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区遛娃,碰到有点尴尬的一幕: Trrh`@R @I&"P:E0F; 一个奶奶带着一岁多点的孙子在公共沙坑那里玩儿。 ;i9CQ0e? +RkYW*|$S 小男孩没有穿纸尿裤,小鸡鸡就露在外面晃荡。 G
DV-wPX asg>TOW 这位奶奶不仅让自己孙子露着屁股蛋儿,还提示别的家长:天热了,该给孩子脱纸尿裤了,总是捂着不卫生…… Cu:Zn% Xo`1#6xsE 就在她跟别的家长唠嗑的时候,她家小男孩因为路还走不太稳,时不时跌倒,坐一屁股蹲。爬起来后,满屁股都是灰尘。 L,6Y=? gNwXOd u 说实话,看着怪难受的。 0REWbcxd" 如厕训练,至今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只因为“天热了”就直接让孩子光屁股在外头晃,这理由多少有些简单粗暴。 R%%`wmG)" L3AwL)I 不卫生不说。私密部位被暴露在公众之下,多多少少会伤害到小孩的身体隐私和界限感。 }>0
Kc= F(<8:`N;G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何时给孩子戒纸尿裤呢?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3$,f>W^ 先说答案吧。 HhvG#Sam! 0R&
U18)y 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即根本不存在说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哔”的一声,孩子就能够彻底告别纸尿裤,然后独立上厕所了。 ZkW@ |v
ju]]| 每个孩子个体差异太不一样了。他们成长的步调也不同。 o!~bR
to3J@:V8e 不过,我们还是有指标可以参考的: 9HX+sB
M {n]sRz 首先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生理上做好准备。 Q(UGwd1 $J6.a!5IE 所谓生理上的准备,指的是,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他们才逐渐具备控制肛门括约肌的能力。 c*dww 而且,这个年龄,小孩子站立和蹲下的大动作一般也都没问题。 A ? M]5d Rs`a@Fn
>K
:"[? 这时,孩子如厕训练才具备基本的生理基础。 7g)3\C iIE(zw)H 而在此之前,孩子生理上根本无法自主控制排泄。 pr txE&- k`TJ<Dv; 若过早训练如厕,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去“觉察便意、控制便意”。 (GG"'bYk KIo}Gd& 这就像小汽车的方向盘并不在孩子自己手里,而是被大人给拿走了。 ^d80\PXz 3Mx@
`?JgHk 这个孩子何时真正能够学会开车呢? %v[Kk-d 身边一个同事,她家儿子曾经3岁多了还没法自己坐马桶上拉大便。每次都得大人端着,孩子才拉得出来。 "ILWIzf.] {ah=i8$ 还有一个妈妈曾经痛心地说起她家儿子的经历。 au|^V^m 因为老人家不给孩子用尿不湿,说捂着不好。同时又担心孩子尿裤子,于是就总是把尿。 d|]O<]CG_ Hc]1mM
rf->mk{ 后来这个孩子快2岁了,却好像一丁点憋尿的能力都没有,尿间隔时间超短。 vLuQe0l{ 5vft}f 有阵子大人焦虑到不敢给孩子喝水。哪怕只有不到100毫升水,一会儿时间都能尿好几次。 G%!\ p:w 6#M0AG 这些例子,其实都是过早给孩子把屎把尿留下的一些“后遗症。” fm%RNAPvc IY6_JGe_w
,g_onfY 看起来“如厕训练”开始得挺早,结果却硬生生让如厕训练时间拖长、变难。 oDP((I2- 所以,还是尽量跟着孩子的生长节奏来,比较不费力。 5lnSa+_/f 尝试戒掉纸尿裤、开启如厕训练的第二个指标,是孩子是否心理上做好准备。 rxj@NwAno >&QH{!( 什么叫心理上准备好了?就是孩子是同意家长提出的如厕训练建议的。 R9h>I3F=c ( 'n8=J
YM`pNtQ 这也意味着,至少孩子得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 vQ"s pYl{:uIPN8
1?|6odc 如果孩子此时掌握的词汇足够去跟父母交流,那么就更好了。 *Ca)RgM UMuuf6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 t3t0vWE<, {|Ki^8 h/p 他快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说:“是不是该训练他上厕所了?” `uh@iD'KI
}m%?&c 我当时刚开始学心理学。听说了很多强硬训练小孩上厕所、造成小孩心理阴影的故事,很抵触。于是回应说:“不着急,顺其自然就行了。如厕训练不是小事。” :z.Y$]F@ M~Qj'VVL 哪知道,我妈很有信心地说:
“哪里有那么复杂,我来!” K;p<f{PE 3g[j%`k 转身,她就认真地跟我儿子说:
_]xt65TL “你是个大小伙子啦,不能一直穿纸尿裤,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着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怎么样?” t-i6 FS- s;2/Nc 我儿子听了兴奋地点头。小脑袋点的跟鸡啄米似的。
hNnX-^J<o d:hL
)x 人家当天白天就不要穿纸尿裤了。跟在爸爸和姥爷屁股后头有模有样地上厕所。从厕所出来,神气得不得了。
P%sO(_PuT ^Wfgwmh 几个月后,夜里也彻底摆脱了纸尿裤。
{R-82% X 'd#\7J>d /;&+<
}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我能行”的信心,以及“我的便便,我说了算”的掌控感。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Hp} {Mr~%y4 那之前,我在心里过早预设了“如厕训练可能伤害孩子”这一观念。 ^2^|AXNES i9eyrl+!
ZBmXaP[9 相对于“过度控制、过早如厕训练”,我其实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放任不管。 i*CQor6|z ]}[Yf 就是孩子可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条件了,你为何不去试着引导一下呢? F`0c?)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过阵子再试好了。 $tCcjBK\ 如果成功了呢? ,.jHV K-
I\P6R` 事实证明,在脱离纸尿裤、独立如厕这个事上,有些孩子会慢些,而有些孩子就是要快些。每一种成长节奏,我们都该去接纳、去尊重,并加以正确引导。 r1ok u0 o 当然,也经常会有孩子,尽管生理上准备好了,心理上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 o}MzqKfu 0<@KDlF
hyb +#R 闺蜜家的女儿就是个典型。 ;DD>k bd "f|(@a 其实小姑娘语言能力发展得挺好。 BKQIo)g.G 0UGiPH,()
d"I28PIS" 1岁以后,小嘴巴就能说很多长句子,而且口齿伶俐。 |Vwc/9`t]> 1Vf78n 1岁半,闺蜜带女儿去挑了两个坐便器。但用过一两次都搁置了。原因是:“我就喜欢纸尿裤呀。” }B"|z'u tyuk{*Me: 2岁的时候坚持站着拉粑粑。还喜欢憋粑粑。问她原因,答:“我的粑粑,喜欢呆在我的肚子里。” W&e'3gk _ gf3U#L}P 两岁半的时候,闺蜜婆婆忍不住了。 ?Z Rkn+; 她开始频繁提醒小姑娘去上厕所。甚至强硬要求小姑娘去蹲坐便器,没有拉出粑粑,就不能起来。 5,
-pBep< wI!
+L&Q
t0e{|du 连续搞了若干回后,小女孩又是哭又是闹,而且憋粑粑的时间明显更长了。 K)/!&{7n}a %e
Sm&`
lMBX!9z 憋多了粑粑,小女孩开始便秘。 \ I^nx+l -4e)N*VVu
O[IR| 拉出来的粑粑又干又硬,就像羊屎蛋儿。而且,边拉边哭。
l*K I ^E$(1><-a
ut4r~~Ar 这个局面,把闺蜜心疼坏了。 v._Egk0 记得一个儿科医生这样说过:孩子3岁左右,去看医生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儿童便秘。 L/q]QgCoA SbS$(Gt#Bv 为何? M!Z*QY."P LAv:+o(m/
mPs%ZC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2岁前后,身体开始学习控制肌肉和运动。他们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并希望能够获得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_9YLXtMi; 'u(=eJ@1
UU iNR 体现到如厕上,他们就会时不时地憋尿、憋粑粑。 q]"2hLq C}mYt/ 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淡定处之,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那么孩子便秘的情况多半会自然消失。 @sw9A93A X!o[RJY 但如果家长过于强势地去干预,过程中态度太过焦虑,孩子憋大便的情况就会被人为延长。 qGnPnQc By?nd) “你越希望我去上厕所,我就越不去上。“ VY/|WD~"CW 这个时候,上厕所已经不单纯是上厕所了。它变成了“我的身体到底谁说了算”的一场权利争战。 Z}8k[*. rH$eB/#F
<.,RBo 既然如此,家长不如放轻松,跟着孩子的节奏走。 ?}'N_n ys AqV09 $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闺蜜家的女儿。 5/B#) gm tYs8)\{
%cH8;5U40 小姑娘直到上幼儿园前一天,还穿着纸尿裤,并且大声宣告“我就是喜欢穿啊。” 0 kf(g156 kS B
+
a-wv 然而,入园第二天,她就成功戒掉了纸尿裤,原因很简单:“别的小朋友都不穿~” :`0'GM" `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那般折腾孩子呢? SU%mmwES3 当然,关于如厕训练,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分享给你: j)jCu ;` YBX)eWslK 第一,天热了开始给孩子戒纸尿裤,的确是个思路。因为这个时候尿湿裤子也不怕没得换洗。大人、孩子也不受罪。 XkPv*%Er8 #^|| ]g/N
Dv<wge` 孩子感觉到尿湿了裤子不舒服,自然就愿意去使用坐便器了。 K;oV"KRK 2E$^_YT
C
EXA^!/)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小孩都适用。 iv:,fkwG fL!V$]HNt
,~(|p` 如前所述,孩子起码生理上和心理上要具备应有的基础。 [IiwN qZ[~ Wrmgu}q
oW0gU?Rr)u 如果年龄还没到,或者孩子坚定地表示不同意,那继续穿纸尿裤也没什么问题。 Hm>-LOCcl 7\mDBG
8h2D+1,PZC 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说过: _
XE;-weE bb|}'
\UQ9MX _ “干的纸尿裤本身不会捂着皮肤。排尿后绝大多水分也会被纸尿裤吸收,只是剩余的潮气会刺激皮肤,所以勤更换纸尿裤就好。” C<_Urnmn b-PSm=`
D =$4/D:;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戒纸尿裤,就让孩子穿着开裆裤在外头晃。 kMM'[w `9/0J-7*
^_@r.y] 必须要出门的时候,最好穿着纸尿裤,或者随身带着便携式儿童马桶。 xEjx]w/& 第二个,循序渐进,不急不躁。 *kP;{Cb` wHx}U M" 从孩子还在襁褓中起,我们就可以在他每次排泄后,一边清理一边放松地跟他互动,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把“排泄”跟愉悦感联系在一起。 d]U`?A, 孩子1岁半之前,同性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卫生间,让孩子看大人是怎样如厕的。 WFouoXlG0 H#OYw#L"u 等到孩子1岁半左右,就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带孩子去玩“蹲马桶”的游戏。 &x`&03X 14mf}"z\ 游戏时间可选在饭后半小时,因为比较符合肠胃消化的节奏。也可以选在任何你们方便的时候。 2Kjrw; d$pYo)8o({
z.
'Fv7 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坐到儿童马桶上,鼓励他如厕。 ton1oq
S+r^B?a<oM iHPUmTus-- 如果如厕成功了,就给予肯定,强化孩子的如厕行为。 `|nH1sHFq 13H;p[$ 当然,任何时候孩子表示不乐意,都建议你暂停。 gNqAj# m
eNtf#Rqym
Tr~sieL 69>/@< 请相信,总有一天,你的孩子能够脱离纸尿裤,独立上厕所。
Oukd_Ryf @Tm`d ?^ 大部分孩子3、4岁前后都能完成如厕训练。 *ot>WVB vm8$:W2 } 也有的孩子要晚一些。少数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还得要穿着纸尿裤。
.46#`4av dPsLZ"I F%
`zs\ 或者到了十岁,夜里还可能尿床(如果担心可以去医院检查排除生理问题)。
Xx_tpC? A_Rrcsl4 面对这些情况,父母焦虑是没用的。过于焦虑,在如厕训练这件事上过于用力,只会延长孩子如厕训练的困难度,拉长如厕训练时间。
qe<Hfp/p q]CeD 不焦虑,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意愿,就是最佳的如厕训练策略。 1w`2Dt 3A_G=W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