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长江南岸灯火如昼
7月以来,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
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
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建设现场
开启了争分夺秒的“夜战”
↓↓↓
经过近一个月的通宵奋战,大桥南锚碇顶板于7月26日顺利完成浇筑,这座被誉为“超级基石”的关键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当天晚上8时,记者来到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锚碇施工区,现场灯火通明,两台巨型泵管如钢铁臂膀在夜空下“挥舞”,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在钢筋绑扎、凿毛处理、混凝土浇筑等岗位上专注忙碌,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中交二航局张靖皋长江大桥A1标项目副经理周宴平介绍,为避开高温、提升效率,施工团队从7月起调整作业时间,实行“下午7时至次日清晨6时”的通宵施工模式,“夜间温度适宜,混凝土浇筑质量更易保障,作业效率比白天提高不少,晚班最多时有160余人同步施工。”
作为大桥“超级基石”,南锚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基础采用支护转结构复合地连墙形式,施工面积相当于15个标准篮球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体积地连墙锚碇基础。“它是全桥的‘关键工程’,承载着上部结构14万吨的锚固力,直接关系全桥建设进度,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含糊。”周宴平指着正在施工的区域说,顶板完工后将转入地面以上的锚块施工,整个南锚碇工程预计明年年中全部完成,后续还将完成16万方混凝土浇筑。
为保障夜间施工顺利进行,现场安装了大量照明设施,确保每个施工区域都亮如白昼。同时,还配备了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现场还设置了医疗急救点,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情况。
夜色中
这群在长江岸边
彻夜奋战的建设者
正用坚守
为这座世界级大桥的崛起
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