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_>G=v!
“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HEcB
3E!#?N|v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教育得失。 .Q,IO CHk
HlkG^:)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10种表现,说明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IQZBH2R
GS%i<HQ3
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 cR0RJ$[d
:?Xd&u0){
wW7W+,{o
国庆回老家看到小外甥,他脾气特别不好,遇到一点小事就炸毛。 Bh9O<|E
m"2KAq61
说不听,打没用,越管教越火上加油,常常搞得大人束手无策。 /ry#q%?
h48JpZ"
遇到一个动辄发怒的孩子,这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 q/o|uAq
Jl"),;Od
失控的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既影响孩子与世界的相处能力,也影响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 KPGX/l
_.xT
:b36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d2Z kchf
“学会如何控制情绪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对待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也更积极。” b6IYo!3
v;E7UL
.w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情商更高,更能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未来更能与世界友好相处。 d(>7BV
|P_\l,f8`
聪明的父母绝不以打骂教育孩子“别乱发脾气”。 kAbkhZ1^
0hKF)b
而是耐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温柔抚慰挫败的孩子,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FkdG@7Xf
O1@-)<_71
遇事不急不躁的家长,才能教出冷静面对问题的孩子。 -fl?G%:(!0
|g5B==KI
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Q0K4_iN)&
KzQ\A!qG
街上看到一个小姑娘,双眼浸满泪水,明明难过极了却又不敢哭。 [69[Ct
}lzyl*.
因为闹着吃冰激凌,妈妈拒绝了,还吓唬她说:“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 &^ sgR$m
&%~2Wm
说罢掉头就走。 f\Bd lOJ>
*E<%db C2
小姑娘虽然吓得不敢再哭,可眼泪还是抑制不住地在她眼眶里打转。 {emO=@CP
8oSndfV
不哭不闹,却让人无比心疼。 +\FTR
FhgO5@BO
如果孩子每次委屈的时候,只会忍着,其实是为人父母的失败。 |kvom 4 T
[)}F4Jsz%
因为孩子不确定自己是否被爱、被重视,即使心里痛苦也不敢说。 tJ>OZ
a!,q\p8<t0
不敢哭、不敢闹,即使开心时也做不到完全释放自己,活得自卑又拧巴。 >EFjyhVE
SRl:+!@.
孩子能做到想哭就哭,其实是变好的征兆。 _y}]j;e8>{
G:FP9
她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讨好别人,始终忠诚于内心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得阳光而明朗。 :t\pi.uWt
3~"G(UP
孩子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c9\jELO
0]l _qxv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而使孩子走上绝路的,在大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v4:&do
`A@{})+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孩子取得怎样的成就,而是他成长为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nXDU8|"
j2T
Z`Z?a^
他们输了比赛不气馁,考试差了不沮丧,即使被批评了,也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QN_Zd@K*A
bk E4{P"
支撑他们走出低谷的,唯有爱和鼓励。 ;z;O}<8s
+#gJ[Cc
有远见的家长懂得对孩子“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实时疏解孩子,避免孩子“钻牛角尖”。 4K82%P9a
nDnSVrvd-i
如果孩子还不能释怀,可以带孩子打球、旅游、看电影,用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G#ov2
8\m_.e
打败孩子的,也许从来不是糟糕的人和事,而是他背后的孤立无援。 \*x]xc/^
}EmNSs`$r
有情感支持的孩子,即使遇见困难,也有底气自如应对。 3^l@!Qw
SI=vA\e
孩子懂得欣赏自己 75~>[JM
1 dT1DcZ
把孩子养得自我感觉良好,这其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f&glY`s#
+Zu*9&Cx
因为他乐观、自信,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 B!uYP
=Mb!&qq
不因成绩不好而自卑,不因比不过其他同学而妄自菲薄,也不因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判断。 <6`_Xr7)
w66iLQ\@
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更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dzMlfJp
B1>aR 7dsf
而这样“高价值感”的孩子,靠的是父母赋予价值。 q3\
YL?
Z@fMU2e=Z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我”概念,即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EnXNTat})
T] \_[e:'
孩子的价值感,就源于父母这面“镜子”。 +]-~UsM
G2Eke;
父母认为孩子可爱,孩子便觉得自己可爱; ^>02,X
mk
PSz|I8
c
父母认为孩子优秀,孩子便觉得自己优秀; VfOm#Ue0q
smQ<lwA
父母认为孩子好,孩子便觉得自己好。 4S>A}rWz
0R&$P6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U:1&x&
gT$`a
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父母,才能养出同样接纳、尊重、欣赏自己的孩子。 (j;s6g0
hER]%)#r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能亮出信心 s^F6sXhyPi
~G.'pyW
杜根定律告诉我们: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属于自信的人。 5y;texsj[
]NS{q85
孩子需要自信,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 \EF^Ag
s86Ij>VLf
因为有信心能做好,他任何时候都敢展现自己,即使暂时做不好也不担心被训斥、嘲笑。 2Z
4Ekq0@
hnag<=
这种底气的习得,靠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6qQdTp{i
rf_(pp)
如果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常用侮辱、挖苦等方式批评他不行,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 XnmQp)nyV
.$5QM&
那些消极负面的评价不断提醒着孩子的不足,他会慢慢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展现自己。 Lu,72i0O ^
<eP`Lu"
自卑,源于内在的负面自我评价,根植于内在的匮乏与无力。 lB9 9J"A
T:&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赋予孩子强大的底气。 ;5qZQ8`4
1+|s
有人托底的孩子,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CcH_d*
{\3ZmF
孩子能体会到独处的快乐
>5Y%4++(
rM/Ona2x
如果你的孩子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不要轻易打扰他。 4lMf'V7*l
f& P'Kxj_
能享受独处的孩子,才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保持高度的专注。 `6a
7 lc -
这种孩子学习效率更高,更善于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不会轻易被外面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更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T.\=R
fz'@ON
如日本作家午堂登纪雄所说: d>[=]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7>G\0G
ayR=GqZ1
羊群结伴而行,猛兽独自成行。 [w&B>z=g$
G^E"#F
独处,也是成长的力量。 .d{@`^dh1]
57 (bd0@8
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有一段独处的时间,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JmL{&
Fq\vFt|m<
他在热闹中失去的,也能在独处中找回来。 IiW*'0H:/
1vw[{.wC
孩子总是沉浸在阅读里 SVKjhZK
,*_=w^;Rr
犹记得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时,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 SB"Uu2)wZ
-JgN$Sf
现在的一、二年级孩子,放学后是不准布置作业的,但老师还是提了一个小建议: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 8$)xxV_zp
o~<ith$A*
因为,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其优势将在上中学后会明显体现出来。 9 Z,K
GHeucG}?
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指出,阅读也是有“马太效应”的。 4yy9m8/
wD+4#=/j
越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越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越发喜欢阅读。 *K}h
>b 1
IZ?+c@t
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之后,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孩子,差距将越来越大。 JmlMfMpXMs
')eg6IC0&T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ZSWKVTi
a}(xZ\n^D;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父母陪读可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Cn6<I {`\
~4-:;8a
高年级的孩子能自行阅读了,可为他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养成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 L>xecep
;W"=s79
让孩子“以书为友”,才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5S'?fj
FYe#x]ue
孩子喜欢无忧无虑地玩耍 #R^^XG`1
3i\<#{
经常有人疑惑:过去的孩子也挨骂也还挨打,为什么心理问题没有这么多? n:dnBwY
M/<>'%sj
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小时候不但父母打,老师也比现在更严。 lqaOLZH
p;nRxi7'
但我们小时候有更多的时间玩,一玩起来,大人的唠叨、批评、打骂全部都抛之于脑后了,排解烦恼的机会有很多。 J ZH~ {
e'nhP
不像今天,孩子本该玩耍的时间全部用来刷题和学习了。 pAdx 6
faTp|T`nY
殊不知,玩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IC2}IiF
I(rZ(|^A
脑科学家洪兰说:“玩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伙伴,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 GN0s`'#"3%
mCb1^Y
孩子玩耍时更专注,大脑思维更灵活,而且还能在跟同龄人玩耍中发展社交能力,能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QVT|6znw
'tJb(X!]q
所以,别再把孩子关在家里了! 7&O0
W=-:<3XL
每天至少给孩子1个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10年后,你将收获一个更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f+`FOliP
rf\/Y"D
孩子懂得与人为善 ,M?K3lG\g[
C3k[ipCN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80%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关心孩子“是否懂得关心他人”。 6j2mr6o
-d+o\qp"#
所以在录取学生时,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学生。 /TEE<\"
1\u{1
V
人品,比能力更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b=$(`y
PS:"mP7n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善的底线,长大后很可能做出违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 eVRPjVzQ'Q
_GW, 9s^A
轻则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危害个人发展,重则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H{1'OC
1#Q~aY
与人为善的品质也要从小养成,千万别以为小时候没学过的孩子,长大突然就懂了。 +H**VdM6s
b
fj]Q
恰恰相反,儿童时期没被教育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c9/&A
bI?uV;m>
所以平常我们要教会孩子热心助人,关心他人,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善意。 $:}sm0;
r,8~qHbOT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率先给孩子做好道德的榜样。 S4O'N x
9]4 W
人品好的家长,孩子也差不了。 K| w\KX0
,v@C=4'm
孩子拥有让人羡慕的好睡眠 +3d.JQoKl
E7`Q=4@e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孩子晚上翻来翻去睡不着怎么办? EK 8r V
!+o`,K TYp
家庭教育专家朱芳宜指出,孩子入睡困难一般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 e8,!x9%J
U32&"&";c
一是情绪焦虑,孩子白天情绪积压过多,晚上放松时就释放出来了,干扰得他睡不着。 LW#$%}
]1)#Y
二是没玩够,孩子的精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控制运动的小脑与大脑不平衡,也会造成入睡困难。 ~ TfN*0
'UFPQ
睡不好的孩子不但影响身体健康,白天还会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学习。 XF Cwa
QLLMSa+! \
孩子每天都能睡个好觉,其实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体现。 1e)5D& njS
/RBIZ_
因此,家长不仅要在临睡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建立固定睡眠仪式,睡前给孩子讲晚安故事、陪读,或者轻摸孩子后背,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pPH"6
]!'}{[1}
白天还要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运动,让孩子尽情释放情绪、多余精力。 Qz4n%|
X%R )
另外,临睡前2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避免大脑过度兴奋。 bNh~=[E
2t}^8
晚上大脑得到充分放松的孩子,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好好成长。 f?BApm
q/eod
f=cj5T:[
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 6|10OTVu`
*-,jIaL;
他们善良、勇敢,自信,自觉,连睡觉也格外香甜。 I7]qTS[vg
Aa!#=V1d
既能享受玩耍时的欢乐,也能承受独处时的寂寞,内心强大无比。 N / Fa^[
q]rqFP0C
这样身心两健康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辛苦付出。 79d<,q;uR
rp_Aw
正如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所说: /
0ra]}[(
s$ZKd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 #q9cjEd_7
QdK
PzjA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是根,孩子是果。 b{(= C
3
"NvB@>S
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性格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