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r z2T 孩子总要犯错。面对犯错的孩子,打骂是下下之策,这我们都知道。
#WJ*)$A@& 可如果不“给点颜色”,孩子又“不长记性”。
5^R?+<rd 怎么办好呢?
nW}
s 看完下面这个例子,你会找到答案。
];jp)P2o $$uMu{?0i 丁丁想玩妈妈的
手机,但是妈妈没同意。趁妈妈不注意,丁丁就偷偷拿起了手机。可是他一不下心,砰的一声,手机掉地上,屏幕摔碎了。
a6Joa&`dv 妈妈闻声而来。
IT)3Et@Y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呢?
vt nT !!ma]pB, 选项一
kv6nVlI)B 妈妈暴怒,喊道:“不是说了不准玩妈妈手机吗?手机多钱你知道吗?不给你买新衣服了!玩具没收!”
oh@Ha?
Bnk' !{ {gL=_@ 第一次遭遇吼叫,孩子往往被吓得哇哇大哭。N多次之后,孩子可能会就产生免疫抗体了,聪明的孩子还会总结出:妈妈就不会不给买新衣服,没收的玩具最后还是随便玩。所以不管妈妈怎样怒吼,他根本不当回事。
0qIg:+l+ 6`vW4]zu 通常孩子挨打就是在这种情况,气急了的妈妈认为“不打不行了”。然而,打孩子也一样,也是时间长了就失效了。
dWY{x47 pp@B]We 选项二
w0+X;aId 妈妈理解孩子,并安慰孩子,说:“没事的,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们一定小心好吗?”孩子点点头。
y=.bn!u}z
( $>m]| AWE ab 比起选项一,选项二就科学吗?
O;5lF $7ix(WL<% 选项的做法表面上充满了对孩子的爱、尊重和理解,实际上却没有给孩子任何失败的经验,没有起到教育意义,反而是在纵容孩子。从此以后,孩子直接不把犯错当个事儿了。而且特别容易不珍惜东西、不珍惜父母家人的爱,变得唯我独尊,对父母家人不断所求,并把这种所求当做理所当然。
Y%?*Lj| }'fa f{W 那么,身为家长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还有选项三。
=LODX29 3m9b 选项三
c&x1aF "B 妈妈:天哪,我的手机被摔坏了!好心疼啊,我心爱的手机啊!
^}{x).
丁丁:对不起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w | V#5$J Xp 妈妈:我相信你是真心道歉的。但是你摔坏了我的手机,要负责任。
NuOxEyC 丁丁:什么是负责任?
$:\`E56\ 妈妈:就是摔坏了东西要赔偿。
?
|#dGk g 丁丁:我只是不小心而已……
B^]PKjLNZ 妈妈:那也要负责任。先陪妈妈去修手机吧。
rlA/eQrS YRCs&tgs 妈妈带着丁丁去修手机,换了一个屏幕,丁丁看到了自己摔坏手机的后果。
H
cyoNY 丁丁:妈妈,我把我心爱的玩具赔给你吧。
Mi{ns $B% 妈妈:好吧。
nI&p.i6
Nd+1r|e' znP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