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1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2
港币
417
威望
161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btE+.V  
Pg36'aTe%j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Q"<q`c  
G# C)]4[n  
o_5@R+&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StVv"YY  
U|QDV16f  
 Ui.F<,E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3WY W])  
VQ; =-95P  
@mazwr{B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4E,_`3N  
"8I4]'  
b,W '0gl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nCeo  
8K/lpqw  
(qrT0D6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Ww~0k!8,t  
ZjK~s)RC  
A.FI] K@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4SrK]+|  
+A3 H#'  
m~K]|]iqQ  
VGq]id{*$  
#01 |"< I\Vs:  
#@fypCc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G Xl?Zg  
uI[*uAR  
>seB["C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Y4O L 82Y  
`4qKQJw  
;a`X|N9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9lxT5Wg  
>A/=eW/q  
5  $J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rwR)9iC0  
+9J>'oe'D  
qr 9 F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on\\;V_/Q  
%ab79RS]C  
loJ0PY'}=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df'g},_  
5dk,!Cjg  
DPOPRi~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UK,P?_e  
aBnbu vp  
'3Ie0QO]"%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1U_c*;i  
$\ '\@3o  
A.b#r[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a6d KQ3D  
_u>>+6,p  
~e<<aTwN  
Xn=fLb(  
#02 qg/5m;U  
Ln|${c  
陪伴只是形式, c"ztrKQQ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h(-&.Sm")H  
2'U9!. o  
^d*>P|n*@e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i.]zq  
nz\fN?q  
Ul Iw&U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ap~Iz  
|9I;`{@  
p rgjU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GS JnV  
%-Z~f~<?  
`^kST><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t@`]QzG:  
ULjzhy+(8  
(% P=#vZ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cIp h$@  
 |_ *$+  
=.a ]?&Yyh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 UJj*n  
 P+0xi  
s|'L0` <B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9l\ ~t(M  
!*gAGt_  
ihrrmlN?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Hi9z<l=$  
v2{s2kB=  
0 y%R  
MV}]i@ V  
#03 ^@2Vh*k  
)|x5#b-lz  
陪伴只是形式, Bl];^W^P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v"+EBfx  
~tvoR&{I  
"_j7kYAl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d ] ;pG(  
YC<I|&"  
ay4xOwcR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pt#[.n#f  
f,>i%.  
Tt|6N*b'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iurB8~Y  
<4,?lZ  
o=QF>\ \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rUjr'O0  
FF/R_xnx  
r.;iO0[/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GUuu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 `D6F;R  
wlM ?gQXU[  
8A.7=C' z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H)Ge#=;ckQ  
_4$DnQ6&  
:\_MA^<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sIsu >eL  
[@Y q^.6t  
AtDrQ<>y'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x["  
bobkT|s^s  
)g _zPt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qGCg3u6  
;[ueNP%*y|  
;7k7/f: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CaBS0' n  
,v_r$kh^  
(02(:;1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FOi`TZ8  
d Al<'~g  
[i7)E]*oTA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2N$6\SP  
0)V-|v`  
iGLYM-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oFR'GUQC  
t8 "-zd8  
C:MGi7f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r;d{  
+=Wdn)T  
9G+rxyWMW  
dy?|Q33Y"  
I;H9<o5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N` M9  
a HL '(<  
d A{Jk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 ` b#Rc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r3< O=Z7  
wlg#c6#q  
/8\&f %E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p(eu)L0  
z&,sm5Lb  
0f/!|c  
e622{dfVS  
#04 FSs$ ] d;  
r$Y!Y#hwQ  
n9!3h?,g  
WI_mJ/2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jX5)2{  
#/<Y!qV&  
+lJ]-U|P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4CT9-2UC  
g}QTZT8  
JSK5x(GlH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S=SncMO nE  
4ZpF1Zc4B  
\|` Pul$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G | oG:  
agT[y/gb  
O/oYaAlFF@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nf=[f  
z|)1l`  
$i~`vu*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NgY8w QB  
%5?-g[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