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2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2
港币
417
威望
161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M$K%e  
F^%w%E\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Mr!H#  
@A,8 >0+  
sfXFh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q9B" @X  
-xtT,^<B  
>=@-]X2%j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4"P9z}y=i  
io#}z4"'qY  
Ju+3}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oPW0of  
$TUYxf0q  
u BEw YQB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arWH[od  
=$'>VPQ  
('&lAn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ob7'''i  
>_}isCd,  
@|Pm%K`1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Ks.b).fH  
<F9-$_m  
x{R440"  
Olzw)WjG  
#01 'va[)~!  
f{9+,z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rL5=8l  
^Om}9rXw1  
v-8>@s jy8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OUulG16kK  
un "I  
LK'(OZ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9@n/  
Myc-lCE  
P+CV4;Xz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p $Tk;;wm  
>G`p T#  
hUMG}<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C*Q7@+&  
UQ0!tFx  
LW1 4 'A}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Gk:fw#R  
)LP'4*  
ZF7@b/-me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k3Yu"GY^  
d@3DsE.{i  
l,@>J9}Se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T}Tv}~!f  
i c{I  
:w8{BIUN)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3z3GU8Q-  
A{_CU-,  
v47' dC  
D.Ke  
#02 ~n 'A1  
m>uG{4<-  
陪伴只是形式, hDXTC_^s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D,IT>^[^7  
+^7cS6"L  
}IygU 6{G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LPb>t5%p  
Fyvo;1a  
hb3n- rO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k+_>`Gre}  
vP{i+s18B  
eU"yF >6'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tw4,gW  
b!H1 |7>  
SQ) BS/8A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p[4 +`8  
rmg\Pa8W>  
,i_+Z |Ls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O?vh]o  
Z}O]pm>=G  
k8 #8)d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H&s`Xr  
8~!E.u9w  
-mJs0E*g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3,i j@P  
XL*M#Jx  
CaYb}.:AX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e=LrgRy+  
nWK8.&{.  
HxbzFu?h  
 %lj5Olj  
#03 O/eZ1YAC  
?;tPqOs&  
陪伴只是形式, 4&E"{d >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5 3pW:`  
&S="]*Z  
L;:|bVH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B~:yM1f@u4  
S$b)X"h  
Lv+{@)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  }"+  
X1w11Z7o  
$z!G%PO1%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FH}?QebSR  
fDr$Wcd~  
'6zZ`Ll9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R0f{&"i  
-#I]/7^  
?q6#M&|j/I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Ji[ ;wy@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5 E)dU  
M[I=N  
o?ug`m"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2>jk@~Z1:u  
+xuv+mo  
=*fq5v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nr?WcA  
`:'ciY|%b  
O n0!>-b,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J"/ T  
[w}-)&c  
sd4eG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A^}#  
)i /w:g>  
dg.1{6HM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O#.YTTj  
=?|$}vDO[  
0$Tb5+H5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Ve0PhK  
*Y8 5ev q  
09 McUR@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Ep-bx&w+  
v[|-`e*  
uWx<J3~q.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A{zH{  
cQ1[x>OcU  
4!14: mq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iq3)}hGo  
\asn^V@"zz  
2lfEJw($  
f5//?ek  
a )lCp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bB0/FiY7o  
0;x&\x7K  
~> )>hy)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BqJ|l7+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vcW(?4e  
In4VS:dD  
~5Fx[q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wYe;xk`>  
, $!F,c  
-e$ T}3IV  
Qz=e'H  
#04 4wv0~T$;x  
v,opyTwG|  
$<nD-4p  
S.[L?uE~F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NE`Ad.G  
6 JI8l`S  
/w?zO,!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09ltr0@"  
PP! /WX  
a{ke%W$*P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BZv:E?1z  
u~,hT Y(%  
0B[~j7EGO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tbK 2[  
CE{2\0Q  
Cn=#oE8(A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Fm-$M-  
5(2 C  
Tcv/EST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x [vb i  
n?c[ E+i;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