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截至9月25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已全面联通所有统筹地区,全国88%的三级定点医院已联接入网。目前,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每日直接结算资金超过2000多万元。9月25日这一天,结算人次达到了1115人次,单日结算首次突破千人。
跨省就医医保如何结算?
人社部26日回应并解读了有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几大热点问题,并用15个字进行了概括: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
“就医地目录”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参保地政策”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这些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
“就医地管理”具体来讲,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的记录、医疗行为的监控、医疗费用的审核等。
哪些人群将率先受益?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表示,现在从人群的范围看,全国联网结算工作,最开始的群体是先从参加城镇职工的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起步。现在根据工作管理的范围和服务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扩大受益群体的范围,努力实现参保人员的全覆盖。
“说得直白一点,无论是在异地长期居住、生活还是工作,还是因客观需要转诊到异地住院,都可以享受医保直接结算。”唐霁松说。
据介绍,从目前进行的已经结算人员的结构分析,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占整个人群的39%,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占10.3%,常驻异地的工作人员,比如一些驻外的办事处等等,或者是在外地的急诊就医人员达到1.6%,异地转诊人员占到49.1%。现在异地就医结算的群体呈现出多样性。
直接结算程序怎么走?
跨省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需要具体走什么样的程序?人社部总结了三步走: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
第一步先备案,要求参保人员跨省就医之前需要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进行备案,经办机构采集必要的信息。
第二步,要选择定点医院。目前,北京市率先实现了所有有床位的医院,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都是跨省的定点医疗机构,共676家。上海也实现了所有的三级和二级医院的床位全部联网。
第三步,就医人员就医时一定要带上社会保障卡,它是异地就医身份识别和直接结算的唯一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