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272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小学与初中衔接,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呱唧呱唧
 

发帖
1031
港币
490
威望
2259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7-29
孩子要上初中了,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扬起稚嫩的脸庞,开始新的征程啦!

家长们也许觉得,这一次会与每一个新学年开始一样,孩子新奇一阵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初中的学习生活。可是,有些家长会慢慢地发现—— 孩子小学时是班里的积极分子,老师的得力助手,成绩也非常好,但上初中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数学竟然只考了30分,孩子很苦恼,情绪也低落了不少。 孩子上小学时作文很优秀,总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诵读。到了初中后,别的科目尽管也不错,但是作文水平似乎下降了许多。老师说孩子的作文没有亮点,属于中等水平,谈不上优秀。那么,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对作文的评价标准有什么不同呢? 孩子小学时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好学生,学习上也一直比较顺利。可到了初中,孩子却渐渐觉得学习很吃力,有点跟不上了。 孩子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难道仅仅是在小学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所发生的变化吗?其实,小初衔接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一个很大的转变,这背后有许多需要家长重视的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从小学到初中是个自然而然的过渡。孩子上初中后,会逐渐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也能自然而然地跟上去;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却把小初衔接的重点简单地放在了知识方面。他们会让孩子提前预习初中的课本,或者找个家教提前教给孩子初中的知识。其实,小初衔接远远不只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深层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适应高强度学习的好心态才是小初衔接的重中之重。 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同样是学习,但面对新课程、新老师、新环境,孩子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

1环境改变了 上初中后,面对新环境,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难免会有不适应,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一起进行调节。
2科目增加了 小学的课程较简单,一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而到了初中,科目会大量增加,因此孩子会普遍反映学习负担重了。这时候孩子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自我协调能力。
3知识变难了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对知识做深入理解。孩子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往往会感到很不适应。
4教法不同了 初中老师不会像小学老师那样手把手地教了,因此,学生应逐步具备自学能力。对于一个新知识,小学老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讲几遍。而到了中学,知识量大,课时安排紧,老师讲课往往点到为止,课下仍需学生做进一步的理解,并做好巩固。另外,小学教师更注重自己主导学生来学习,学生只要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往往就能取得好成绩;但中学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那些只满足于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往往不再拔尖了。
5学校和老师不再实行保姆管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老师不再对学生进行保姆式的管理。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也须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老师不会在生活中处处提醒学生,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顺利过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升入初中后会面临这么大的挑战,我们家长又该如何协助孩子渡过这个难关呢?为此,笔者走进学校,与一线老师做了深入探讨。 在走访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表示,进入中学后,最优秀的学生往往不是最聪明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更容易出类拔萃。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初中生的资本要想成为优秀的初中生,需要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学会预习和复习。中学阶段孩子接触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因此需要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对课堂上的信息能做到及时的消化和吸收。 
第二,从模仿到理解。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讲概念,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这要求学生提高自己对问题深入理解的能力。所以,经常会有初一的学生反映,上课时自己也能听懂,但是课下做作业时还是一头雾水。 
第三,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老师说得多管得多,中学则提倡主动学习和独立意识。这就需要初中生学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督促自己学习。 
第四,注重学习方法。有的孩子上课听得很认真,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总是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老师一节课会说很多话,学生可能都听明白了,但却没有抓住重点、难点。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多门功课,初中生需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间的关系。如果能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顺利完成小初衔接会有很大帮助。孩子要上初中了,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扬起稚嫩的脸庞,开始新的征程啦!家长们也许觉得,这一次会与每一个新学年开始一样,孩子新奇一阵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初中的学习生活。可是,有些家长会慢慢地发现—— 孩子小学时是班里的积极分子,老师的得力助手,成绩也非常好,但上初中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数学竟然只考了30分,孩子很苦恼,情绪也低落了不少。 孩子上小学时作文很优秀,总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诵读。到了初中后,别的科目尽管也不错,但是作文水平似乎下降了许多。老师说孩子的作文没有亮点,属于中等水平,谈不上优秀。那么,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对作文的评价标准有什么不同呢? 孩子小学时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好学生,学习上也一直比较顺利。可到了初中,孩子却渐渐觉得学习很吃力,有点跟不上了。 孩子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难道仅仅是在小学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所发生的变化吗?其实,小初衔接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一个很大的转变,这背后有许多需要家长重视的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从小学到初中是个自然而然的过渡。孩子上初中后,会逐渐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也能自然而然地跟上去;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却把小初衔接的重点简单地放在了知识方面。他们会让孩子提前预习初中的课本,或者找个家教提前教给孩子初中的知识。其实,小初衔接远远不只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深层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适应高强度学习的好心态才是小初衔接的重中之重。 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同样是学习,但面对新课程、新老师、新环境,孩子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
1环境改变了 上初中后,面对新环境,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难免会有不适应,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一起进行调节。
2科目增加了 小学的课程较简单,一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而到了初中,科目会大量增加,因此孩子会普遍反映学习负担重了。这时候孩子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自我协调能力。
3知识变难了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对知识做深入理解。孩子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往往会感到很不适应。
4教法不同了 初中老师不会像小学老师那样手把手地教了,因此,学生应逐步具备自学能力。对于一个新知识,小学老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讲几遍。而到了中学,知识量大,课时安排紧,老师讲课往往点到为止,课下仍需学生做进一步的理解,并做好巩固。另外,小学教师更注重自己主导学生来学习,学生只要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往往就能取得好成绩;但中学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那些只满足于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往往不再拔尖了。
5学校和老师不再实行保姆式管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老师不再对学生进行保姆式的管理。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也须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老师不会在生活中处处提醒学生,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顺利过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升入初中后会面临这么大的挑战,我们家长又该如何协助孩子渡过这个难关呢?为此,笔者走进学校,与一线老师做了深入探讨。 在走访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表示,进入中学后,最优秀的学生往往不是最聪明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更容易出类拔萃。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初中生的资本要想成为优秀的初中生,需要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学会预习和复习。中学阶段孩子接触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因此需要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对课堂上的信息能做到及时的消化和吸收。 
第二,从模仿到理解。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讲概念,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这要求学生提高自己对问题深入理解的能力。所以,经常会有初一的学生反映,上课时自己也能听懂,但是课下做作业时还是一头雾水。 
第三,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老师说得多管得多,中学则提倡主动学习和独立意识。这就需要初中生学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督促自己学习。 
第四,注重学习方法。有的孩子上课听得很认真,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总是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老师一节课会说很多话,学生可能都听明白了,但却没有抓住重点、难点。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多门功课,初中生需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间的关系。如果能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顺利完成小初衔接会有很大帮助。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