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
这样喝水才科学
高温天气下,正确饮水对维持身体水分平衡、预防中暑和脱水至关重要。很多人知道需要及时补水,却忽略了正确的饮水方法。今天这篇「高温饮水指南」,教你科学补水,清凉一夏!
01. 少量多次饮水,保证足够的饮水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人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即可。
夏季人体出汗多,可根据日常身体活动情况以及所处环境,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不做剧烈运动情况下每日饮水量可增加至2500毫升左右。如果在运动中,还可以考虑运动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02. 喝什么?怎么喝?有讲究
日常首选白开水、茶水,经济实惠。水温10-40℃为宜,因为温水更有利于身体吸收,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这些“水”要当心:
冰水刺客:狂炫大量冰水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尤其是运动后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
甜蜜陷阱:可乐、果汁等含糖饮料,只会越喝越渴;
脱水加速器:想用啤酒或咖啡解渴?大错特错!因为酒精和咖啡因都有利尿作用,会加速水分排出,导致脱水更快。
存放时间长的水: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较快,要避免饮水由于存放时间过长造成微生物繁殖。建议水烧开后加盖放置在阴凉处,包装饮用水(瓶装水)打开后尽快喝完。
03. 不爱喝水怎么办?
西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是夏季利水的食物。研究发现,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西瓜、冬瓜等果蔬具有很好的润燥、生津、补水之功效,不但能增加水的摄入,还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各位西瓜星人可不要贪瓜,还是要以喝水为主、西瓜为辅!)
记住这个最佳补水时间
餐前一小时,是夏季补水的黄金时间。这是因为水在胃内只停留2至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入血液。而餐前一小时喝水,可以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
图片和部分文字内容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