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区遛娃,碰到有点尴尬的一幕: yT42u|xZA F6T@YSP 一个奶奶带着一岁多点的孙子在公共沙坑那里玩儿。 &/J[P dSb$ )>ed6A1 小男孩没有穿纸尿裤,小鸡鸡就露在外面晃荡。 $a6&OH/ =*q:R9V 这位奶奶不仅让自己孙子露着屁股蛋儿,还提示别的家长:天热了,该给孩子脱纸尿裤了,总是捂着不卫生…… @NXGVmY1} :\*hAV1i 就在她跟别的家长唠嗑的时候,她家小男孩因为路还走不太稳,时不时跌倒,坐一屁股蹲。爬起来后,满屁股都是灰尘。 -K`0`n} Y.?|[x0Wh 说实话,看着怪难受的。 _c|>m4+X 如厕训练,至今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只因为“天热了”就直接让孩子光屁股在外头晃,这理由多少有些简单粗暴。 yKO84cSl _9Kdcoh 不卫生不说。私密部位被暴露在公众之下,多多少少会伤害到小孩的身体隐私和界限感。 ,>%AEN6N2 o_gpBaWD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何时给孩子戒纸尿裤呢?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t|KFk!) 先说答案吧。 y@AKb )S$!36Ni[ 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即根本不存在说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哔”的一声,孩子就能够彻底告别纸尿裤,然后独立上厕所了。 -/aDq?<< N1I1!!$K;% 每个孩子个体差异太不一样了。他们成长的步调也不同。 VwoCRq* PZ-|W 不过,我们还是有指标可以参考的: v&U'%1| t%Z_*mIfmE 首先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生理上做好准备。 S\Qh#yFT P,!k^J3:l 所谓生理上的准备,指的是,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他们才逐渐具备控制肛门括约肌的能力。 $&m^WrZaY 而且,这个年龄,小孩子站立和蹲下的大动作一般也都没问题。 4];Qpln 181-m7W
*g5df[ 这时,孩子如厕训练才具备基本的生理基础。 |,]#vcJP#b twx8TQ9 而在此之前,孩子生理上根本无法自主控制排泄。 Y#c11q Z "w`f>]YLA 若过早训练如厕,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去“觉察便意、控制便意”。 c7IgndVAV &L-y1'i=j 这就像小汽车的方向盘并不在孩子自己手里,而是被大人给拿走了。 I0O)MR< \PzC:H
@ -JD`2z 这个孩子何时真正能够学会开车呢? Z{/C4" F 身边一个同事,她家儿子曾经3岁多了还没法自己坐马桶上拉大便。每次都得大人端着,孩子才拉得出来。 `X]-blHo dCcV$BX,K
还有一个妈妈曾经痛心地说起她家儿子的经历。 Vzz0)`*hQ 因为老人家不给孩子用尿不湿,说捂着不好。同时又担心孩子尿裤子,于是就总是把尿。 ~Gc+naE> -o F#a 8
g~%=[1 后来这个孩子快2岁了,却好像一丁点憋尿的能力都没有,尿间隔时间超短。 "2CiW6X[M :Qu!0tY 有阵子大人焦虑到不敢给孩子喝水。哪怕只有不到100毫升水,一会儿时间都能尿好几次。 M~7?m/Wj U<eVLfSij 这些例子,其实都是过早给孩子把屎把尿留下的一些“后遗症。” "t8mQ;n hX=+%^c%_A
+I2P{7 看起来“如厕训练”开始得挺早,结果却硬生生让如厕训练时间拖长、变难。 O#7fkL 所以,还是尽量跟着孩子的生长节奏来,比较不费力。 B[-%A!3
F 尝试戒掉纸尿裤、开启如厕训练的第二个指标,是孩子是否心理上做好准备。 K+H?,I dH!k{3bL 什么叫心理上准备好了?就是孩子是同意家长提出的如厕训练建议的。 ?M7nbfy[A@ b]mRn{r?
=[`wyQe`_ 这也意味着,至少孩子得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 71Ssk|L E8>npDFv.
(@M=W.M# 如果孩子此时掌握的词汇足够去跟父母交流,那么就更好了。 C^r 3r6 +=MO6}5T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 #l-,2C~ "G|Gyc 他快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说:“是不是该训练他上厕所了?” -nO('(t P]+^^U 我当时刚开始学心理学。听说了很多强硬训练小孩上厕所、造成小孩心理阴影的故事,很抵触。于是回应说:“不着急,顺其自然就行了。如厕训练不是小事。” oC U8;z [kFX>G4 哪知道,我妈很有信心地说:
“哪里有那么复杂,我来!” ]k{cPK "twV3R 转身,她就认真地跟我儿子说:
&P!^k0NJR “你是个大小伙子啦,不能一直穿纸尿裤,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着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怎么样?” ")HTUlcAe} Bl' 我儿子听了兴奋地点头。小脑袋点的跟鸡啄米似的。
0(3t# gi:;{ 人家当天白天就不要穿纸尿裤了。跟在爸爸和姥爷屁股后头有模有样地上厕所。从厕所出来,神气得不得了。
Y_%\kM?7 ekP=/;T#S 几个月后,夜里也彻底摆脱了纸尿裤。
uGJeQ f9JD_hhP' 9XS+W
w7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我能行”的信心,以及“我的便便,我说了算”的掌控感。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n <lU; ]&VD$Z984r 那之前,我在心里过早预设了“如厕训练可能伤害孩子”这一观念。 m
|,ocz 8ne'x!1 D
,^|+n()O 相对于“过度控制、过早如厕训练”,我其实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放任不管。 itD1r?O{pV Yq/|zTe{ 就是孩子可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条件了,你为何不去试着引导一下呢? 8&ZUkDGkJ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过阵子再试好了。 uGLVY%N 如果成功了呢? sXl7 5cyl:1Ln 事实证明,在脱离纸尿裤、独立如厕这个事上,有些孩子会慢些,而有些孩子就是要快些。每一种成长节奏,我们都该去接纳、去尊重,并加以正确引导。 Q-}oe Q 当然,也经常会有孩子,尽管生理上准备好了,心理上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 .Rc&EO t2+m7*76
u!nt0hS 闺蜜家的女儿就是个典型。 G`mC=*Ma; -H.;73Kb[ 其实小姑娘语言能力发展得挺好。 nH% / )sB`!:~HjP
guSgTUJ} 1岁以后,小嘴巴就能说很多长句子,而且口齿伶俐。 + 7E6U* Ff& VBm 1岁半,闺蜜带女儿去挑了两个坐便器。但用过一两次都搁置了。原因是:“我就喜欢纸尿裤呀。” *D;B%j^; +zs;>'Sf 2岁的时候坚持站着拉粑粑。还喜欢憋粑粑。问她原因,答:“我的粑粑,喜欢呆在我的肚子里。” [ne4lWaE<y ;pb~Zk/[,w 两岁半的时候,闺蜜婆婆忍不住了。 Y!o@"Ct 她开始频繁提醒小姑娘去上厕所。甚至强硬要求小姑娘去蹲坐便器,没有拉出粑粑,就不能起来。 cY#TH|M u|8`=
` M4;aN 连续搞了若干回后,小女孩又是哭又是闹,而且憋粑粑的时间明显更长了。 3 %dbfT j X~G"TT$)
ClVMZ 憋多了粑粑,小女孩开始便秘。 GWA_,/jS% H:9(
XW
Aid{PGDk 拉出来的粑粑又干又硬,就像羊屎蛋儿。而且,边拉边哭。 |fTQ\q]W %<DRrKt
&.<{c
`- 这个局面,把闺蜜心疼坏了。 K(6=) 记得一个儿科医生这样说过:孩子3岁左右,去看医生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儿童便秘。 f|6%71 HK&F'\'} 为何? MkJL9eG `iIYZ3i
wC=IN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2岁前后,身体开始学习控制肌肉和运动。他们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并希望能够获得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FL/y{; fgl"ox
-mX
_I{BJ 体现到如厕上,他们就会时不时地憋尿、憋粑粑。 FPFt3XL Ks
X@e)8u 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淡定处之,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那么孩子便秘的情况多半会自然消失。 =q5A@!D i>,5b1x~ 但如果家长过于强势地去干预,过程中态度太过焦虑,孩子憋大便的情况就会被人为延长。 {(7.X4\x w^`n “你越希望我去上厕所,我就越不去上。“ orzdq 这个时候,上厕所已经不单纯是上厕所了。它变成了“我的身体到底谁说了算”的一场权利争战。 66)@4 3V d-N<VVcy\
s/sH", 既然如此,家长不如放轻松,跟着孩子的节奏走。 ,[Cl 'B 3QUe:8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闺蜜家的女儿。 2HQ'iEu$ }tv-
P).
@o.xl 小姑娘直到上幼儿园前一天,还穿着纸尿裤,并且大声宣告“我就是喜欢穿啊。” )zUV6U7v *TE6p
p$ [*GXR4 然而,入园第二天,她就成功戒掉了纸尿裤,原因很简单:“别的小朋友都不穿~” 9KXp0Q?-$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那般折腾孩子呢? 2E2J=Do 当然,关于如厕训练,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分享给你: 4)'5;|pI {Fb)Z"8] 第一,天热了开始给孩子戒纸尿裤,的确是个思路。因为这个时候尿湿裤子也不怕没得换洗。大人、孩子也不受罪。 uaJ5'* (: ZOoL
,fET.s^|U 孩子感觉到尿湿了裤子不舒服,自然就愿意去使用坐便器了。 #wM0p:< "t"dz'
(eO0Ic[c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小孩都适用。 s o~p+] #|$i H kVY
"-<u.$fE 如前所述,孩子起码生理上和心理上要具备应有的基础。 {,s:vPoiA s977k2pp-
3O#7OL68v 如果年龄还没到,或者孩子坚定地表示不同意,那继续穿纸尿裤也没什么问题。 eIof{# 2U|Nkm
>454Yir0Mk 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说过: mW8CqW\Q5 kmov(V
KDQux “干的纸尿裤本身不会捂着皮肤。排尿后绝大多水分也会被纸尿裤吸收,只是剩余的潮气会刺激皮肤,所以勤更换纸尿裤就好。” :?RK>}4|F %Si3t2W/
/B1<N}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戒纸尿裤,就让孩子穿着开裆裤在外头晃。 tinN$o
Xy p2&KGtX'
,~G _3Oz 必须要出门的时候,最好穿着纸尿裤,或者随身带着便携式儿童马桶。 u0XGtu$4 第二个,循序渐进,不急不躁。 fRrHWE+ y62;&{?m 从孩子还在襁褓中起,我们就可以在他每次排泄后,一边清理一边放松地跟他互动,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把“排泄”跟愉悦感联系在一起。 S8"X7\d{ 孩子1岁半之前,同性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卫生间,让孩子看大人是怎样如厕的。 L1rov i,4JS,82I 等到孩子1岁半左右,就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带孩子去玩“蹲马桶”的游戏。 Nob(bD5SpE Vaq=f/ 游戏时间可选在饭后半小时,因为比较符合肠胃消化的节奏。也可以选在任何你们方便的时候。 G =< KAJ _FdWV?
'd6hQ4Vw4 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坐到儿童马桶上,鼓励他如厕。 Z[({; WtF
8zVXQ!' =$BgIt 如果如厕成功了,就给予肯定,强化孩子的如厕行为。 v S%+ _/E>38G] 当然,任何时候孩子表示不乐意,都建议你暂停。 f+I*aBQ
},i?3dSvl
T5-4Q }doj4 请相信,总有一天,你的孩子能够脱离纸尿裤,独立上厕所。
;xth#j wc__g8?' 大部分孩子3、4岁前后都能完成如厕训练。 _|tg#i|Om 2s6Vy 也有的孩子要晚一些。少数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还得要穿着纸尿裤。
jjl4A}*0 ZibHT:n &I!2gf 或者到了十岁,夜里还可能尿床(如果担心可以去医院检查排除生理问题)。
I}k!i+Yl &LL81u6=S 面对这些情况,父母焦虑是没用的。过于焦虑,在如厕训练这件事上过于用力,只会延长孩子如厕训练的困难度,拉长如厕训练时间。
zo\XuoZ 6f1;4Jfp 不焦虑,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意愿,就是最佳的如厕训练策略。
uft~+w
P ?;{A@i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