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区遛娃,碰到有点尴尬的一幕: 5.O-(eSa0& m{vT_ei 一个奶奶带着一岁多点的孙子在公共沙坑那里玩儿。 ^I@ey*$ %I_&Ehu 小男孩没有穿纸尿裤,小鸡鸡就露在外面晃荡。 tB
GkRd! ==nYe{2 这位奶奶不仅让自己孙子露着屁股蛋儿,还提示别的家长:天热了,该给孩子脱纸尿裤了,总是捂着不卫生…… Yr5iZ~V$ 9!5b2!JL 就在她跟别的家长唠嗑的时候,她家小男孩因为路还走不太稳,时不时跌倒,坐一屁股蹲。爬起来后,满屁股都是灰尘。 +d@v
AxP -E6J f$ 说实话,看着怪难受的。 &aY/eD 如厕训练,至今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只因为“天热了”就直接让孩子光屁股在外头晃,这理由多少有些简单粗暴。 N )'8o}E Y_$^:LG 不卫生不说。私密部位被暴露在公众之下,多多少少会伤害到小孩的身体隐私和界限感。 KLG6QBkj ^OsA+Ea\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何时给孩子戒纸尿裤呢?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M`)s>jp@w 先说答案吧。 YfTd
;&K3[;a 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即根本不存在说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哔”的一声,孩子就能够彻底告别纸尿裤,然后独立上厕所了。 4xv9a;fP mgo'MW\ 每个孩子个体差异太不一样了。他们成长的步调也不同。 EfFj!)fz )!N2'Ld 不过,我们还是有指标可以参考的: CFD*g\g<* y=-{Q 首先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生理上做好准备。 chKF6n b;Hm\aK 所谓生理上的准备,指的是,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他们才逐渐具备控制肛门括约肌的能力。 |VTWw<{LX 而且,这个年龄,小孩子站立和蹲下的大动作一般也都没问题。 6 lN?) <uQ I%pCm||p
^Vl^,@ 这时,孩子如厕训练才具备基本的生理基础。 {`+bW"9 N{ : [/ 而在此之前,孩子生理上根本无法自主控制排泄。 W8Ke1(ws& 9@(O\ xr 若过早训练如厕,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去“觉察便意、控制便意”。 iPA@<D% 's =Q.s 这就像小汽车的方向盘并不在孩子自己手里,而是被大人给拿走了。 ARmu{cL C]yvK}
v;K{|zUdB 这个孩子何时真正能够学会开车呢? 2~#ZO?jE6 身边一个同事,她家儿子曾经3岁多了还没法自己坐马桶上拉大便。每次都得大人端着,孩子才拉得出来。 zA2UFax= se~ *<5 还有一个妈妈曾经痛心地说起她家儿子的经历。 8o! 因为老人家不给孩子用尿不湿,说捂着不好。同时又担心孩子尿裤子,于是就总是把尿。 9+]ZH.(YE W3Fy mCI
:[A?A4l 后来这个孩子快2岁了,却好像一丁点憋尿的能力都没有,尿间隔时间超短。 dK:l&R
NdM}xh 有阵子大人焦虑到不敢给孩子喝水。哪怕只有不到100毫升水,一会儿时间都能尿好几次。 :5r:I[FFy enPzy:C 这些例子,其实都是过早给孩子把屎把尿留下的一些“后遗症。” GA'*58 T^KCB\\<
-;sJ25( 看起来“如厕训练”开始得挺早,结果却硬生生让如厕训练时间拖长、变难。 R'vdk< 所以,还是尽量跟着孩子的生长节奏来,比较不费力。 CbnR<W-j 尝试戒掉纸尿裤、开启如厕训练的第二个指标,是孩子是否心理上做好准备。 "CIpo/ebL E^oEG4X@ 什么叫心理上准备好了?就是孩子是同意家长提出的如厕训练建议的。 `K$:r4/[ u86J.K1Q
(xucZ 这也意味着,至少孩子得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 h{Oz*Bq @:S$|D~
K.:6YXVs< 如果孩子此时掌握的词汇足够去跟父母交流,那么就更好了。 J% :WLQo p3V9ikyy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 TjKzBAX UeMnc 5y 他快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说:“是不是该训练他上厕所了?” X4Pm)N` F(T=WR].o 我当时刚开始学心理学。听说了很多强硬训练小孩上厕所、造成小孩心理阴影的故事,很抵触。于是回应说:“不着急,顺其自然就行了。如厕训练不是小事。” '}wG"0 9c"0~7v 哪知道,我妈很有信心地说:
“哪里有那么复杂,我来!” $~
pr+Ei xnl<<}4pJ 转身,她就认真地跟我儿子说:
~+nS)4( “你是个大小伙子啦,不能一直穿纸尿裤,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着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怎么样?” r0~ 7v1rG :`{9x%o; 我儿子听了兴奋地点头。小脑袋点的跟鸡啄米似的。
$
1ak I 3{ .9O$ 人家当天白天就不要穿纸尿裤了。跟在爸爸和姥爷屁股后头有模有样地上厕所。从厕所出来,神气得不得了。
N5:D8oWWXR sqm%iyC=q 几个月后,夜里也彻底摆脱了纸尿裤。
K~7'@\2
? /uy&2l RA*_&Ll&!C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我能行”的信心,以及“我的便便,我说了算”的掌控感。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3m-edpH 9`ri
J4zl 那之前,我在心里过早预设了“如厕训练可能伤害孩子”这一观念。 0|WOReskK PFImqojHd
Nb#H@zm 相对于“过度控制、过早如厕训练”,我其实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放任不管。 2z.k)Qx!Z ZrmnQ 就是孩子可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条件了,你为何不去试着引导一下呢? 9)G:::8u7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过阵子再试好了。 #nU@hOfg 如果成功了呢? Ln"+nKr /AK*aRU^ 事实证明,在脱离纸尿裤、独立如厕这个事上,有些孩子会慢些,而有些孩子就是要快些。每一种成长节奏,我们都该去接纳、去尊重,并加以正确引导。 ~J8cS 当然,也经常会有孩子,尽管生理上准备好了,心理上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 ~*66 3pA ?9o#%?6k
@qg0u#k5 闺蜜家的女儿就是个典型。 @)aXNQY hXV4$Dai 其实小姑娘语言能力发展得挺好。 ,\|n=T, >xxXPvM<`
&M!4]pow 1岁以后,小嘴巴就能说很多长句子,而且口齿伶俐。 NTv#{7q yC9:sQ'k 1岁半,闺蜜带女儿去挑了两个坐便器。但用过一两次都搁置了。原因是:“我就喜欢纸尿裤呀。” d_4n0Kh0 X;K8,A7` 2岁的时候坚持站着拉粑粑。还喜欢憋粑粑。问她原因,答:“我的粑粑,喜欢呆在我的肚子里。” t:?<0yfp& *T.={>HE8 两岁半的时候,闺蜜婆婆忍不住了。 9`LU=Xv/ 她开始频繁提醒小姑娘去上厕所。甚至强硬要求小姑娘去蹲坐便器,没有拉出粑粑,就不能起来。 uf{SxEa 8r7/IGFg
Ig40#pA 连续搞了若干回后,小女孩又是哭又是闹,而且憋粑粑的时间明显更长了。 f9h:"Dnzin jD&}}:Dj
)a4E&D 憋多了粑粑,小女孩开始便秘。 Up]VU9z G:E+s(x
oN1!>S9m 拉出来的粑粑又干又硬,就像羊屎蛋儿。而且,边拉边哭。 ]=$-B o'x_g^ Y
S+` !%hJ 这个局面,把闺蜜心疼坏了。 Wh#_9); 记得一个儿科医生这样说过:孩子3岁左右,去看医生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儿童便秘。 >i><s>=I` w\0Oz?N 为何? w3>Y7vxiz` [15hci+-
#Z2>TN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2岁前后,身体开始学习控制肌肉和运动。他们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并希望能够获得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TzD:bKE& UiGUaB mF*
,Ut!u) 体现到如厕上,他们就会时不时地憋尿、憋粑粑。 htdn$kqG
b?+Yo>yF8 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淡定处之,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那么孩子便秘的情况多半会自然消失。 -~rr<D\ R7\{w(`K 但如果家长过于强势地去干预,过程中态度太过焦虑,孩子憋大便的情况就会被人为延长。 ?RrC~7~ zJB+C=]D7H “你越希望我去上厕所,我就越不去上。“ ?X8K$g 这个时候,上厕所已经不单纯是上厕所了。它变成了“我的身体到底谁说了算”的一场权利争战。 Li?{e+ g M]8eW
S>/I?(J 既然如此,家长不如放轻松,跟着孩子的节奏走。 Q%gY.n{= (P]^8qc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闺蜜家的女儿。 hEdo,gF* : L6-{9$
1CF7 小姑娘直到上幼儿园前一天,还穿着纸尿裤,并且大声宣告“我就是喜欢穿啊。” )_x8?:lv ZI#SYEF6
A-AN6. 然而,入园第二天,她就成功戒掉了纸尿裤,原因很简单:“别的小朋友都不穿~” ql%]$`IV6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那般折腾孩子呢? sT;=7L<TA 当然,关于如厕训练,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分享给你: i9#`F.7F o
m{n"cg 第一,天热了开始给孩子戒纸尿裤,的确是个思路。因为这个时候尿湿裤子也不怕没得换洗。大人、孩子也不受罪。 L!G9O]WB Gaw,1Ow!`2
D7Rbho< 孩子感觉到尿湿了裤子不舒服,自然就愿意去使用坐便器了。 ^c;skV&S ie$fMBIq
a9mr-`<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小孩都适用。 %k1q4qOG]^ MJ*oeI!.=
D_,_.C~O 如前所述,孩子起码生理上和心理上要具备应有的基础。 o'= [< 'vf,T4uQ"
erAZG) 如果年龄还没到,或者孩子坚定地表示不同意,那继续穿纸尿裤也没什么问题。 % @^VrhS rRA_'t;uK
37ri b 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说过: !0d9<SVC d-A%ZAkE]
ek+8hnkh “干的纸尿裤本身不会捂着皮肤。排尿后绝大多水分也会被纸尿裤吸收,只是剩余的潮气会刺激皮肤,所以勤更换纸尿裤就好。” 0qaG#&! `Tm8TZd66
-\sKSY5{R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戒纸尿裤,就让孩子穿着开裆裤在外头晃。 H|(*$!~e E|8s2t
d ~Z:$&r 必须要出门的时候,最好穿着纸尿裤,或者随身带着便携式儿童马桶。 Bv
|jo&0n 第二个,循序渐进,不急不躁。 #nMP(ShK Eo25ir% 从孩子还在襁褓中起,我们就可以在他每次排泄后,一边清理一边放松地跟他互动,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把“排泄”跟愉悦感联系在一起。 *y[~kWI 孩子1岁半之前,同性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卫生间,让孩子看大人是怎样如厕的。 |Ls&~'ik =8VJ.{xy_e 等到孩子1岁半左右,就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带孩子去玩“蹲马桶”的游戏。 egIS rmL+X RY'\mt"W2 游戏时间可选在饭后半小时,因为比较符合肠胃消化的节奏。也可以选在任何你们方便的时候。 >.k@!* \fQgiX
TZ[Fu{gZ 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坐到儿童马桶上,鼓励他如厕。 w
oY)G7%
r* a*$1la'Uf 如果如厕成功了,就给予肯定,强化孩子的如厕行为。 }E)8soQR %_i0go,^ 当然,任何时候孩子表示不乐意,都建议你暂停。 'nmYB:&!
ZQ-z2s9U
$[^ KCNB +Fy-~Mq 请相信,总有一天,你的孩子能够脱离纸尿裤,独立上厕所。
q4IjCu+ .DV#-tUh 大部分孩子3、4岁前后都能完成如厕训练。 LcQ\?]w`] BZ'y}Zu*
也有的孩子要晚一些。少数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还得要穿着纸尿裤。
_UbR8 `6l24_eKf !O%f)v? 或者到了十岁,夜里还可能尿床(如果担心可以去医院检查排除生理问题)。
^*owD;]4_ 'Rar>oU 面对这些情况,父母焦虑是没用的。过于焦虑,在如厕训练这件事上过于用力,只会延长孩子如厕训练的困难度,拉长如厕训练时间。
XQ|j5] Z?G3d(YT 不焦虑,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意愿,就是最佳的如厕训练策略。 JOE{&^j ggYI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