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7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2
港币
417
威望
161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S_+K  
QkU6eE<M*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W5_aS2$  
h1+lVAQbT  
1'Y7h;\~\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AIX?840V  
(Y>|P  
GB\1'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wr  
052e zh_  
BA(PWX`H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fA{t\  
Gbrc!3K2  
1K&l}/zUl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 \:{6_  
T\b-<Xle  
u#r[JF9LP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b]cnTR2E  
w:+wx/\  
~![J~CkPS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 )]L3H<  
asd3J  
7;x}W-`iF  
y$6~&X  
#01 M:QM*?+)  
KKJ)BG?qZ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8^>qzaf 8  
&x>8 %Q s  
 mX&!/U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yA=Tw  
NUp,In_  
ZxvBo4>tH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xG  
v3 ]mZ}W$  
! uX0G4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lPO +dm  
FQW{c3%qZ  
\6WVs>z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vn Ol-`Z ~  
}{S f*  
O/1:2G/`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2Nm&y$ K  
9w:9XziT  
W&`{3L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r.0=Uo9]  
c|KN@)A  
NGq@x%T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3&Oe  
z(g6$Y{  
!5zDnv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Tw+V$:$$  
.Mb<.R3  
$$f89, h  
R7Z7o4jg  
#02 2SV}mK U  
~us1Df0bp  
陪伴只是形式, Tw0GG8(c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l`k""f69W  
S&Szc0-|k  
bji^b@ us_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gof'NT\c  
!Un &OAy.!  
$-ICTp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JNk6:j&Pf  
P'Diie  
o~J~-$T{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ILyI%DA&  
[,86||^  
{Ne5*HFV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r=v*hu  
i4s_:%+  
<2,NWn.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Is1(]^EE*  
+u\kTn  
FBGe s[,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w+W! dM  
!)-)*T  
 'VzYf^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f|xIK`c  
>pRC$'Usx  
(YC{BM}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vtu!* 7m  
Y~"5HP|  
L=#nnj-  
])tUXU>  
#03 c3]`W7E6L  
On*pI37(\  
陪伴只是形式, &8xwR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5R}K8"d  
Um2RLM%  
TkyP_*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T;`2t;  
v-ZTl4j$  
Kd;Iu\4hv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G%FLt[  
A\:u5(  
i2&I<: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V''?kVJ  
1];OGJuJ2  
#Bo3 :B8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c]]e(  
"HwSW4a]  
A-*y[/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g9fGm6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U6x$R O!  
u}Q cyG^  
KbTd`AIL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Lh;U2pA  
}|u>b!7_.  
rJ=r_v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qZ>WCp>r  
iRK&-wn  
y)*W!]:7^>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Ahf71YP  
KJ#SE|  
&w'1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nBkzNb{"AZ  
wS+ekt5  
2m{d>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OWW -m  
T:=ST3#m  
%yPjPUHy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e]DuV)k&  
G5,g$yNs  
)&vuT q'7'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 J` Qv,0  
V ah&)&n  
6tZ ak1=V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ec3zoKtV  
0i3Z7l]  
P1qQ)-J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R>T9 H0  
f(UB$^4  
J|=0 :G  
j{&$_  
57( 5+Zme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L"Dos +  
tTE]j-uT  
,Z$!:U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M'|?* aNK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p>9|JMk  
%n@ ^$&,&;  
A~M.v0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5hj _YqQ7  
?DgeKA"A  
8.ej65r*   
CEh!X=Nn  
#04 des.TSZ  
$w+()iI  
qe2@bG%2+F  
;q&uk -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D$w_06S  
}Yargj_Gn  
FFq8LM8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FxdWJ|rN9D  
0`KR8# A@  
KD^n7+w%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d.xT8l}sS  
6]NaP_\0  
7Q0vwKC8>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__xTL\  
T%]@R4z#q  
iiLDl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efKs  
f<y-{.VnN$  
>J) 9&?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F]=Z  
?M B Od9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