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区遛娃,碰到有点尴尬的一幕: @GQe-04W`
~ 5}t;
一个奶奶带着一岁多点的孙子在公共沙坑那里玩儿。 BK!Yl\I<
t24`*'
小男孩没有穿纸尿裤,小鸡鸡就露在外面晃荡。 bm#5bhX\|
{a[BhK'g
这位奶奶不仅让自己孙子露着屁股蛋儿,还提示别的家长:天热了,该给孩子脱纸尿裤了,总是捂着不卫生…… }IygU 6{G
ILuQ.VhBVN
就在她跟别的家长唠嗑的时候,她家小男孩因为路还走不太稳,时不时跌倒,坐一屁股蹲。爬起来后,满屁股都是灰尘。 I_1?J*
b4k
0AM_D >fH
说实话,看着怪难受的。 7-S?RU]g
如厕训练,至今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只因为“天热了”就直接让孩子光屁股在外头晃,这理由多少有些简单粗暴。 hb3n-
rO
<K)]kf
不卫生不说。私密部位被暴露在公众之下,多多少少会伤害到小孩的身体隐私和界限感。 Xqf\}p n
O*N:A[eW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何时给孩子戒纸尿裤呢?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J6#h~fp v
先说答案吧。 eU"yF >6'
1Ek3^TOv7
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即根本不存在说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哔”的一声,孩子就能够彻底告别纸尿裤,然后独立上厕所了。 i#:To
|\u
ed'[_T}T3t
每个孩子个体差异太不一样了。他们成长的步调也不同。 "leSQ
czRBuo+k+
不过,我们还是有指标可以参考的: "~Fg-{jM%
p[4 +`8
首先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生理上做好准备。 ZA=J`->k
~(GvjB/C8
所谓生理上的准备,指的是,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他们才逐渐具备控制肛门括约肌的能力。 hj];a,Br&
而且,这个年龄,小孩子站立和蹲下的大动作一般也都没问题。 >nkVZ;tL
"ku[b\W
GgxPpS<ne
这时,孩子如厕训练才具备基本的生理基础。 $:u*)&"t|
MZ38=nJ
而在此之前,孩子生理上根本无法自主控制排泄。 ykQb;ZP8jh
KR.;X3S}
若过早训练如厕,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去“觉察便意、控制便意”。 +?\JQ|
"dpjxH=xO
这就像小汽车的方向盘并不在孩子自己手里,而是被大人给拿走了。 kF1$
i[z 2'tx4
W* LC3B^
这个孩子何时真正能够学会开车呢? t|@5,J
身边一个同事,她家儿子曾经3岁多了还没法自己坐马桶上拉大便。每次都得大人端着,孩子才拉得出来。 SGKAx<U
o@A`AA9
还有一个妈妈曾经痛心地说起她家儿子的经历。 *<\`"C;
因为老人家不给孩子用尿不湿,说捂着不好。同时又担心孩子尿裤子,于是就总是把尿。 M~zI;:0O
c|<F8n
xh;gAh5n
后来这个孩子快2岁了,却好像一丁点憋尿的能力都没有,尿间隔时间超短。 ~ZafTCa;
CVO_F=;
有阵子大人焦虑到不敢给孩子喝水。哪怕只有不到100毫升水,一会儿时间都能尿好几次。 jI,[(Z>
8L[+$g`
这些例子,其实都是过早给孩子把屎把尿留下的一些“后遗症。” ,!>
~izB
-'c
qepC{T
;Am3eJa*-
看起来“如厕训练”开始得挺早,结果却硬生生让如厕训练时间拖长、变难。 Mmz;
uy_
所以,还是尽量跟着孩子的生长节奏来,比较不费力。 QN8+Uj/zx
尝试戒掉纸尿裤、开启如厕训练的第二个指标,是孩子是否心理上做好准备。 *k(FbZ
K+Him]
b
什么叫心理上准备好了?就是孩子是同意家长提出的如厕训练建议的。 bqn(5)% {
'bbw0aB4
e"866vc,
这也意味着,至少孩子得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 45 biy(qa
jwwRejNV
i&DbZ=n2
如果孩子此时掌握的词汇足够去跟父母交流,那么就更好了。 V_3oAu54s{
inW7t2p<s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 FH}?QebSR
";.j[p:gi
他快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说:“是不是该训练他上厕所了?” K qJE?caw
"I56l2dxd
我当时刚开始学心理学。听说了很多强硬训练小孩上厕所、造成小孩心理阴影的故事,很抵触。于是回应说:“不着急,顺其自然就行了。如厕训练不是小事。” (H:c80/V
=R0f{&"i
哪知道,我妈很有信心地说:“哪里有那么复杂,我来!” ")8l'^Mq2
&l cfX\y
转身,她就认真地跟我儿子说: [60y.qE
“你是个大小伙子啦,不能一直穿纸尿裤,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着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怎么样?” )B]"""J
:uYZ1O
我儿子听了兴奋地点头。小脑袋点的跟鸡啄米似的。 9swHa
|ts0j/A]Pi
人家当天白天就不要穿纸尿裤了。跟在爸爸和姥爷屁股后头有模有样地上厕所。从厕所出来,神气得不得了。 N+.Nu= +i2
];5J
几个月后,夜里也彻底摆脱了纸尿裤。 o?ug`m"
-O &>HA
B2r[oT R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我能行”的信心,以及“我的便便,我说了算”的掌控感。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S@twy
TX5??o
那之前,我在心里过早预设了“如厕训练可能伤害孩子”这一观念。 =*fq5v
4$^mLD$>
TqJ @l
相对于“过度控制、过早如厕训练”,我其实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放任不管。 23CvfP
&_3#W.w~Z
就是孩子可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条件了,你为何不去试着引导一下呢? }wo:1v8J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过阵子再试好了。 Nd(3q]{
如果成功了呢? aH;AGbp
<^nS%hXEr
事实证明,在脱离纸尿裤、独立如厕这个事上,有些孩子会慢些,而有些孩子就是要快些。每一种成长节奏,我们都该去接纳、去尊重,并加以正确引导。 ;[o:VuTs
当然,也经常会有孩子,尽管生理上准备好了,心理上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 sd4eG
w!UF^~
\(LD<-a
闺蜜家的女儿就是个典型。 A"r<$S6
SB%D%Zx6'%
其实小姑娘语言能力发展得挺好。 dg.1{6HM
+aOevkY]
^m7y=CJM
1岁以后,小嘴巴就能说很多长句子,而且口齿伶俐。 6EC',=)6R
nHRsr x
1岁半,闺蜜带女儿去挑了两个坐便器。但用过一两次都搁置了。原因是:“我就喜欢纸尿裤呀。” pbKmFweq
xy`Y7W=
2岁的时候坚持站着拉粑粑。还喜欢憋粑粑。问她原因,答:“我的粑粑,喜欢呆在我的肚子里。” i>S@C@~
{n>.Y-=
两岁半的时候,闺蜜婆婆忍不住了。 DWtITO>
她开始频繁提醒小姑娘去上厕所。甚至强硬要求小姑娘去蹲坐便器,没有拉出粑粑,就不能起来。 Qw_uw QZ)
E$lbm>jsb$
~;?mD/0k
连续搞了若干回后,小女孩又是哭又是闹,而且憋粑粑的时间明显更长了。 ;tQc{8O6L
9{(q[C5m
&Sb)a
憋多了粑粑,小女孩开始便秘。 .?:#<=1
'A{zH{
i).Vu}W#S
拉出来的粑粑又干又硬,就像羊屎蛋儿。而且,边拉边哭。 9ug4p']
L)M{S3q,
"PMJh 3q
这个局面,把闺蜜心疼坏了。 f:3cV(mC
记得一个儿科医生这样说过:孩子3岁左右,去看医生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儿童便秘。 & *tL)qKDc
]$#bNt/p
为何? dQ;8,JzIw&
$j,$O>V
;):;H?WS|A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2岁前后,身体开始学习控制肌肉和运动。他们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并希望能够获得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P E.v1T
'-myOM7
<e! TF@
体现到如厕上,他们就会时不时地憋尿、憋粑粑。 T=/c0#Q|q
nql1I<I
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淡定处之,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那么孩子便秘的情况多半会自然消失。 8$c) ]Bv
:PV3J0pB~
但如果家长过于强势地去干预,过程中态度太过焦虑,孩子憋大便的情况就会被人为延长。 7 Td
9mkO
iUz?mt;k
“你越希望我去上厕所,我就越不去上。“ Wpf~Ji6||
这个时候,上厕所已经不单纯是上厕所了。它变成了“我的身体到底谁说了算”的一场权利争战。 h,y_^cf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