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9d<vWg
“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uzG{jc^
2w"Xv,*.'i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教育得失。 3>vSKh1z
IY_u|7d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10种表现,说明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dZ^(e0& :H
o^Z/~N
孩子学会了控制情绪 *XN|ZGl/
^jY/w>UdH
q+<<Ku(20
国庆回老家看到小外甥,他脾气特别不好,遇到一点小事就炸毛。 $FR1^|P/G
pAK7V;sJ
说不听,打没用,越管教越火上加油,常常搞得大人束手无策。 (h&XtFul}
Yvmo%.oU
遇到一个动辄发怒的孩子,这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 TgC8EcLr
5~8FZ-x
失控的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既影响孩子与世界的相处能力,也影响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 w2 %u;D%
i*ibx;s-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eXbO>Q
“学会如何控制情绪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对待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也更积极。” 1=o|[7
@bfW-\ I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情商更高,更能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未来更能与世界友好相处。 uO]^vP]fT
9c p jO
聪明的父母绝不以打骂教育孩子“别乱发脾气”。 <d*;d3gm
Q5K<ECoPk
而是耐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温柔抚慰挫败的孩子,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lw0}
i
(g(.gN]
遇事不急不躁的家长,才能教出冷静面对问题的孩子。 I7=g8/JD
7tZvz `\
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PeU>h2t
Wb)>APL
街上看到一个小姑娘,双眼浸满泪水,明明难过极了却又不敢哭。 Aho zrroV
>{/As][
因为闹着吃冰激凌,妈妈拒绝了,还吓唬她说:“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 Nj5V" c
;7/
;4Z
说罢掉头就走。 ;pH&YBY
A5WchS'
小姑娘虽然吓得不敢再哭,可眼泪还是抑制不住地在她眼眶里打转。 N"',
N*mm[F2+F
不哭不闹,却让人无比心疼。 C4,;l^?=%
Uj/m
如果孩子每次委屈的时候,只会忍着,其实是为人父母的失败。 H0dHW;U<1
|M;tAG$,"y
因为孩子不确定自己是否被爱、被重视,即使心里痛苦也不敢说。 xbTvv>'U
`S)*(s?T
不敢哭、不敢闹,即使开心时也做不到完全释放自己,活得自卑又拧巴。 h=a-~= 8
W~W`fm
孩子能做到想哭就哭,其实是变好的征兆。
xY_<D+OV
LvM;ZfAEv
她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讨好别人,始终忠诚于内心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得阳光而明朗。 }Cs.Hm0P
[\_#n5
孩子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V5 #J
nuvRjd^N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而使孩子走上绝路的,在大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t%k1=Ow5i
#E'aa'P}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孩子取得怎样的成就,而是他成长为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i;y2c
Q$`u=-h|
他们输了比赛不气馁,考试差了不沮丧,即使被批评了,也不会被坏心情打败。 U07G&?/
$E >)
支撑他们走出低谷的,唯有爱和鼓励。 9y$"[d27;+
@nNhW
有远见的家长懂得对孩子“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实时疏解孩子,避免孩子“钻牛角尖”。 )NjxKSiU@
Y-ZTv(<
如果孩子还不能释怀,可以带孩子打球、旅游、看电影,用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TXH9BlDn
{J[5 {]Je[
打败孩子的,也许从来不是糟糕的人和事,而是他背后的孤立无援。 U
%,K8u|WH
ZH
s' #
有情感支持的孩子,即使遇见困难,也有底气自如应对。 Yw!(]8PYdU
' K\ $B_
孩子懂得欣赏自己 *LA2@9l
8T]x4JQ0
把孩子养得自我感觉良好,这其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o6b\
w
_T^+BUw
因为他乐观、自信,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G.F'
_=g;K+%fb
不因成绩不好而自卑,不因比不过其他同学而妄自菲薄,也不因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判断。 Q>QES-.l
e/J|wM9Ak
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更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A0trC3
wI{ED
而这样“高价值感”的孩子,靠的是父母赋予价值。 0hCrEM!8
%~{G*%: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我”概念,即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OS{j5o
=7l'3z8
孩子的价值感,就源于父母这面“镜子”。 =X24C'!Mpe
lk[BS*
父母认为孩子可爱,孩子便觉得自己可爱; p$+.]
\J?l7mG
父母认为孩子优秀,孩子便觉得自己优秀; m Bc2x8g)
q33Z.3R
父母认为孩子好,孩子便觉得自己好。 W]aX}>0
[@4.<4Y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Jb/HWC[
nyRQ/.3
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父母,才能养出同样接纳、尊重、欣赏自己的孩子。 >P_/a,O8
^?Y x{r~9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能亮出信心 \~4IOu
I<}<!.Bc!
杜根定律告诉我们: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属于自信的人。 ;5.S"
9~lC/I')t
孩子需要自信,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 x[m&ILr
&}."sGK
因为有信心能做好,他任何时候都敢展现自己,即使暂时做不好也不担心被训斥、嘲笑。 1 Vq)& N
$KAOJc4<
这种底气的习得,靠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w1q`
fEgwQ-]
如果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常用侮辱、挖苦等方式批评他不行,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 \[CPI`yQe
]A]EED.ZH
那些消极负面的评价不断提醒着孩子的不足,他会慢慢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展现自己。 g UAx8=h
O&vE 5%x
自卑,源于内在的负面自我评价,根植于内在的匮乏与无力。 yr"BeTrS.
BJ$\Mb##3@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赋予孩子强大的底气。 KJQW ))%e
qHtonJc
有人托底的孩子,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56JvF*hP
<,\Op=$l3I
孩子能体会到独处的快乐 OdWZYWj
5p]Cwj<u
如果你的孩子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不要轻易打扰他。 9irT}e
#J_+
SL[
能享受独处的孩子,才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保持高度的专注。 4IUdlb
NAnccB D!{
这种孩子学习效率更高,更善于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不会轻易被外面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更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mA{Dt5
ZPO+ #,
如日本作家午堂登纪雄所说: W81dLeTZg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W5c?f,
_f1~r^(/T0
羊群结伴而行,猛兽独自成行。 67]kT%0
>anq1Kf
独处,也是成长的力量。 ROWrkJI>i
{%! >0@7
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有一段独处的时间,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J}M_Ka
uNoP8U%*
他在热闹中失去的,也能在独处中找回来。 >$ok3-tuU
6upCL:A~r
孩子总是沉浸在阅读里 ~REP@!\r^
<GRplkf`
犹记得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时,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 rV[/G#V>{
iFBH;O_~
现在的一、二年级孩子,放学后是不准布置作业的,但老师还是提了一个小建议: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 8-.jf
%'`L+y
因为,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其优势将在上中学后会明显体现出来。 qy$1+>f1
7LZA!3
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指出,阅读也是有“马太效应”的。 3{"M N=
3Y6W)$Q
越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越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越发喜欢阅读。 x } X1
O)
>mXq= 9L4
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之后,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孩子,差距将越来越大。 C(jUM!m
FcI ZG _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48p< ~#<W\
|w)S
&+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父母陪读可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Q !$
=E~)svl6g
高年级的孩子能自行阅读了,可为他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养成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 4w<4\zT_U}
bayDdR4T
让孩子“以书为友”,才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IJ zPWs5W:
[:Y`^iR.
孩子喜欢无忧无虑地玩耍 miv)R
_ giZ'&l!
经常有人疑惑:过去的孩子也挨骂也还挨打,为什么心理问题没有这么多? ~IIlCmMl,
%!HBPLk
我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小时候不但父母打,老师也比现在更严。 Ph Ep3o&"
?x-:JME0
但我们小时候有更多的时间玩,一玩起来,大人的唠叨、批评、打骂全部都抛之于脑后了,排解烦恼的机会有很多。 jDKL}x
E3`&W8
不像今天,孩子本该玩耍的时间全部用来刷题和学习了。 UX!)\5-
fJ8Q\lb<_
殊不知,玩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Z7:TPY$b
xTV3U9 v
脑科学家洪兰说:“玩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伙伴,是大脑成长的营养剂。” 2Ysl|xRo
.Km6
(U
孩子玩耍时更专注,大脑思维更灵活,而且还能在跟同龄人玩耍中发展社交能力,能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1< ~J
3g''j7
所以,别再把孩子关在家里了! o%1dbbh
T>e4Og"?
每天至少给孩子1个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10年后,你将收获一个更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l2[{T^
![}q9aeT
孩子懂得与人为善 W^sH|2g
Uc>$w?oA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80%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关心孩子“是否懂得关心他人”。 #lo1GoL\
tuWJj^
所以在录取学生时,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学生。 l$mfsm|{:
d|Q_Z@;JF
人品,比能力更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g2t'u4>
{S2?
}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善的底线,长大后很可能做出违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 w]Byl3}Gt
ZL{\M|@jz
轻则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危害个人发展,重则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6Q}WX[| tQ
kntM
与人为善的品质也要从小养成,千万别以为小时候没学过的孩子,长大突然就懂了。 cZd{K[fuK
$u-yw1FT
恰恰相反,儿童时期没被教育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8/oO}SLF
gI5" \"T{
所以平常我们要教会孩子热心助人,关心他人,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善意。 |bWvQdN
,MRAEa2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率先给孩子做好道德的榜样。 ~o?(O1QY
E%tGwbi7
人品好的家长,孩子也差不了。 _Vl22'wl
BL?Bl&p(
孩子拥有让人羡慕的好睡眠 fAHf}j
Wd78 bu|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孩子晚上翻来翻去睡不着怎么办? XA4miQn&
:i8B'|DN5
家庭教育专家朱芳宜指出,孩子入睡困难一般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 kH9P(`;Vq
i<ug("/
一是情绪焦虑,孩子白天情绪积压过多,晚上放松时就释放出来了,干扰得他睡不着。 F\U^-/0,
#eKg!]4-R
二是没玩够,孩子的精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控制运动的小脑与大脑不平衡,也会造成入睡困难。 AFN"#M
G$T#ql
睡不好的孩子不但影响身体健康,白天还会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学习。 :,]*~Nl
XI"8d.VR
孩子每天都能睡个好觉,其实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体现。 r'5~4'o$
+#Q\;;FNP
因此,家长不仅要在临睡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建立固定睡眠仪式,睡前给孩子讲晚安故事、陪读,或者轻摸孩子后背,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W&}}iL
`of`u B
白天还要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运动,让孩子尽情释放情绪、多余精力。 -YD+xPD
N# ?}r>W3
另外,临睡前2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避免大脑过度兴奋。 zv>3Tc0R
8a}et8df:
晚上大脑得到充分放松的孩子,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好好成长。 ~n<U8cm O
dd&n>A3O=
YB&b_On,f
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 rm"C|T4:V
<[W41{
他们善良、勇敢,自信,自觉,连睡觉也格外香甜。 Z'F=Xw6;b
M}cgVMW
既能享受玩耍时的欢乐,也能承受独处时的寂寞,内心强大无比。 @_
Q
a"6AZT"8
这样身心两健康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辛苦付出。 |:jka
%40uw3
正如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所说: l]wjH5mz=i
d=J$H<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 ^xZ o.P
dd{pF\a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是根,孩子是果。 \f6@B:?y
Q3OGU} F
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性格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