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6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7
港币
427
威望
1635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J?_~(,`"  
Xy./1`X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8+HQ[[#  
cNikLd~?A  
DZ1.Bm0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RUq[HxF) 6  
*Z\AO'h=Z  
j;qV+Rq]t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2U3_1dX  
HRJ\H- V  
ESk:$`P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bU74>  
L]H' ]wpn=  
LqO=wK~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P1Ff@z0  
ZNl1e'  
cml~Oepf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D};0#G0&  
AyW=.  
c[V.j+Iy#^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JIjo^zOXsc  
;>/yY]F7  
ao0^;  
^QjkZ^<dD  
#01 K2\)9  
;at1|E*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H DD)AM&p  
vRn]u57O  
mfF `K2R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y>:U&P^  
x}O,xquY  
7=NKbv]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cs _  
>|`1aCg,  
TyA1Qk\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L0I |V[  
*2}f $8  
p5py3k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J~%z*A  
(>Nwd^  
>$yA ,N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HO_(it \  
db=S*LUbl  
q!+:zZu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Q/]o'_[vW  
V2xvuDHI  
k7{|\w%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4Zkkjc4b  
"LH!Trl@k  
_mk@1ft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R^=v&c{@  
f`*VNB`  
}#; .b'`  
W8Wjq DQ  
#02 miTff[hsMa  
Um4DVg5  
陪伴只是形式, Y@< j vH1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FA\U4l-  
]d~{8h!G  
@nMVs6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4;>HBCM4-  
;;m;f^]}  
^7*7^<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uJlW$Oc:.  
?Ok&,\F@E  
Q, "8Ty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T@`Al('  
QhLgFu  
f& \ Bs8la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lFduX D  
*0?@/2&  
)Z|G6H`c3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2hRL yeAZ  
SjY|aW+wAL  
^16zZ*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FC~%G&K/q^  
3Agyp89}Q  
#0Uz1[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z;?j+ZsdH  
y"ss<`Cn  
Ycx}FYTY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Z4%u8Krvz  
eE=2~ ylU  
+V9xKhR;x  
R/Z7}QW  
#03 2`%a[t@M.  
)y Zr]  
陪伴只是形式, =9`UcTSi6p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K3UN#G)U  
i~AReJxt7  
sekei6#fi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0*9xau{(  
7lA_*t@y  
[Y?Y@x"MZ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r*F+gL  
\t/0Yh-'  
`S5::U6E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qJf\,7mi  
W'f"kM  
$.:x3TsA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nb.!OG~(  
{~j/sto-:  
C(h Td%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cJ?mSI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Rjlp<  
~'0ZW<X.  
AaoS & q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61_-G#W  
*9w-eK1{  
7-Oa34ba+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1c429&-  
x,cvAbwS  
1Sza%D;3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uJc/  
g]c6_DMfb1  
>T\@j\X4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yM%#{t&W  
hQ!59  
O:a=94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lUA-ug! ^  
L, #|W  
Cz$q"U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Rku  
^c >Bh[  
,nCvA%B!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ZBFn  
u??ti OK{  
A L^tUcl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1|!)*!hu  
F u^j- Io  
T9!NuKfur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rlawH}1b  
E/wxX#]\  
lKQevoy'  
J .TK<!  
XJKns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arRU`6?  
L;y BZLM  
1E'PSq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_Y/*e<bU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rly%+B `/  
$$W2{vr7+  
#$W0%7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1xhP}'3)  
1-N+qNSD`  
?G!~&  
6,M$TA  
#04 C2\WvE%!  
l?rLadvc  
XGbpH<  
Rm79mh9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_dz ZS(7M6  
mk^, {D  
?*yB&(a:8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aI ;$N|]u  
3 =c#LUA`  
;m>/tD%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wfEL .h  
:g' 'GqGZ  
H?M:<q0|G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Tq-3Um  
MP<]-M'|<  
HC1<zW[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rFkZ'rp74b  
e57R6g)4  
afna7TlS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L6i|5 P  
~k?wnw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