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esVuz
“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vJ\]T ml
7!r#(>I6?1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教育得失。 Zlk,])9 Q
Q=(@K4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10种表现,说明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c'
sOl>5:D6
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 %GX uuE}mX
v]:+`dV
g8I!E$
国庆回老家看到小外甥,他脾气特别不好,遇到一点小事就炸毛。 ~M
,{ _
DikdC5>O>m
说不听,打没用,越管教越火上加油,常常搞得大人束手无策。 hD_5~d
`V&1]C8x
遇到一个动辄发怒的孩子,这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 xJ~
gT
CZyz;Jtk
失控的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既影响孩子与世界的相处能力,也影响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 _r\$NgJIM
^Ti_<<X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lMC{SfdH
“学会如何控制情绪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对待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也更积极。” P{S\pWZkk
$Ns,ts(ng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情商更高,更能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未来更能与世界友好相处。 _~;&)cn,0
[7gYd+s
聪明的父母绝不以打骂教育孩子“别乱发脾气”。 AfRW=&xdT
hj&fQ}X
而是耐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温柔抚慰挫败的孩子,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SE^j= 1
eyT>wma0
遇事不急不躁的家长,才能教出冷静面对问题的孩子。 zLsb`)!
)u8*zwq
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ufw3H9F(O
4mN].X[,
街上看到一个小姑娘,双眼浸满泪水,明明难过极了却又不敢哭。 z.3<{-n}0i
Zk=*7?!!
因为闹着吃冰激凌,妈妈拒绝了,还吓唬她说:“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 =`Po<7D
?< cM^$lI>
说罢掉头就走。 C,A!tj7@
%kh#{*q$
小姑娘虽然吓得不敢再哭,可眼泪还是抑制不住地在她眼眶里打转。 ~+N76BX
:reP} Da7q
不哭不闹,却让人无比心疼。 BTTLy^
(*6m^
如果孩子每次委屈的时候,只会忍着,其实是为人父母的失败。 i<T P:
8K0X[-hs8
因为孩子不确定自己是否被爱、被重视,即使心里痛苦也不敢说。 7v_i>_m]
g@~!kh,TH
不敢哭、不敢闹,即使开心时也做不到完全释放自己,活得自卑又拧巴。 ~)q g
ebN(05ZV
孩子能做到想哭就哭,其实是变好的征兆。 |5xYT 'V
'qL5$ zG
她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讨好别人,始终忠诚于内心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得阳光而明朗。 V@D]bV@4
%9C`
孩子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OM.k?1%+M
4^DVW*OiI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而使孩子走上绝路的,在大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S]&8St
o"p^/'ri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孩子取得怎样的成就,而是他成长为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b!0DH[XKV
ryxYcEM0
他们输了比赛不气馁,考试差了不沮丧,即使被批评了,也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gz:zThf{
p$Kj<:qiP
支撑他们走出低谷的,唯有爱和鼓励。 O' +"d%2'
<4bz/^
有远见的家长懂得对孩子“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实时疏解孩子,避免孩子“钻牛角尖”。 VL+N:wb>
@Od^k#
如果孩子还不能释怀,可以带孩子打球、旅游、看电影,用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E6Q]A~
EntF@ln!
打败孩子的,也许从来不是糟糕的人和事,而是他背后的孤立无援。 /!GKh5|
:dP~.ZY7
有情感支持的孩子,即使遇见困难,也有底气自如应对。 7]Al*)
*Jvxs
R'a1
孩子懂得欣赏自己 l{Jt s I
%K[daXw6E8
把孩子养得自我感觉良好,这其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hOcQ4
8Q2]*%
因为他乐观、自信,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nbI=r+
mZ~ qG5@/F
不因成绩不好而自卑,不因比不过其他同学而妄自菲薄,也不因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判断。 5@P%iBA4(3
(CdJ;-@D
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更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kE/`n],1U
d^F|lc ]8
而这样“高价值感”的孩子,靠的是父母赋予价值。 &]P"48NT
]^=|Zd-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我”概念,即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hv*>%p
i"vawxm
孩子的价值感,就源于父母这面“镜子”。 6HoqEku/Q
QsiJ%O Q
父母认为孩子可爱,孩子便觉得自己可爱; \dRzS@l
ugYw<
父母认为孩子优秀,孩子便觉得自己优秀; P+<BOG|m
X8/Tl\c
父母认为孩子好,孩子便觉得自己好。 CjZZm^O
wV\%R,bZj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n*Q`g@`
w*50ZS;N
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父母,才能养出同样接纳、尊重、欣赏自己的孩子。 P|e`^Frxt
55.;+B5L*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能亮出信心 bGv*-;*
VFv9Q2/.
杜根定律告诉我们: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属于自信的人。 o=pt_!i/
ZJ;LD*
孩子需要自信,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 ?c!:81+\
R7K!A
%
因为有信心能做好,他任何时候都敢展现自己,即使暂时做不好也不担心被训斥、嘲笑。 gH %y
qM%O
这种底气的习得,靠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25:Z;J>
o+nG3kRD
如果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常用侮辱、挖苦等方式批评他不行,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 i+f7
k$h [8l(<
那些消极负面的评价不断提醒着孩子的不足,他会慢慢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展现自己。 A\K,_&x1Z
1Cm~X$S.
自卑,源于内在的负面自我评价,根植于内在的匮乏与无力。 [oV{83f
NYBe"/}GS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赋予孩子强大的底气。 Q1Ux!$_
v"Me {+
有人托底的孩子,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R A:jzht
C+w__gO&r
孩子能体会到独处的快乐 \PpXL*.
(;aB!(_
如果你的孩子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不要轻易打扰他。 !
ja[4.
?d$"[lKX
能享受独处的孩子,才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保持高度的专注。 x97L6!
8j%'9vPi
这种孩子学习效率更高,更善于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不会轻易被外面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更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JqEW=5
ncv7t|ZN
如日本作家午堂登纪雄所说: 8L%M<JRg~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OifvUTl9b
?"6Ov ]
羊群结伴而行,猛兽独自成行。 ;DuXSy!g
iq?l#}]
独处,也是成长的力量。 W>B^S
@mf({Q>
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有一段独处的时间,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n~tqO!q
17}$=#SX
他在热闹中失去的,也能在独处中找回来。 wtXY:O
hd
B
|#t
孩子总是沉浸在阅读里 Py|;kF~! [
AoYaVlKG8
犹记得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时,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 8tLHr @%%
!@G)$g=<
现在的一、二年级孩子,放学后是不准布置作业的,但老师还是提了一个小建议: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 "O*x' XhN
ZK6Hvc0
因为,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其优势将在上中学后会明显体现出来。 #'@ilk/.
J$F nm\
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指出,阅读也是有“马太效应”的。 1,,|MW
kbxg_UI;
越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越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越发喜欢阅读。 #^6^
L=O lyHO
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之后,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孩子,差距将越来越大。 X7aYpt;
)MZC>: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Vtb1[cnna
740B\pc0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父母陪读可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y4@gGC=
{Oj7
高年级的孩子能自行阅读了,可为他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养成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 8eluO ?p
d?A}qA[(
让孩子“以书为友”,才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m7H)z)i*J
uWjN2#&,
孩子喜欢无忧无虑地玩耍 B5ea(j
`>6T&
经常有人疑惑:过去的孩子也挨骂也还挨打,为什么心理问题没有这么多? DAdYg0efex
~,"N[Q
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小时候不但父母打,老师也比现在更严。 -DP*q3
4KXc~eF[M"
但我们小时候有更多的时间玩,一玩起来,大人的唠叨、批评、打骂全部都抛之于脑后了,排解烦恼的机会有很多。 +4et7
=O!|IAe#
不像今天,孩子本该玩耍的时间全部用来刷题和学习了。 !:WW
c%z'xM
殊不知,玩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o>EBZ7MS
vJ"i.:Gf4
脑科学家洪兰说:“玩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伙伴,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 !aPD}xCH#
)%mg(O8uL
孩子玩耍时更专注,大脑思维更灵活,而且还能在跟同龄人玩耍中发展社交能力,能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v9iT
BkawL,
所以,别再把孩子关在家里了! S]^`woD
/b5>Qp
每天至少给孩子1个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10年后,你将收获一个更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w\I qr
2*[QZ9U[@
孩子懂得与人为善 -/ +#5.`1
FJeiY#us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80%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关心孩子“是否懂得关心他人”。 0,_b)
;I}'}
所以在录取学生时,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学生。 AF}gSNX
}7eh F6
人品,比能力更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x)SralWb
x5}lgyt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善的底线,长大后很可能做出违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 qP3q
yto[8;)_
轻则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危害个人发展,重则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3`*Kav>"
K R, z^9
与人为善的品质也要从小养成,千万别以为小时候没学过的孩子,长大突然就懂了。 F; 8*H1
`'i( U7?
恰恰相反,儿童时期没被教育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g #
S0V
Xc*U+M>U
所以平常我们要教会孩子热心助人,关心他人,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善意。 }#1/fok
5.vG^T0w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率先给孩子做好道德的榜样。 n[,XU|2
%{!R
l@
人品好的家长,孩子也差不了。 1!1!PA9u
C!+I>J{4f
孩子拥有让人羡慕的好睡眠 &]F3#^!^
1@>$ Gcc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孩子晚上翻来翻去睡不着怎么办? xCXQ<77
}4&/VvN
家庭教育专家朱芳宜指出,孩子入睡困难一般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 9CJ(Z+;OM
tIc 7:th
一是情绪焦虑,孩子白天情绪积压过多,晚上放松时就释放出来了,干扰得他睡不着。 `!vUsM .d
>oGiIYq
二是没玩够,孩子的精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控制运动的小脑与大脑不平衡,也会造成入睡困难。 A#rh@8h+
ST1'\Eo
睡不好的孩子不但影响身体健康,白天还会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学习。 c6&Q^p|CF
?A?F.n`
孩子每天都能睡个好觉,其实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体现。 Vi?q>:E:
!E2W\chi
因此,家长不仅要在临睡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建立固定睡眠仪式,睡前给孩子讲晚安故事、陪读,或者轻摸孩子后背,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dZHYO^Cv
kJ{+M] pW
白天还要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运动,让孩子尽情释放情绪、多余精力。 Es!Q8.
uo2'"@[e
另外,临睡前2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避免大脑过度兴奋。 vDFGd-S
F]EBD 8/b
晚上大脑得到充分放松的孩子,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好好成长。 e(?]SU|
;W]\rft[
}^xE|~p
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 wM~H(=s`D
8)L*AdDAW!
他们善良、勇敢,自信,自觉,连睡觉也格外香甜。 dtZE67KS
7b[wu~'(
n
既能享受玩耍时的欢乐,也能承受独处时的寂寞,内心强大无比。 : g6n,p_#
[1_A8s){u
这样身心两健康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辛苦付出。 ),(V6@Z?
s@8w-]"
正如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所说: 8R/dA<Ww
iEm ?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 w_hHfZ9E
;=4Xz\2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是根,孩子是果。 M5g\s;y;
a0=WfeT
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性格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