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Dg$Z5`%k8
“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cVt
MCgx
)@xHL]!5m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教育得失。 H?~|Uj 6
K{}U[@_tS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10种表现,说明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e `!PQMLU
c7[<X<yk
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 ERO'{nT&
1jJ>(S
)Qe4J0.
国庆回老家看到小外甥,他脾气特别不好,遇到一点小事就炸毛。 k|$08EK $
p`)GO.pz
说不听,打没用,越管教越火上加油,常常搞得大人束手无策。 +h}>UK\
:)UF#
遇到一个动辄发怒的孩子,这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 =7JvS~s
w~NQAHAvo
失控的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既影响孩子与世界的相处能力,也影响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 S0\;FmLIc
H+`s#'(i_P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xm}9(EJ
“学会如何控制情绪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对待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也更积极。” *Op;].>E
(RR:{4I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情商更高,更能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未来更能与世界友好相处。 (3DjFT3
w
G/nSF:r p
聪明的父母绝不以打骂教育孩子“别乱发脾气”。 Zr0bVe+h
:@:i*2=
而是耐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温柔抚慰挫败的孩子,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G k9Y{
Zz<k^
遇事不急不躁的家长,才能教出冷静面对问题的孩子。 ^T[8j/9o^
}dl[~iKW
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FYI*44E
R&cOhUj22J
街上看到一个小姑娘,双眼浸满泪水,明明难过极了却又不敢哭。 E|t.
3
:esHtkyML
因为闹着吃冰激凌,妈妈拒绝了,还吓唬她说:“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 $r`^8/Mq3
oh
k.;
说罢掉头就走。 i+$G=Z#3E
IcM99'P(
小姑娘虽然吓得不敢再哭,可眼泪还是抑制不住地在她眼眶里打转。 kCXQHX
|0A"3w
不哭不闹,却让人无比心疼。 R^PPgE6!$
v`"z
如果孩子每次委屈的时候,只会忍着,其实是为人父母的失败。 OS k+l
Q`"gKBN1
因为孩子不确定自己是否被爱、被重视,即使心里痛苦也不敢说。 O\h*?, )
HJVi:;o
不敢哭、不敢闹,即使开心时也做不到完全释放自己,活得自卑又拧巴。 J6eF7 fa
p&SxR}h
孩子能做到想哭就哭,其实是变好的征兆。 o~#cpU4{o
W=fw*ro
她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讨好别人,始终忠诚于内心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得阳光而明朗。 _;G. QwHr
b]'Uv8f bF
孩子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DD3.el}6a
#,0PLU3%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而使孩子走上绝路的,在大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cnQ;6LtFTz
B>&Q]J+R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孩子取得怎样的成就,而是他成长为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 ]R~"M
l,n0=Ew
他们输了比赛不气馁,考试差了不沮丧,即使被批评了,也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x=g=e
<_
42a.@JbLQ
支撑他们走出低谷的,唯有爱和鼓励。 ]d$:R`;
tiZ5
:^$b4
有远见的家长懂得对孩子“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实时疏解孩子,避免孩子“钻牛角尖”。 ]Q Y:t:-
}fps~R
如果孩子还不能释怀,可以带孩子打球、旅游、看电影,用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d{cd+An
\Kp!G1?_AY
打败孩子的,也许从来不是糟糕的人和事,而是他背后的孤立无援。 'u6T^Y S
2D;,'
有情感支持的孩子,即使遇见困难,也有底气自如应对。 >hkmL](^
_d#1muZ?p|
孩子懂得欣赏自己 b'9\j.By
-a``
把孩子养得自我感觉良好,这其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v+.
n9
(!72Eaw:]
因为他乐观、自信,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6>rgoT)6~
'D ,efTq
不因成绩不好而自卑,不因比不过其他同学而妄自菲薄,也不因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判断。 WoVPp*zlX
si:p98[w
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更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OIOl
"HCJ!
而这样“高价值感”的孩子,靠的是父母赋予价值。 [?3]+xr:
>wz&{9ni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我”概念,即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nRYHp7`
tC0:w,C)
孩子的价值感,就源于父母这面“镜子”。 >h^CC*&'pw
R?)M#^"W
父母认为孩子可爱,孩子便觉得自己可爱; &Kuo|=f
yrp5\k*{y
父母认为孩子优秀,孩子便觉得自己优秀; H ?Vo#/
AJ_''%$I3:
父母认为孩子好,孩子便觉得自己好。 g.wp
}fz
KMO(f!?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Y}<w)b1e|
3*< O-Jr
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父母,才能养出同样接纳、尊重、欣赏自己的孩子。 zn| S3c
M#BM`2!s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能亮出信心 .+|HJ(
_l`d+
\#
杜根定律告诉我们: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属于自信的人。 RRW/.y
>K
}j}M%
孩子需要自信,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 4~mYj@lvd
^I =W<
因为有信心能做好,他任何时候都敢展现自己,即使暂时做不好也不担心被训斥、嘲笑。 kvWP[! j?)
BI\ )vr$
这种底气的习得,靠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0p"l}Fu@`
Y$3 &?LA
如果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常用侮辱、挖苦等方式批评他不行,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 : +Na8\d
d5zv8?|X+
那些消极负面的评价不断提醒着孩子的不足,他会慢慢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展现自己。 .<0|V
+Bg$]~T
自卑,源于内在的负面自我评价,根植于内在的匮乏与无力。 C-i9F%..
v6Vie o=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赋予孩子强大的底气。 i3bH^WwE&k
oy8L{8?
有人托底的孩子,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a$0,T_wD
T5*
t~`bfU
孩子能体会到独处的快乐 S$ u`)BG):
97 Oi}
如果你的孩子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不要轻易打扰他。 sw<mmayN
bC_qoI<
能享受独处的孩子,才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保持高度的专注。 o~Jce$X
/NFk@8<?
这种孩子学习效率更高,更善于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不会轻易被外面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更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mlq+Z#9
bXSsN\:Y@[
如日本作家午堂登纪雄所说:
+#%#QL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h(q,-')l_
ObK-<kGcB
羊群结伴而行,猛兽独自成行。 97/"5i9
%w+"MkH
_
独处,也是成长的力量。 F E`4%X
x$:>W3?T=^
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有一段独处的时间,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GB\-(
(x;Uy
他在热闹中失去的,也能在独处中找回来。 `w&Y[8+E
0rM'VgB
孩子总是沉浸在阅读里 v|IPus|>
&I8Q'
犹记得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时,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 =<,>dBs}\
EW$.,%b1
现在的一、二年级孩子,放学后是不准布置作业的,但老师还是提了一个小建议: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 nitKX.t8
<>=A6
因为,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其优势将在上中学后会明显体现出来。 )qDCh
G@Ha
t
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指出,阅读也是有“马太效应”的。 %sd1`1In
0;Lt
越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越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越发喜欢阅读。 (OA-Mgyc
ZDMv8BP7
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之后,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孩子,差距将越来越大。 W6~aL\[
B|\pzWD%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q#w97BxiJ
/y8=r"'G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父母陪读可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uj:k*`)
N4]Sp v
高年级的孩子能自行阅读了,可为他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养成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 4RPc&%
DGR[2C)@N
让孩子“以书为友”,才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8ZOiY(
xEW>7}+\
孩子喜欢无忧无虑地玩耍 \<cs:C\h7
#%Z 0!
经常有人疑惑:过去的孩子也挨骂也还挨打,为什么心理问题没有这么多? 'CF?pxNQ l
.[%^~q7
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小时候不但父母打,老师也比现在更严。 R,]J~TfPK
>XTDN
但我们小时候有更多的时间玩,一玩起来,大人的唠叨、批评、打骂全部都抛之于脑后了,排解烦恼的机会有很多。 9T`$gAI
]H ze
不像今天,孩子本该玩耍的时间全部用来刷题和学习了。 GyirE`
D<V[:~-o
殊不知,玩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N*J!<vY"
VFmG\
脑科学家洪兰说:“玩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伙伴,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 MR= dQc
y
{&"g
孩子玩耍时更专注,大脑思维更灵活,而且还能在跟同龄人玩耍中发展社交能力,能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1+gY4g
9%{V?r]k
所以,别再把孩子关在家里了! mEL<d,XhI
I&2)@Zw
每天至少给孩子1个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10年后,你将收获一个更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1L~y!il
Uq}F rK}
孩子懂得与人为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