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网友发帖诉苦说自己出门坐火车或是住酒店时,身上被咬了一串红肿、发痒的包,还有人在床垫缝隙里发现棕褐色的小虫子,后来确认是床虱。
啊啊啊,不是说这种虫已经绝迹了嘛.......一起来看,床虱到底是什么?会传播疾病吗,有啥危害?如何防制?
一、床虱到底是什么?
床虱,只是这种虫子的小名,它的大名其实叫“臭虫”,属于半翅目异翅亚目。臭虫科有22个属,74个种,绝大多数寄生于蝙蝠和鸟类,仅有2种臭虫吸食人血,即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它们除了吸食人血外,也能吸食其他动物的血,如老鼠、猫、兔、蝙蝠等。
这是臭虫,不是臭大姐,臭屁虫
我国温带臭虫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在长江以北各省及华东、华中地区等,平时它们的身体是扁平、卵圆形的,如果刚吸过血,就会变得红褐色、圆鼓鼓的,也更为细长。
和过去很多人印象里的“虱子”不一样,不会停留在宿主身上完成生活史。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
虱子:人类是我家,我吃在你这儿,睡在你这儿,子子孙孙都在这儿!
床虱:人类(的血)只是我的食物。你们只是我的过客,完事儿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只需几分钟,臭虫就能吸食数倍于自身重量的血液,然后悄无声息撤离。
说它几乎灭绝,又卷土重来是因为:早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臭虫曾是主要的卫生害虫,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应用以及人们卫生意识的增强和对防控臭虫的逐渐重视,臭虫逐渐在世界范围内销声匿迹。不幸的是,学者表示,近20年来,随着国际旅游贸易的往来密切、二手物品的交易频繁以及不规范防治所导致的抗药性加剧,臭虫呈现“死灰复燃”态势。
1960年,臭虫曾取代麻雀成为“除四害运动”的消杀对象之一,之后才又被蟑螂取代。
二、会传染疾病吗?
目前,还没发现臭虫(床虱)传播疾病的证据。
不过,虽然它不像蚊子那样会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但是会引起皮肤的反应。它们叮咬皮肤后,一般会排成一串或者一簇,表现为红色疙瘩(中央可能还有小点或小水疱),奇痒,常见部位是脸、脖子、手臂、腰部等部位。下面的照片就是典型的臭虫叮咬↓
图源:科普中国
臭虫叮咬后的皮肤反应差异较大,典型表现为2-5mm的红色丘疹或风团,有中心出血点,通常可以自愈。
若痒感严重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或外用激素软膏来减轻瘙痒、缓解症状。
除此以外,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勿搔抓患处以免感染。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也没那么恐怖,但是不得不说,它依然是一种非常BUG的存在:
几乎“饿不死” :成虫可耐饿长达1年。
几乎无孔不入:喜欢隐藏在床垫、床褥、衣服、沙发以及其他家具的缝隙里,而且会留下褐色的粪迹,产生经济损失。
三、万一不小心把床虱带回家
如何防制?
判断家里有没有臭虫,可以观察有没有锈色或焦油状斑点。因为,大约20%的成年臭虫和大型若虫在进食时会排出之前的残留物。
想要消灭臭虫,可以试试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 臭虫喜欢卫生条件差的环境,所以个人要勤换衣物、定期清洗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家里卫生整洁。
2、用开水或蒸汽物理杀虫 若家里已经发现臭虫了,受污染的被褥、衣物等,可以高温水洗,或是在太阳下晾晒,靠紫外线杀死臭虫和虫卵。需要注意的是,臭虫的粪便、分泌物也是潜在过敏原,晾晒时记得击打除尘。
3、找害虫防治专业人员来杀虫
热处理:使用设备加热房间或局部至可杀死臭虫的温度。在50℃的环境下20分钟,可以杀死所有龄期的床虱。
联用杀虫剂:害虫防治人员一般会联用杀虫剂,以避免耐药导致的灭虫失败。对于重度侵染,甚至会使用长效残留杀虫剂。而所有的杀虫剂都必须按照标签说明谨慎使用以避免人员被误伤。
你被臭虫吸过血么?
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朱晓莹
来源| 江苏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