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702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7死8伤!面对“野生景点”,人们对危险的感知为何钝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2885
港币
5779
威望
12326
来自
金港
人生阶段
孩爸孩妈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2-08-15

当野生景点在社交平台上刷屏,很可能让人忘记了自然环境中潜藏的风险,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8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门山镇后山下雨,引起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导致群众被困,一部分在河道上戏水、乘凉的游客被洪水冲走。灾情发生后,当地应急管理局、公安局、消防大队等部门立即赴现场开展搜救工作,据央视新闻8月14日下午消息,截至目前,此次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现场搜救排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已展开遇难者家属善后工作。

在媒体的关注下,事发现场的一些细节正在被还原。有亲历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20米外山洪几秒就到脚下,而山洪发生前,社区干部曾大声向游客发出预警,让游客抓紧时间撤离,也有管理员大喊“我跪下来求大家,赶快上岸”。在较短的时间内,一部分游客产生警觉,安全撤离。据《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事发地“龙漕沟”被有些网友称为“避暑好去处”“鲜为人知的耍水秘境”。在社交媒体上,它是当地一个著名的“野生网红景点”,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



网络视频截图

从名字上,就能了解“野生网红景点”的大致轮廓。严格意义上讲,这类地方并不是“景点”,因为景点往往位于某个景区,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旅游参观的路线相对明确,服务、急救等配套设施完善。相比之下,“野生网红景点”则只有野生的景致,不像城市里人头攒动、千“园”一面的公园,这类“景点”没有经过开发,不面向公众开放,到这里游玩的人主要是为了亲近自然,享受野趣带来的快乐。

王安石曾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探险欲、好奇心,构成了人们不断发现和探索野生景点的驱动力。但野生景点一旦被发现后,迅速就有游客纷至沓来,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份神秘感很快就会被打破。随着“野生景点”被不断前来游玩的人们以不同的“滤镜”拍摄和记录,大量的图片、视频等信息会被普通网友和资讯博主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传播。在平台算法的推荐下,这类景点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曝光,“势不可挡”地成为“网红景点”。

但在现实中,“网红”和“野生”却可能是冲突的,甚至可以说“野生网红景点”本身就是种悖论。一个景区能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往往有多方面的成因。比如,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人耳目一新,但这种环境的产生,既反映了游客们的文明素质,也体现了景区的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由于缺乏管理和维护,当游客离开后,很多“野生景点”往往是一片狼藉,不管对自然景致、还是生态环境,都造成不小的破坏。某种程度上,“网红”奇观背后,是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当野生景点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人来人往、不亦乐乎的打卡场面,极可能让更多人联想到大自然风光温柔惬意的一面,而忘记了自然环境中潜藏的风险,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种“遮蔽”,往往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人当然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不少发生在“野生网红景点”的游玩、徒步、探险等悲剧事件,却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不断提醒人们不要因风景之“奇”而忽略境况之“险”。在自然环境中,尤其是未经开放、救援力量不能及时赶到的群山密林中,人们的自救能力是有限的,即便周围有不少同行的驴友、玩伴,如果自顾不暇,又谈何发扬相互帮助、互相救援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灾害等极端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大自然切换到“狂暴模式”时,再小概率的灾害风险事件,都可能给人带来灭顶之灾,使人们瞬间陷入绝境。



龙槽沟的警示标志。图片来源: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号“山水龙门”

在一些“野生网红景点”,当地会把危险区域围挡起来,并树立风险提示牌,一些地区还会组织专门的管理人员巡视,提醒和驱逐嬉戏玩耍的游客。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当人们搜索好玩的去处时,平台会对这类“野生网红景点”作出风险提示。但当越来越多人驱车前往而又安全返回,越来越多人把精美的合照、风景照“晒”在网上,越来越多人禁不住周围亲朋好友的劝说、组织,人们对危险的感知就可能变得钝化,对潜在风险麻痹大意。

截至目前,山洪灾害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这个结果让人难过和心痛。一些网友说,我们不能以后知的上帝视角看待这次事故。但面对悲剧,我们仍然有必要深刻反思,从中汲取教训,提高风险意识。和挑战极限、穿越在深山密林中的探险人士不同,一般情况下,前往“野生网红景点”游玩的人,都是普通旅客,人数也比较多,有时其热门程度丝毫不亚于常规景点,以至于游客会产生一种自己在正规景点的错觉。对于这些情况,当地管理部门除了树立风险提示公告,还要拿出更多安全防范措施,引导游客安全出行游玩。此外,有关如何对待和治理“网红野生景点”的问题,也值得人们从优化社交媒介呈现、完善出行攻略等多个角度进行反思,避免悲剧重演。(白毅鹏)

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