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S{g 大部分同学可能刚刚结束月考,这是新学期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如果眼睛只盯着这次考试成绩,那你就输了。
.',d*H))E7 f;`7}7C 这次考试最大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的
学习情况,反思自己学习中的错误。
hN U.y Fy#7<Hp 所以,无论你家
孩子在这次考试后成绩是否理想,家长都应先帮孩子反思之前的学习情况,找到学习上的不足。
riu_^!"Z_ k^{}p8;3 梅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通过这篇文章,好好反思一下。
r .`&z qydRmi N0V`xrS 学生反思学习习惯
@UK%l
:L i"h~QEE 1. 自学预习的习惯
W[G5+*i 03?7kAI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nw W}iDT?Qi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F\^-laMuK #trb4c{{5 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5NE jUu{j \hO}3;*& 2. 专心上课的习惯
84g8$~M GQ8A}gwH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X
2Zp@q( C9j3|]nyL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NtDxwzj Njmb{L]Cps 3.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I2~@RfpO: aInh?-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0-~F%:x 3-T"[tCe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
IQ $/|b/ GTocN1,Z~a 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K&{ruHoKB qCI0[U@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GYK3+}Z 0 /)OAw"m 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
3n)\D<f]# -\[&<o@/D 4. 善于提问的习惯
#PGpB5vnaA ;[q> 积极提出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9o2[ Da)H/3ii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G@4n]c_ 6
9s% 5. 切磋琢磨的习惯
)~{8C: vPSY1NC5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jV.9d@EC Qm)c!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一样,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6r7nfR6| Srom@c 6. 独立作业的习惯
ai]KH7 d9.I83SS 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iI$;%uY3g ^fEer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_x]q`[Dih \GdsQAF" 有的同学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
Vwpy/5Hmp q71V]! 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
,KaO8^PB Ro.br:'Bw 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
7Ml OBPh mum4Uj 7. 仔细审题的习惯
}Ryrd!3bY 9!,f4&G`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
u):Nq<X ayZWt| iHA 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xxZO{_q 8FJPw"9 dk_! ~Z 8. 练后反思的习惯
,CP&o 1#lH5|XQ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2<V./2F {O_`eS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bcUa'ZfN< AmX ~KK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fD#!0^ M6lNdK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y0]BH zxrbEE Q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o9+fAH`D wqF_hs(O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Kwo0%2Onkd P0l.sVqL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
Is(ZVI *XkgwJq 错解根源是什么?
.F]"%RK[ 5gZ* 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
qpX`ZY^
+wE>h>?; 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h/NI5 X_ (n 9. 复习归纳的习惯
ZJ%iiY \Z^Tk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效果也不好。
z]R% A:6K -uhg7N[3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
mc|8t0+1` s(r1q$5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om1D} irKT >@.:9}Z 10.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V?r(; x ,D93A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
ZJOO*S
|!xqkmX 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suFO~/lRno 4p&YhV7j)o NI2-*G_M ,H@ x. 4v#A#5+O E 家长反思教育方式
$p\ 0/ a/gr1 您是否过分干预孩子的一切生活和学习?
Os[50j!4> ,h},jkY4 每天对着孩子唠叨,孩子做什么在你眼里都是不顺眼的,这个不让孩子做,那个不让孩子吃的,久而久之,孩子会对你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
VX'G\Zz@h| roNs~]6 其实这种唠叨式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很多家长都还没有明白这种唠叨式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愚蠢的。
_53NuEM1 rds0EZ4 W 您是否是个陪读家长呢?
y:VY8a 4 4Ep6vm X 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采取包办陪读形式,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力没有了,而且容易让孩子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
'=(@3ggA: LYMb)=u] 您是否是个攀比面子型的家长呢?
L[. )!c8k [g@.dr3t 当孩子拿着成绩单回到家和你汇报的时候,而你更加关注的不是孩子考多少分,你一开口就问隔壁谁谁谁考几分啊,当孩子说他考的比我高的时候,你立马变脸冲孩子说考这么低,我怎么见人啊。
w^)_Fk3 S20E}bS:> 孩子原本是想从你这里得到鼓励并且再接再厉的,可你的一句话完全把孩子的兴致浇灭了。
MmW]U24s `e}6/~R` 您是否对孩子要求过高了呢?
>_u5"&q Wo,fHY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TAX c{\x<AwO 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高,都是对孩子非理性的爱。
_{mG\*q a9p6[qOcd 这种失去理智的爱会与孩子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成长的力量为敌,绊住孩子的脚步,束缚孩子的心灵。
$sb `BS >$_@p(w
WjF#YW\ znNv;-q zxy/V^mu 家长如何帮孩子提高成绩
N3&n"w _d SV i{B* 不要只看到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进步空间
Z#flu Q%V wmaj[e,h 当孩子考了98分的时候,不要去苛刻孩子为什么没有考100分。
L r9z~T:ED g*$yUt 孩子明明从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这其中的进步空间,不值得被鼓励一下吗?
F>"B7:P1:Q )'e9(4[V1 我们不能只看分数的多少,还要看孩子每次与自己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帮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个更好的学习计划,争取每一次都有一个对得起自己的成绩。
gjP bhY=C[ 7KZ>x*o 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RO.bh#A$ U>a~V"5,u 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
10ZL-7D#m ^03M~SNCj 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AfJ .SNE VR vX^w0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s w3MRJ otJHcGv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F=V_ACU ke5_lr( 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FfibR\dhY l/6(V: 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业,自己完成了预习、复习后,都可以给予积极肯定,孩子会在家长的赞赏中更加主动地学习。
f4+}k GJN Z]k+dJ[- 孩子的学习心态和习惯比成绩重要百倍
1*]@1DJt 86ml.VOR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很多家长很容易纠结在孩子丢失的那“几分”上,拷问孩子为什么没有拿满分。
&` weW r95$( N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分数只是能力的一个侧面反映。
ntD8:%m 3NlG,e'T2 相比于孩子没有拿满分,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在学习上是否养成了上面提到的好习惯,孩子现在的学习是否轻松快乐等。
rE4qPzL >5bd!b, 98分和100分并没有什么差别,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好的学习习惯。
KZI-/H+ 4 moVS1 所以当孩子成绩下滑的时候,家长要记住一条“潜规则”,那就是“永远不埋怨孩子”。
giu8EjzK ; d :i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我们家长没有做好,孩子有问题而解决不了,是我们家长该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时候了。
3.D|xE]g fR,7l9<%Zp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把教育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不推脱给孩子的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KHk`2{y~ 写在最后
l~$Od jf c3|/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想法,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尤其在学习上。
DTM
xfQdk ufXU 但是爸爸妈妈们要知道,每次考试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孩子的综合实力,家长要合理的看待孩子的成绩。
xwZ7I ~.TKzh'eB 孩子考差了,您的理解和鼓励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孩子考好了,您的表扬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
H
JjW m*\XH
DB 来源:
苏州中小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