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4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7
港币
427
威望
1635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s$UU15  
Z^SF $+UN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nHwSrCZ/  
23~KzC  
 /DN!"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SlF7$  
8S*W+l19f  
*Z C$DW!-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_wenlkm  
$mq @g  
J}37 9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wYvBFRn7"  
0z:BSdno  
a>XlkkX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3lD1G~  
c 6Z\ecH9  
m*Q*{M_e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ZP`Y%dt'  
/5 6sPl 7}  
^=V b'g3P~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_%/ym  
]\Q9j7}37+  
76rRF   
%$H~  
#01 t~@~XI5  
g6 Nw].{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O[/l';i  
x;p7n 2_  
:bV1M5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QvjOOc@k~n  
[Uw/;Kyh  
=[T_`*s&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F1UTj "<e  
Xj("  
STY\c5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b Q6<R4  
!$5.\D  
`' "125T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  bB   
>@wyiBU  
!%s&GD8&l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B2DWSp-8*  
6Om)e=gU/  
$MB /j6#j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8KhE`C9z  
VQ((c:+!  
wc.T;(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1pT-PO 3=  
:Mq-4U.e  
{X'D07q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ppu WcGo  
d0MF\yxh  
A,'JmF$d  
FqpUw<]6s  
#02 qe"t0w|U?  
~99DE78  
陪伴只是形式, fKN&0N |^R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us TPr  
`(@}O?w!1  
"o.g}Pv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h 2:a$  
F1aI4H<(T  
R#0Z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i ImM|*0  
X=U>r  
g(D r/D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qS{E+)P  
S LSbEm  
2AK]x`GY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F2hEYP  
NHjZ`=J s  
4OOH 3O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FG[YH5  
/<WK2G  
.uGvmD <;x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Q&|-`NK  
Q4vl  
.*z Wm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zPKx: I3  
N 2\lBi  
2IGoAt>V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sq~9 l|F  
?rG>SA>o  
~gA p`Q  
S_ Pa .  
#03 c Oi:bC@  
G^Q8B^Lg  
陪伴只是形式, |0e7<[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UZ` <D/  
8Q2qroT  
=A< Fcl\Rz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3 JLa8y  
p^uX{!  
'ixu+.ZL/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c"?C*  
@ZUrr_|  
4Y#F"+m.]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FhkS"y  
sS5:5i  
50l! f7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x'p+&n\  
,|r%tNh<8$  
B"rfR_B2M#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lNq.pp3-$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E.T,fjMQ  
2GRdfX  
9< $n'g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E"l/r4*f@  
l,n V*Z  
5i42o+'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N=t64"  
_'"whZ)2  
@ppT;9<d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WFTXSHcG  
8:)W!tr  
-4 !9cE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NEb M>1>^  
HpX ;:/I  
ZFNn(n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tin5.N)"z  
^UEExj f  
SL O~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2sryhS'(H  
][IEzeI_LN  
>m-VBo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f1_b``M  
CC<(V{Png  
(ndTEnpp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c{X:0man  
-~'{WSJ  
hhU: nw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iO%?nW;  
?mCino  
".Q``d&X  
SZhW)0  
qij<XNZU"&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R rtr\ a  
i:coNK)4  
(v'#~)R_`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7ZsBYP8%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c6@7>PM  
sD!)=t_  
7i$)iNW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WISf}[l;  
,sqx xq  
f=L&>X  
vTdJe  
#04 ^DW vzfj  
$k|:V&6SV  
6(5YvT  
K_" denzT+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8w Xnc%  
\=yWJ  
nbECEQ:|B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g]V_)}  
=>kE`"{!  
Mt93YD-2+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 ?2zbZ  
Zr%,F[j?  
oXxY$x*R1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nH=8I~jp  
oY K(=j  
ls9 28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mz'r<v2Tc  
Uf ?._&:  
7`c\~_Df_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Ac2,A>  
H`:2J8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