家港的大街小巷,
正如我们所见所感,
从文明创建伊始,
张家港“举全市之力而为之”,
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一座富有精神与文化底蕴的
文明之城已然崛起。


文明城市创建的最终目的,
是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在持续几十年的文明创建中,
张家港始终牢固树立
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创建理念,
推动一个个“有温度、顺民意、重实效”的
文明创建工程落地落实,
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惠民答卷”。


民之所望,创建所向。
近年来,
张家港聚焦群众最关心的
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提升、
集贸市场新改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
停车位扩增、“口袋公园”改建、
“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民生实事工程,
实现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步提升,
在一点一滴的“微改造”中
积聚城市温情,展现城市魅力。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集贸市场串联起百姓的生活轨迹,
不仅是市民舌尖上的“菜篮子”,
也为大家提供了精神生活的“大餐”,
折射出城市的发展与内涵。
在乐余市集的“乐文明驿站”,
志愿服务站、“蔬”香市集、
惠民客厅等被“搬”进了菜市场,
让大家在买菜间隙感悟文明实践“零距离”,
成为文明张家港最鲜活的缩影。




开门有景、推窗见绿,
城市的方寸之美藏在
家门口大大小小的“口袋公园”里。
已建成的新市河路小游园、
东渡小游园、白鹿小游园、
花园浜路小游园等“口袋公园”,
在“装”满市民幸福生活的同时,
也让一座城市品质“内外兼修”。




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今年张家港将在中心城区
精心打造30个“口袋公园”,
围绕“小而美、靓而精”的设计理念,
通过见缝插绿、功能提升等措施,
让市民在城市间“诗意栖居”。


文明人建文明城,文明城育文明人。
文明创建,群众始终是主角。
张家港用一系列创新实招,
把更多的群众调动起来,
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实现文明创建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事事可为,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成为
全市干部群众的一种高度自觉。


佩戴口罩、保持距离,
文明用餐、公勺公筷,
车辆慢行、礼让行人,
热心助人、助困扶危,
垃圾分类、环境保护
……

如今的张家港,
人人都是文明城市的参与者,
人人都是“道德高地”的实践者。




凡人善举也彰显和闪亮着
张家港殷厚的文明底蕴。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故事屡见不鲜,
诚实守信、敬业奉献、
孝老爱亲的事例比比皆是。
截至目前,
张家港涌现出了
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4名、
中国好人28名、
江苏省道德模范7名、江苏好人38名,
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近年来,
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成为市民生活的习惯,
志愿文化、志愿精神形成了聚合效应,
市民群众在互帮互助、
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截至目前,
友爱港城网注册志愿者达24.8万名。
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最美志愿者2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个,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个。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是文明张家港持续领跑的原动能。
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
张家港的经验做法
成为标杆和示范。
张家港将继续探索
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
全力打造现代化文明典范“第一城”,
实现从“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的攀登。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
放眼张家港建设成果,
干净整洁的城区街道、
“内外兼修”的乡村新风貌、
环境优美的庭院、洁美温馨的楼道
……
这些美景融汇成亮丽的底色,
彰显了张家港建设高水平文明城市的成果。



伫立在暨阳湖一隅的湖畔书房
是张家港人常去的网红“打卡地”,
市民韩阿姨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坐坐,
在一字一句间,吸收着精神养分。


湖畔书房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文明实践·益空间”。
像这样的“文明实践·益空间”,
张家港在公园江湾、车站码头、
服务窗口等地方“镶嵌”了40多个,
它们将文明实践与文化活动、
美学体验融合升级,
培育市民内生文化气质和文明素养。
“生活在张家港,
这种获得感与幸福感是实实在在的。”
市民韩阿姨感叹道。


与张家港“书香城市”建设中的
“静”不同,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动”
载起市民丰富多彩幸福生活。


一场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成为他们茶余饭后好去处,
一座座被称作“邻里港湾”“民生会客厅”
“睦邻坊”的“文明实践分站点”,
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也为真正实现小区居民自治、
服务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明美好的“张家港印象”
让幸福感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获得感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中。

守正创新、追求卓越,
依托精神文明建设张家港研究与交流中心,
探索推动更多
张家港实践上升为张家港经验,
持续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做出示范。

文明的脚步铿锵坚毅,
幸福的张家港暖意融融。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没有终点。
回望过去,辛劳和汗水历历在目,
放眼未来,
我们需将文明新风延续下去,
并让其升华为城市的品格,
镌刻在城市的灵魂最深处。

文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文明路上,张家港永不止步。

来源:文明张家港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