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23阅读
  • 0回复

[港城日报]全面解读!育儿补贴“含金量”有多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2135
港币
579
威望
4914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35

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引广泛关注。
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领
三年总金额10800元
方案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届时,每年我国将有2000多万的婴幼儿可以享受到现金补贴。


申领育儿补贴,
支付宝、微信可办理!
国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共享。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
同时为了方便群众申领,在支付宝、微信平台设立“育儿补贴”小程序,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专区,采用手机便捷操作。但考虑一些特殊情况,育儿补贴制度也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对于一些特殊的家庭或者网络覆盖不到位的地区,也可以通过线下的方式,到当地的政府、乡镇街道去申领。这应该能够覆盖到所有家庭,只要有需求,满足条件应该都可以申领到。

“国家标准”应是兜底标准
各地政府还能叠加奖励

自2021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相关政策。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表示,实施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是延续着近年来关于生育支持政策的发展方向,将不同地区所实施的生育补贴政策的地方经验逐步上升为国家安排。

根据此次《方案》,为解决育儿补贴的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自2025年起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对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所需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说,“《方案》按照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按不同比例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的模式,这确保了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儿童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补贴,维护了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表示,各地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家庭的需求,在国家的基础上再做一些调整,而不是比标准更低。国家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兜底的、基础的、最底线的标准,如果各地的财力足以支持,或者对于人口的需求比较旺盛,我觉得可以在国家标准往上提。


另外,专家表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协同、各地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应该将经济补助与普惠托育、生育假期、弹性工作制等措施配套实施,经济激励与服务供给互补,灵活施策。

育儿补贴能发挥哪些作用?
1、减轻育儿负担,提高生育意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炜认为,国家推出育儿补贴制度,旨在通过经济支持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提升生育意愿。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补贴的敏感度更高,补贴的效果更为显著。

研究显示,育儿成本高是抑制我国家庭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近1/3的育龄家庭存在育儿资源供给不足的风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彦:现金补贴虽然不能完全覆盖育儿成本,但可以在关键阶段起到托底作用,“育儿补贴可以直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当生育的净收益过低时,往往会导致生育意愿低迷。实施育儿补贴这一经济激励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家庭生育意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2、传递积极信号:养育子女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的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每个家庭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各地区的差异也很大。国家这一次出台育儿补贴政策,至少起到兜底的作用,起到基本保障。
目前,我国对3岁以上儿童建立了义务教育等支持政策,但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支持政策相对较少。另外,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也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养育子女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的责任。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养育子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且生育的、育儿的这种劳动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这个政策也是非常好的价值导向,倡导全社会尊重养育孩子的社会价值。

3、进一步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这次实施的育儿补贴制度有很强的普惠性,基本上是生了就补,而不是只是二孩或三孩才可以得到补贴;同时,此次补贴力度综合考虑了政府的财力和育儿的经济负担,形成全国育儿补贴标准,引导各地政府去跟进出台和调整政策。这些对于减轻生育家庭的育儿负担,进一步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多位专家指出,虽然育儿补贴有助于缓解生育意愿下降困境,但不是“万能钥匙”,还需要产假、托育、教育、住房等其他政策形成联动。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补充,对于生育支持问题,不单单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企业需要改变“996”的工作模式,为生育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家庭需要内部的良好和谐、平等化等,因此,需要通过综合合力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4、将有助于提振消费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表示,补贴资金绝大部分会迅速转化为对母婴用品、儿童服装、医疗保健等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其“消费转化率”远高于普惠性的现金补贴。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估算,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数量将近3000万,按照每人3600元标准,每年生育补贴金额大概在1000亿元左右,“这一补贴应该有3倍以上的消费乘数,至少带动婴儿领域消费在3000亿元以上。因此,也可以把它视作以旧换新政策之外另外一项重大的消费补贴政策。”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