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4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2
港币
417
威望
161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GA@ Ue9  
t:T?7-XIE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QiU_hz6?v  
o(Kcs-W2  
2GUupnQkD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YHt9fb$c  
Ux_<d?p  
WHk/$7_"i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h>W@U9  
VDa|U9N  
+* D4(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Nf5WQTa4  
>a@>N  
S&01SX6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m^A]+G#/  
jsZY{s=  
@yKZRwg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n$W"=Z;`  
rKp1%S1  
xlw 2g<s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2d~LNy  
0'@u!m?  
(: OHyeNt  
1ktHN: ta  
#01 7&#m]t^ ^  
vgo{]:Aj{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Mz\yPT;Y  
d$[8w/5Of  
Q!]IG;3Sx|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ybGb7?  
1i+FL''  
w[sR7T9*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WW6yFriuW  
Fr;lG  
[>p6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_:%U_U  
Pgev)rh[  
Qi:j)uDW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4vjKSV  
Snx<]|  
?l 9=$'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u>|"28y  
X HQh4W3  
QkE,T0,/?h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G_+Ph^  
n ,1tD  
!.X _/$c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6|oWaA\gI  
1J'pB;.]s  
UE;Bb*<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045\i[l=  
&57U? oY  
v F[CWV.  
L=m:/qQL  
#02 Pw  xIz  
0[9I0YBJ  
陪伴只是形式, zAI|Jv @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R9vY:oN%  
L$}g3{  
OpqNEo\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E"G5WZM  
}$:#+ (17  
8f-:d]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lR}%)3_k  
3 Ta>Ki  
&-4 ?!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A8!Ed$@  
8Z!*[c>K-?  
9FNwpL'C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0Ve%.k  
IfB/O.;Kz  
df ?eL2v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eE9|F/-L  
C fSl 54  
^W}MM8 '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5xCQJ[  
AsAFUuI  
NQR^%<hU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ls]H6z*q  
"*bk{)dz}  
E*^ 9|Y[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Xl?YB Z}  
>b43%^yii  
(H1lqlVWV#  
piuKV U  
#03 ?@3&dk~ni  
2Y;!$0_rv  
陪伴只是形式, o\60 n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uhV|Lk*7  
5%& ]  
0\wiam-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h ~fWE  
'=@r7g.2  
jN{Zw*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n8 psj  
5& *zY)UL  
e/@29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H^"=  
<tW:LU(!  
j8c6[ih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lk@6{`l|1  
YLmjEs%  
3&9zGy{V+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6g|#ho1Bbs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9@X? q  
`VXZ khm  
%yvA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Of#K:`1@  
ENyAF%6  
6qDfcs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l#{_~ "m7  
_4!{IdR  
_25d%Ne0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VWD.J  
6?!I  
6WO7+M;z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ig$jKou F  
>[8#hSk  
C d|W#.6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Gql`>~  
yl]UUBcQ  
2/EK`S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wdn33"  
e2bLkb3c  
`I{tZ$iD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j[H0SBKC  
yp?w3|`4;  
117c,yM0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Q]T BQ&  
9#fp_G;=  
&D)2KD"N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Wt4<  
?$16 A+  
J[6VBM.Y  
#!L%J<MX  
(Z 8,e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hk.yR1Y|  
#Z!#;%S  
/4-}k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eK *W =c#@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yXrd2?Rq@  
p_9g|B0D  
B5 &YL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P>fKX2eQ-  
}+_9"YQ:  
gg(k7e  
+0dT^Jkqg  
#04 }\VX^{K j  
(:l(_-O  
Y-= /,   
X?R |x[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t%)5:@A  
. v\PilF  
?CFoe$M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o"\{OX  
I8Kb{[?q  
L&'l3|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D!/0c]"  
M=6G:HHY  
}biCQ*{'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7_@7=W,  
4]IKh,jT  
@sdS 0pC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ZqFUPHc  
|e+aZ%g  
3u4:l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u6pIdt  
M2L0c?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