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阅读
  • 0回复

[城中]多少亲子关系,伤于“内疚式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玫瑰命
 

发帖
734
港币
627
威望
2209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3
j*4:4B%  
“我每天起早贪黑,为了谁?”“家里很穷,你得懂事”……对一些孩子来说,这些来自父母的、以爱为名的吐槽,并不陌生。 >dD$GD{  
R?- zJ ;  
时移世易,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原生家庭的概念,关注父母带来的重要影响。天下父母,皆期待子女成才,但那种“自虐”式的教育方式,却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RQ^ \|+_  
]\L+]+u~  
U^U hZ!  
最近,因为一档节目,“内疚式教育”这个词儿上了热搜。有一位妈妈说,她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通过惩罚自己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 a69e^;,>q  
8.I3%u  
在和孩子日常的相处中,父母难免有抓狂的时候,这位妈妈很清楚这一点,和孩子相处时会有意识的控制发火的次数,但偶尔也会失态。 DVKb`KJ"  
:h3n[%  
有一次,孩子有一个作业要背,重复了很多次都没有记下来。那个时候已经耗到夜里十二点左右,妈妈是个完美主义者,有些控制不住脾气,开始惩罚自己。 }Ujgd2(U  
hk S:_e=  
“她每次就是到那个地方,她又说错,我就给自己扇一巴掌。”看到这样的行为,孩子的表情变得特别惊恐。 ({!H ()  
`s Pk:cNz~  
对妈妈的做法,很多网友不赞同:从表面看,孩子会因为内疚感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而实际上,父母的自我惩罚,最终可能变为对孩子的情感绑架,带来难以排解的压力。 0]=Bqyg  
~3f|-%Z  
du#f_|xG  
比起身体上的“自虐”,“内疚式教育”更常见的是语言上的伤害,这种方式也更加隐蔽。 734n1-F?I%  
EN}XIa>R  
心理咨询师杨琳琼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离异后,妈妈一直跟孩子说“我是为了你才不再婚”,一而再、再而三,谈论其他事情也能拐到这个话题上来。  y}|E)  
e-\/1N84  
母亲希望激励孩子,却没想到久而久之,这反而成了孩子的心病,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都怪我。 T34Z#PFwe  
$% gz, {  
上了高中后,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内心十分自责,觉得对不起妈妈,出现了持续的情绪低落,焦虑,与同学也很容易起冲突。 *n[B Bz  
@M'qi=s*  
类似带有极大负面情绪的诉苦几乎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了这个家,我起早贪黑挣钱”“要不是为了供你上学,我不会这么辛苦”…… AP1ZIc6  
<X1 lq9 lW  
最后的总结,也往往落到一个点上:我付出了这么多,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你得懂事。 A:yql`&s  
X-TGrdoX  
这些话,可能是无意识的宣泄,也可能只是单纯想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只不过,孩子从中感受到的或许是一种强烈的负罪感:父母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我。 $\~cWpv  
NPM2qL9&J  
没有人会否定父爱母爱的伟大。可是,当父母用自己的付出作为筹码来换取孩子的顺从时,他们的角色已然变成了亲密关系里的“操控者”。 ;#0$iE  
yaWY>sB  
|k%1mE(+=s  
在“内疚式教育”情境中长大的孩子,背负着对父母的歉疚,往往过得并不快乐。 Y> }\'$\b  
《小欢喜》中,宋倩会对女儿诉说自己过得不好,事业、朋友、个人生活通通不管,无微不至照顾英子的饮食起居,牺牲了太多太多,有意无意要求孩子服从。 b0@K ~O;g  
Ld/6{w4ir  
uZ>q$ F  
她否定女儿的天文梦想,懂事的英子一开始没有说什么,牺牲自我感受,尽量让自己变得符合母亲的期待,把所有的情绪都埋在心底。 S{f,EBE  
gMkSl8[  
后来,英子患上了很严重的失眠症,更讽刺的是,她希望能考到外地,远离让自己觉得压抑的家庭。 k#8`996P  
3Lq9pdM>2@  
角度不同,对一件事的认识容易走上岔路:父母觉得孩子由内疚产生的压力,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这只是一种教育方式。 D<<q5gG  
>lzXyT6x8  
对很多孩子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父母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权威,近乎“自虐”的“内疚式教育”只能让孩子心生恐惧,对自尊心、人格的影响很难在短期消除。 ^=1u2YdVw  
ZW0\_1  
试图用内疚感让孩子服从,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suGd&eP|  
LEOa=(mN\  
<8Nr;96IA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EKWsGNe/  
d~h;|Bl[  
子女与父母存在着天然的情感联系,懂得感恩并付出行动,这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内疚式教育”,并非维护亲子关系的良策。 Fpeokr"i  
iDhC_F|  
有文章提到,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将这一类以爱为名的控制行为定义为情感勒索。而情感勒索之所以可以生效,正是因为双方都珍惜彼此的关系。 gG}H5uN  
n4}e!  
kp}[nehF  
孩子没有机会选择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身为父母,不能把对子女的付出当成一笔恩情债。良好的亲子教育本就应该是一种正向引导,是一家人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ZU+_nWnl  
6 v~nEw  
有句话是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以为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Y5;afU='  
6PS[OB{3  
一个人的性格、三观、思维方式等等都深受父母影响,他们的未来,会倒映出你当年的模样。所以有人说,一流父母做榜样。努力经营好人生,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 tLq]#9kL  
oayu*a.  
所以,父母给孩子的健康的爱,不是道德绑架式的教育方式,而是懂得尊重,允许孩子成为自己。在这样的爱里获得的信任与安全感,足够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FH$q,BI!R  
ki/Cpfq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