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3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幼儿误吞11颗巴克球致肠穿孔!这类玩具要远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2433
港币
1241
威望
5956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09-24

近日,在湖北武汉
1岁9个月大的轩轩(化名)
突然开始频繁呕吐
在随后的影像学检查中
竟然发现孩子肚子里有一个“手串”
术后取出发现
竟是误吞了11颗巴克球
这些磁珠虽小,但磁性非常大

对轩轩造成了严重伤害
他的小肠穿孔多达4处
还造成了小肠粘连严重和腹水



△取出的巴克球

除了轩轩外,今年9月份,1岁10个月的展展(化名)也因误吞巴克球导致了肠穿孔,转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不久后,该院又接诊了一例误吞巴克球导致肠穿孔的7岁患儿。

巴克球成为“网红”玩具
背后却暗藏危险

巴克球,又称磁力珠,是一种成年人解压的用品,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玩耍。
“近年来,巴克球因具有磁力、可变性强、颜色鲜艳,成为一个‘网红’儿童玩具。”医生介绍,巴克球容易被幼儿当作糖果吞食。一旦误食进幼儿体内,随着小肠蠕动向下运动,成串的巴克球会堵塞肠管或相邻肠管内的巴克球相互吸引挤压肠管,从而造成肠梗阻或肠穿孔,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危及患儿生命。
检测27批次巴克球

结果显示全部不合格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曾对27批次巴克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7批次巴克球都超过了标准限值,不符合率为100%。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磁通量越高意味着磁性越强。



医生提醒,家长在为3岁以下幼儿挑选玩具时要多加考量,幼儿喜欢把物件送入口中,购买玩具时一定要考虑到与小零件有关的潜在的噎塞、窒息和误吞危险。

新闻多看点
怎么给孩子选玩具?中消协重要提醒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在购买玩具时要认准CCC认证,所购玩具应适合儿童的年龄段。在给年龄较小的孩子购买玩具时,还要注意避开以下几类:

色彩鲜艳的玩具,如“泥”类玩具,这类玩具一般都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孩子在玩耍时如果进入身体会危及安全健康

含有香味的玩具,香味一般都来自添加剂和塑化剂,孩子在长期玩耍这类玩具过程中可能会吸入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从而影响身体发育;

小型或者含有可拆卸小零件的玩具,这类玩具或者玩具中的小零件容易被孩子误食,存在窒息等风险;

带有尖点利边的玩具,孩子在玩耍时容易刺伤眼睛或者划伤身体;

射击类、气球类、带有绳索等存较大安全隐患的玩具,如“网红”气球,一旦接触高温热源或明火极易发生爆燃。

来源:央视新闻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