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区遛娃,碰到有点尴尬的一幕: >0~y"~M `%rqQnVB 一个奶奶带着一岁多点的孙子在公共沙坑那里玩儿。 8BWLi5R[ gE8>5_R| 小男孩没有穿纸尿裤,小鸡鸡就露在外面晃荡。 ?{^T&<18t 242lR0#aY 这位奶奶不仅让自己孙子露着屁股蛋儿,还提示别的家长:天热了,该给孩子脱纸尿裤了,总是捂着不卫生…… AoTL)', =P2T&Gb 就在她跟别的家长唠嗑的时候,她家小男孩因为路还走不太稳,时不时跌倒,坐一屁股蹲。爬起来后,满屁股都是灰尘。 J)o~FC]b* v'Lckw@G4 说实话,看着怪难受的。 m4kmJaM 如厕训练,至今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只因为“天热了”就直接让孩子光屁股在外头晃,这理由多少有些简单粗暴。 6i&WF<%D _<5>
E 不卫生不说。私密部位被暴露在公众之下,多多少少会伤害到小孩的身体隐私和界限感。 zzPgLE55 )b5MP1H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何时给孩子戒纸尿裤呢?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g:OVAA 先说答案吧。 9-L.?LG BeplS 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即根本不存在说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哔”的一声,孩子就能够彻底告别纸尿裤,然后独立上厕所了。 _YbHnb `cVG_=2 每个孩子个体差异太不一样了。他们成长的步调也不同。 <hS >L1ZSr WlG/7$ 不过,我们还是有指标可以参考的: N!btj,vx !q$IB?8 首先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生理上做好准备。 n1!u
aUC m~X:KwK4 所谓生理上的准备,指的是,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他们才逐渐具备控制肛门括约肌的能力。 McA, 而且,这个年龄,小孩子站立和蹲下的大动作一般也都没问题。 dyg1.n#M} dyu~T{
LeO5BmwHR 这时,孩子如厕训练才具备基本的生理基础。 z+wBZn{0I 'JRkS'ay 而在此之前,孩子生理上根本无法自主控制排泄。 33
N5> } 4?d2#Xhs8 若过早训练如厕,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去“觉察便意、控制便意”。 3pl.<;9r |n* I}w^ 这就像小汽车的方向盘并不在孩子自己手里,而是被大人给拿走了。 Z;Tjjws =(@J+Ou
I,q3J1K 这个孩子何时真正能够学会开车呢? *UEo&B2+ 身边一个同事,她家儿子曾经3岁多了还没法自己坐马桶上拉大便。每次都得大人端着,孩子才拉得出来。 KqB(W,$ *jDzh;H!w 还有一个妈妈曾经痛心地说起她家儿子的经历。 :a`l_RMU 因为老人家不给孩子用尿不湿,说捂着不好。同时又担心孩子尿裤子,于是就总是把尿。 Ee4oTU5Mb 3B;B#0g50
6IeHZ)jGj 后来这个孩子快2岁了,却好像一丁点憋尿的能力都没有,尿间隔时间超短。 q}+9$v Dwwh;B 有阵子大人焦虑到不敢给孩子喝水。哪怕只有不到100毫升水,一会儿时间都能尿好几次。 'm-s8]-W \t )Zk2 这些例子,其实都是过早给孩子把屎把尿留下的一些“后遗症。” ~9x$tb x- <tFq6|
;l~gA |A 看起来“如厕训练”开始得挺早,结果却硬生生让如厕训练时间拖长、变难。 o'Po<I 所以,还是尽量跟着孩子的生长节奏来,比较不费力。 q
\0>SG 尝试戒掉纸尿裤、开启如厕训练的第二个指标,是孩子是否心理上做好准备。 QDSB
<0j PBkKn3P3 什么叫心理上准备好了?就是孩子是同意家长提出的如厕训练建议的。 Is%-r.i F#W'>WBU
Jd)|==yD 这也意味着,至少孩子得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 'fZHtnmc0 L+d_+:w
|-Y,:sY: 如果孩子此时掌握的词汇足够去跟父母交流,那么就更好了。 Rrk3EL x/5%a{~j2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 =X>?Y, xNl_Q8Z?R^ 他快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说:“是不是该训练他上厕所了?” h5B'w "z7.i{ 我当时刚开始学心理学。听说了很多强硬训练小孩上厕所、造成小孩心理阴影的故事,很抵触。于是回应说:“不着急,顺其自然就行了。如厕训练不是小事。” %hOe `2#$ 6i>xCb 哪知道,我妈很有信心地说:
“哪里有那么复杂,我来!” G$`/86A ) My=p>{s 转身,她就认真地跟我儿子说:
?1 ?m4i “你是个大小伙子啦,不能一直穿纸尿裤,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着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怎么样?” 8Gs{Zfp!D l$.C40v 我儿子听了兴奋地点头。小脑袋点的跟鸡啄米似的。
LD#]"k v')T^b
F@ 人家当天白天就不要穿纸尿裤了。跟在爸爸和姥爷屁股后头有模有样地上厕所。从厕所出来,神气得不得了。
=y^N'1q wYNh0QlBH 几个月后,夜里也彻底摆脱了纸尿裤。
|?{Zx&yUw W!+5}\? |8V+(Vzl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我能行”的信心,以及“我的便便,我说了算”的掌控感。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BT}Tv9 iv3NmkP1 那之前,我在心里过早预设了“如厕训练可能伤害孩子”这一观念。 Qv[@ioc ~FDJKGK
opdi5e)jK 相对于“过度控制、过早如厕训练”,我其实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放任不管。 "EhA _ =i +ZXk0sP_< 就是孩子可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条件了,你为何不去试着引导一下呢? IDwneFO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过阵子再试好了。 6Pd;I,k 如果成功了呢? .pG_j] DTgF,c 事实证明,在脱离纸尿裤、独立如厕这个事上,有些孩子会慢些,而有些孩子就是要快些。每一种成长节奏,我们都该去接纳、去尊重,并加以正确引导。 / 1E6U6 当然,也经常会有孩子,尽管生理上准备好了,心理上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 H@MUzV o^5xCK:Oi2
YHg4WW$ 闺蜜家的女儿就是个典型。 e|xRK?aVBu _[IN9ZC 2G 其实小姑娘语言能力发展得挺好。 J
Wof<D, 9G 9!=J
qfG`H#cA< 1岁以后,小嘴巴就能说很多长句子,而且口齿伶俐。 CCQ<.iCU }J"}poB: 1岁半,闺蜜带女儿去挑了两个坐便器。但用过一两次都搁置了。原因是:“我就喜欢纸尿裤呀。” LLV:E{`p ;pS
Wu9 2岁的时候坚持站着拉粑粑。还喜欢憋粑粑。问她原因,答:“我的粑粑,喜欢呆在我的肚子里。” #@lLx?U Q>= :$I 两岁半的时候,闺蜜婆婆忍不住了。 x!gu&AA<* 她开始频繁提醒小姑娘去上厕所。甚至强硬要求小姑娘去蹲坐便器,没有拉出粑粑,就不能起来。 \$GlB+ iCx 265df
Y9Pu
'6[0NuB 连续搞了若干回后,小女孩又是哭又是闹,而且憋粑粑的时间明显更长了。 W
aks*^| \vojF\
xUzfBn 憋多了粑粑,小女孩开始便秘。 :C>slxY &o:wSe
mWCY%o@ 拉出来的粑粑又干又硬,就像羊屎蛋儿。而且,边拉边哭。 * UBU? c00a;=ji
|)yO]pB: 这个局面,把闺蜜心疼坏了。 0FHN 记得一个儿科医生这样说过:孩子3岁左右,去看医生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儿童便秘。 IQY\L@" >`\~=ivrD 为何? &5c)qap;n
:\gdQG
XeJx/'9o{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2岁前后,身体开始学习控制肌肉和运动。他们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并希望能够获得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Tig`4d-% 6YYZ S2
l.Qj?G 体现到如厕上,他们就会时不时地憋尿、憋粑粑。
g$9Yfu -=2tKH`Q 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淡定处之,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那么孩子便秘的情况多半会自然消失。 @
L?7`VoE O z]iHe 但如果家长过于强势地去干预,过程中态度太过焦虑,孩子憋大便的情况就会被人为延长。 8@Y]dzgjj zTm&m#){3A “你越希望我去上厕所,我就越不去上。“ #t
po@pJsE 这个时候,上厕所已经不单纯是上厕所了。它变成了“我的身体到底谁说了算”的一场权利争战。 s#64NG s#-`,jqD
I}$Y[Jve 既然如此,家长不如放轻松,跟着孩子的节奏走。 n:Ka@ -hyY5!rD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闺蜜家的女儿。 8T7[/"hi\ RE7 I"
:J}L| `U9 小姑娘直到上幼儿园前一天,还穿着纸尿裤,并且大声宣告“我就是喜欢穿啊。” aJK8G,Vk YG!~v~sV
ZVk_qA% 然而,入园第二天,她就成功戒掉了纸尿裤,原因很简单:“别的小朋友都不穿~” pz#oRuujY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那般折腾孩子呢? ;1K.SDj 当然,关于如厕训练,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分享给你: {N/(lB8 ;NBJ@E, 第一,天热了开始给孩子戒纸尿裤,的确是个思路。因为这个时候尿湿裤子也不怕没得换洗。大人、孩子也不受罪。 U
$e-e/ #tGW|F
jt=mK,% 孩子感觉到尿湿了裤子不舒服,自然就愿意去使用坐便器了。 l>H#\MR 9xN4\y6F
$oe:km1-D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小孩都适用。 eBBqF!WDb U''/y\Z
@6(4}&sEdm 如前所述,孩子起码生理上和心理上要具备应有的基础。 k G4v> .@.O*n#K
*8t_$<'dQ 如果年龄还没到,或者孩子坚定地表示不同意,那继续穿纸尿裤也没什么问题。 m" .8- Gpo(Zf?
-7$7TD`'7 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说过: h@@2vs2 Q4}2-}|
7_ZfV? . “干的纸尿裤本身不会捂着皮肤。排尿后绝大多水分也会被纸尿裤吸收,只是剩余的潮气会刺激皮肤,所以勤更换纸尿裤就好。” d1vC-n
N VuPa'2
68W&qzw.[r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戒纸尿裤,就让孩子穿着开裆裤在外头晃。 YN.rj-;^+ +{4ziqYj
*Xn{{ 必须要出门的时候,最好穿着纸尿裤,或者随身带着便携式儿童马桶。 +Ae4LeVzc 第二个,循序渐进,不急不躁。 LoqS45-) b~WiE? 从孩子还在襁褓中起,我们就可以在他每次排泄后,一边清理一边放松地跟他互动,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把“排泄”跟愉悦感联系在一起。 #1&wfI$ 孩子1岁半之前,同性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卫生间,让孩子看大人是怎样如厕的。 9}:%CpD^~I Ihw^g<X 等到孩子1岁半左右,就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带孩子去玩“蹲马桶”的游戏。 +t,JCY6 z3[
J> 游戏时间可选在饭后半小时,因为比较符合肠胃消化的节奏。也可以选在任何你们方便的时候。 H
Y\-sl^ ENr\+{{%
\Om.pOz 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坐到儿童马桶上,鼓励他如厕。 }&bO;o&>
MCjf$pZN] josc 如果如厕成功了,就给予肯定,强化孩子的如厕行为。 z~UqA1r @y2{LUJe 当然,任何时候孩子表示不乐意,都建议你暂停。 m\O<Yc keA
<`+U B<K
o{37}if R>BnUIu 请相信,总有一天,你的孩子能够脱离纸尿裤,独立上厕所。
edx-R-Dc-1 >01&3-r 大部分孩子3、4岁前后都能完成如厕训练。 u
@?n3l CcG{+-=H) 也有的孩子要晚一些。少数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还得要穿着纸尿裤。
xOt%H\*k" Uf1i"VY 71Q-_Hi 或者到了十岁,夜里还可能尿床(如果担心可以去医院检查排除生理问题)。
*[9FPya ~bf-uHx 面对这些情况,父母焦虑是没用的。过于焦虑,在如厕训练这件事上过于用力,只会延长孩子如厕训练的困难度,拉长如厕训练时间。
tF+m/}PM^ iYEhrb 不焦虑,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意愿,就是最佳的如厕训练策略。 sy0|=E*;8" B_aLq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