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区遛娃,碰到有点尴尬的一幕: |h1^Gv
Tcs3>lJ}
一个奶奶带着一岁多点的孙子在公共沙坑那里玩儿。 Y}/jR6hK
N&B>#:
小男孩没有穿纸尿裤,小鸡鸡就露在外面晃荡。 yv${M u
* NMQ
这位奶奶不仅让自己孙子露着屁股蛋儿,还提示别的家长:天热了,该给孩子脱纸尿裤了,总是捂着不卫生…… \r]('x3S
Am7| /
就在她跟别的家长唠嗑的时候,她家小男孩因为路还走不太稳,时不时跌倒,坐一屁股蹲。爬起来后,满屁股都是灰尘。 `2x 34
silp<13HN
说实话,看着怪难受的。 TczXHT}G
如厕训练,至今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只因为“天热了”就直接让孩子光屁股在外头晃,这理由多少有些简单粗暴。 7l}~4dm2J
'?R =P
不卫生不说。私密部位被暴露在公众之下,多多少少会伤害到小孩的身体隐私和界限感。
d]k='
uAb 03Q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何时给孩子戒纸尿裤呢?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N,
先说答案吧。 A*Q[k 9B
ry,}F@P&
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即根本不存在说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哔”的一声,孩子就能够彻底告别纸尿裤,然后独立上厕所了。 eH=c|m]!P
z1vni'%J
每个孩子个体差异太不一样了。他们成长的步调也不同。 /s-d?
S 1ibw \'
不过,我们还是有指标可以参考的: -~'kP /E^
$f(agG]
首先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生理上做好准备。 'aPCb`^;w
bD@@tGr;W
所谓生理上的准备,指的是,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他们才逐渐具备控制肛门括约肌的能力。 -ddOh<U>
而且,这个年龄,小孩子站立和蹲下的大动作一般也都没问题。 Ak|b0l>^
{@\/a
3ExVZu$
这时,孩子如厕训练才具备基本的生理基础。 =n
}Yqny
}9Qf #&o
而在此之前,孩子生理上根本无法自主控制排泄。 ^4hc+sh0D
L` [F~$|
若过早训练如厕,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去“觉察便意、控制便意”。 kt<@H11
aa=b<Cd
这就像小汽车的方向盘并不在孩子自己手里,而是被大人给拿走了。 7S2c|U4IM
Ij$)RSPtH
Ge9}8
这个孩子何时真正能够学会开车呢? l-=e62I{=|
身边一个同事,她家儿子曾经3岁多了还没法自己坐马桶上拉大便。每次都得大人端着,孩子才拉得出来。 a&:>Ped"
/a%KS3>V*
还有一个妈妈曾经痛心地说起她家儿子的经历。 7+S44)w}~
因为老人家不给孩子用尿不湿,说捂着不好。同时又担心孩子尿裤子,于是就总是把尿。 I:/4t^%
o@@w^##
*08+\ed"#
后来这个孩子快2岁了,却好像一丁点憋尿的能力都没有,尿间隔时间超短。 ;7
"Y?*{
5xv,!/@
有阵子大人焦虑到不敢给孩子喝水。哪怕只有不到100毫升水,一会儿时间都能尿好几次。 akrCs&Kka5
VLd=" ~
这些例子,其实都是过早给孩子把屎把尿留下的一些“后遗症。” 'X ~Ab
^HoJ.oC/
3AP YO
看起来“如厕训练”开始得挺早,结果却硬生生让如厕训练时间拖长、变难。 f}-v
所以,还是尽量跟着孩子的生长节奏来,比较不费力。 gDc]^K4>
尝试戒掉纸尿裤、开启如厕训练的第二个指标,是孩子是否心理上做好准备。 (6[Wr}SW5
RD9Yk
什么叫心理上准备好了?就是孩子是同意家长提出的如厕训练建议的。 (lWKy9eTy`
>;.*
7`+UB>8
这也意味着,至少孩子得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 mE_iS?1
.ftUhg
GsRt5?X/*
如果孩子此时掌握的词汇足够去跟父母交流,那么就更好了。 /^QFqM;
]h!*T{: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 \"bLE0~
F$C+R&V_
他快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说:“是不是该训练他上厕所了?” eb7UoZw
T;%+ ]:w<
我当时刚开始学心理学。听说了很多强硬训练小孩上厕所、造成小孩心理阴影的故事,很抵触。于是回应说:“不着急,顺其自然就行了。如厕训练不是小事。” q]?+By-0
Pd&,G$l
哪知道,我妈很有信心地说:“哪里有那么复杂,我来!” E$&;]a
}Y$VB%&Hy
转身,她就认真地跟我儿子说: s|p(KWo2U
“你是个大小伙子啦,不能一直穿纸尿裤,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着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怎么样?” HqDa2q4
I9:%@g]uYw
我儿子听了兴奋地点头。小脑袋点的跟鸡啄米似的。 +ks$UvtY
1Y2a*J
人家当天白天就不要穿纸尿裤了。跟在爸爸和姥爷屁股后头有模有样地上厕所。从厕所出来,神气得不得了。 +9}' s{
L.Vq1RU\"
几个月后,夜里也彻底摆脱了纸尿裤。 4=
$!_,.
wJr/FE7c
Q^kMCrp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我能行”的信心,以及“我的便便,我说了算”的掌控感。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X(_zinN"
(77Dif0)'
那之前,我在心里过早预设了“如厕训练可能伤害孩子”这一观念。 ~s0P FS7
TQ2i{e
^1vq{/ X
相对于“过度控制、过早如厕训练”,我其实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放任不管。 %SFw~%@3&~
sK[Nti0
就是孩子可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条件了,你为何不去试着引导一下呢? 6<Be#Y]b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过阵子再试好了。 j~Ff/O
如果成功了呢? ?bCTLt7k
zlN+edgY#,
事实证明,在脱离纸尿裤、独立如厕这个事上,有些孩子会慢些,而有些孩子就是要快些。每一种成长节奏,我们都该去接纳、去尊重,并加以正确引导。 i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