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Yg^ &4ZF
“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J{1H$[W~}
ro{!X, _$,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教育得失。 ]$@D=g,r
F^75y?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10种表现,说明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Kf[d@L
`.W2t5Y
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 &xQM!f
'j6O2=1
+O.-o/
国庆回老家看到小外甥,他脾气特别不好,遇到一点小事就炸毛。 tTLg;YjN
"0P`=n
说不听,打没用,越管教越火上加油,常常搞得大人束手无策。 >5t%_/yeB
){5Nod{}a
遇到一个动辄发怒的孩子,这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 |h\7Q1,1~2
LKu\M h|
失控的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既影响孩子与世界的相处能力,也影响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 S'jg#*$
W-=6:y#A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8i)/5D4
“学会如何控制情绪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对待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也更积极。” ;/j2(O^
g4[VgmhJ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情商更高,更能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未来更能与世界友好相处。 \g39>;iR
ukW&\
聪明的父母绝不以打骂教育孩子“别乱发脾气”。 l}))vf=i
~P1~:AT
而是耐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温柔抚慰挫败的孩子,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GkIY2PD
VI&x1C
遇事不急不躁的家长,才能教出冷静面对问题的孩子。 Hsf::K x
rG-T Dm
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Iwvecn?I
N>!:bF
街上看到一个小姑娘,双眼浸满泪水,明明难过极了却又不敢哭。 ixdsz\<
'BjTo*TB]Z
因为闹着吃冰激凌,妈妈拒绝了,还吓唬她说:“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 k2U*dn"9U
20;9XJmjl
说罢掉头就走。 XVYFyza;
cQU;PH]
小姑娘虽然吓得不敢再哭,可眼泪还是抑制不住地在她眼眶里打转。 (90/,@66l
,yYcjs!=o
不哭不闹,却让人无比心疼。 D0r viO
b|d-vnYE
如果孩子每次委屈的时候,只会忍着,其实是为人父母的失败。 y>P+"Z.K%}
CI'RuR3y]Z
因为孩子不确定自己是否被爱、被重视,即使心里痛苦也不敢说。 I+8n;I)]X
CJ
:V %|
不敢哭、不敢闹,即使开心时也做不到完全释放自己,活得自卑又拧巴。 50^ux:Uv+N
$v|W2k
孩子能做到想哭就哭,其实是变好的征兆。 *j%x
]dpL
PR
她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讨好别人,始终忠诚于内心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得阳光而明朗。 >X*tMhcb
5`QcPDp{z
孩子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N T`S)P*?
/o;M
?Nt6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而使孩子走上绝路的,在大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V^IJZ22
h xO}'`: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孩子取得怎样的成就,而是他成长为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Wh)D_
!*N9PUM
他们输了比赛不气馁,考试差了不沮丧,即使被批评了,也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5I622d
AG N/kx
支撑他们走出低谷的,唯有爱和鼓励。 { qNPhi
4I$Y(E}
有远见的家长懂得对孩子“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实时疏解孩子,避免孩子“钻牛角尖”。 +3)r
szb72
L=r*bq
如果孩子还不能释怀,可以带孩子打球、旅游、看电影,用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xOX+D
E#B-JLMGl
打败孩子的,也许从来不是糟糕的人和事,而是他背后的孤立无援。 cuhp4!!
Y^eN}@]?&
有情感支持的孩子,即使遇见困难,也有底气自如应对。 Lnr9*dm6q
% =^/^[D
孩子懂得欣赏自己 {{?g%mQ6
iVXt@[
把孩子养得自我感觉良好,这其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ci~#G[_$S
HC%Hbc~S_Q
因为他乐观、自信,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o|kykxcq
7zb^Z]
不因成绩不好而自卑,不因比不过其他同学而妄自菲薄,也不因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判断。 ,@`?I6nKy
_QPqF{iI
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更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_"*uM
*;Jb=
而这样“高价值感”的孩子,靠的是父母赋予价值。 zR" cj
?h= n5}Y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我”概念,即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ANM#Kx+
4ba*Nc*Yc
孩子的价值感,就源于父母这面“镜子”。 1@F-t94I
2%W;#oi?
父母认为孩子可爱,孩子便觉得自己可爱; 6>a6;[
HL38iXQ(
3
父母认为孩子优秀,孩子便觉得自己优秀; BzzC|
8h=t%zMSb
父母认为孩子好,孩子便觉得自己好。 VfX^iG r
4Z"}W!A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JE?rp1.
*NmY]
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父母,才能养出同样接纳、尊重、欣赏自己的孩子。 h.jJAVPi
q<JCgO-F<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能亮出信心 UerbNz|
}aZuCe_
杜根定律告诉我们: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属于自信的人。 4b8G 1fm
qs5>`skX
孩子需要自信,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 l|P"^;*zq
~]?:v,UIm(
因为有信心能做好,他任何时候都敢展现自己,即使暂时做不好也不担心被训斥、嘲笑。 q&3
;e4
p)y5[HX
这种底气的习得,靠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VI0wul~M
+[7~:e}DZ
如果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常用侮辱、挖苦等方式批评他不行,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 [FO4x`
>t+U`6xK
那些消极负面的评价不断提醒着孩子的不足,他会慢慢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展现自己。 pHV^Kv#
~KBa-i%o
自卑,源于内在的负面自我评价,根植于内在的匮乏与无力。 _%w680b'
Hr|f(9xA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赋予孩子强大的底气。 zJe KB8
i9;
有人托底的孩子,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IOy0WHl|
UVo`jb|>
o
孩子能体会到独处的快乐 sdFHr4
Nd~B$venh
如果你的孩子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不要轻易打扰他。 x< A-Ws{^V
X0lPRk53(
能享受独处的孩子,才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保持高度的专注。 1/.BP
p['RV
这种孩子学习效率更高,更善于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不会轻易被外面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更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tjOEmIiU
l4bytI{63
如日本作家午堂登纪雄所说: U'fP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XB)D".\
)9]a
羊群结伴而行,猛兽独自成行。 J2bvHxb Rd
M.W
X&;>
独处,也是成长的力量。 [C'bfX5HB5
ujU,O%.n
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有一段独处的时间,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xI<^r'C9e
|&; ^?M
他在热闹中失去的,也能在独处中找回来。 b6D;98p
!}(B=-
孩子总是沉浸在阅读里 ;8s L
Ipp_}tl_
犹记得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时,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 B~p%pTS+
BI1M(d#1L"
现在的一、二年级孩子,放学后是不准布置作业的,但老师还是提了一个小建议: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 &."$kfA+
k^J8 p#`6
因为,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其优势将在上中学后会明显体现出来。 GWA"!~Hu
fkA+:j~z_
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指出,阅读也是有“马太效应”的。 ma.84~m
(jT)o,IW&
越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越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越发喜欢阅读。 @(t3<g
"tJ+v*E
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之后,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孩子,差距将越来越大。 1EyN
|m|
smP4KC"I(d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A'2ymXUT
m2(>KMbi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父母陪读可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ul~ux$a
l5[5Y6c>
高年级的孩子能自行阅读了,可为他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养成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 n5:uG'L\
to={q
CqU
让孩子“以书为友”,才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w'S,{GW
<!OBpAq
孩子喜欢无忧无虑地玩耍 dljE.peL
s|=lKa]d!"
经常有人疑惑:过去的孩子也挨骂也还挨打,为什么心理问题没有这么多? ^/f~\#R
ARKM[]
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小时候不但父母打,老师也比现在更严。 d>QFmsh-
&d_^k.%y
但我们小时候有更多的时间玩,一玩起来,大人的唠叨、批评、打骂全部都抛之于脑后了,排解烦恼的机会有很多。 @N=vmtLP
^P)f]GQx
不像今天,孩子本该玩耍的时间全部用来刷题和学习了。 cU1o$NRx
"-~7lY%
殊不知,玩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n6/Ous
DB'v7
Ij0
脑科学家洪兰说:“玩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伙伴,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 E }L Hp
GAz-yCJp
孩子玩耍时更专注,大脑思维更灵活,而且还能在跟同龄人玩耍中发展社交能力,能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sPH2KwEv
mUYRioNj
所以,别再把孩子关在家里了! b9bIvjm_
VoU8I ~
每天至少给孩子1个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10年后,你将收获一个更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Rs %`6et}\
5\ mRH
孩子懂得与人为善 YvR bM
5^B79A"}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80%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关心孩子“是否懂得关心他人”。 ARH~dN* C
USg"wJY
所以在录取学生时,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学生。 =RoG?gd{R
BEdCA]T
人品,比能力更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3BFOZV+
Pvxb6\G&d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善的底线,长大后很可能做出违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 UcRP/LR%C
=rjU=3!&(
轻则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危害个人发展,重则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kK6OZhLH
|Y9>kXM l
与人为善的品质也要从小养成,千万别以为小时候没学过的孩子,长大突然就懂了。 G@]3EP
W }NUU
恰恰相反,儿童时期没被教育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hZ&KE78?
.wfydu)3
所以平常我们要教会孩子热心助人,关心他人,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善意。 RRL{a6(?
$J[( 3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率先给孩子做好道德的榜样。 $O"ss>8Se
VY?9|};f
人品好的家长,孩子也差不了。 vsY?q8+P
"Xq_N4
孩子拥有让人羡慕的好睡眠 x~5uc$
"Ep"$d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孩子晚上翻来翻去睡不着怎么办? lx)^wAO4
kSAVFzUS
家庭教育专家朱芳宜指出,孩子入睡困难一般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 Iy<>-e"|
q+ax]=w
一是情绪焦虑,孩子白天情绪积压过多,晚上放松时就释放出来了,干扰得他睡不着。 UP~28%>X
8wU$kK
二是没玩够,孩子的精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控制运动的小脑与大脑不平衡,也会造成入睡困难。 /bo}I-<2
[!'+}
睡不好的孩子不但影响身体健康,白天还会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学习。 *uvM6F$ut
!~ox;I}S
孩子每天都能睡个好觉,其实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体现。 19!?oeOU
bi<<z-q`wJ
因此,家长不仅要在临睡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建立固定睡眠仪式,睡前给孩子讲晚安故事、陪读,或者轻摸孩子后背,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p~D}Iyww1_
ACszx\[K3
白天还要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运动,让孩子尽情释放情绪、多余精力。 X1j8tg
q m3\)9C
另外,临睡前2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避免大脑过度兴奋。 J'44j;5&
P}R:o
晚上大脑得到充分放松的孩子,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好好成长。 a<cwrDZ
nm^HL|
o! a,r3
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 E~!$&9\
<b 5DX
他们善良、勇敢,自信,自觉,连睡觉也格外香甜。 YT\`R
S
'a- E![
既能享受玩耍时的欢乐,也能承受独处时的寂寞,内心强大无比。 F/5&:e?( )
=[B\50]
这样身心两健康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辛苦付出。 Ji4p6$ .j-
77>oQ~q
正如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所说: n]%-2`}(
]aX@(3G1s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 Y;i=c6
^Q/*on;A,/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是根,孩子是果。 Vk2$b{VdF
p3s i\Fm!
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性格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