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0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2
港币
417
威望
161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ky<K0E  
d>`(.qvxR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UmKrYo  
cP2R2 4th  
D9C}Dys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Cv~hU%1T  
2`I;f/S d  
DXz8C -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PbPP1G')  
]= NYvv>H  
%^l&fM*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M([H\^\:  
"r V4[MVxt  
|+:ZO5FaO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Mak9qaWqF>  
BZ<z@DJp  
k@aP&Z~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J5Pwvs-  
GF!{SO4  
12PE{Mut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d;(FBk='  
iy82QNe  
3=l-jGJk  
}AiS83B  
#01 YhT1P fl  
)t0b$<%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3K!0 4\  
ZY!pw6R1>*  
02^(z6K'&?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_~nex,;r  
\.1b\\  
Gr@{p"./z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Zax]i,Bx  
-b)zira  
B ^(rUR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O|mX}`-  
d95N$n   
pmyM&'#Id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Au._n,<  
&8AS=v  
>v_5xd9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_O;~ }N4u  
px>> ]>ZMH  
D Ok^ON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YaZt+WA  
 |~uzQU7  
/e sk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H8BO*8}  
h==GdS4  
[E~,>Q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J=;Z9  
WQLL[{mhS  
TJ[jZuT:  
pt cLJ]+)  
#02 ^1,Eo2yN  
`/JR}g{O  
陪伴只是形式, KHus/M&0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w52HN;Jm  
DYKV54\ue  
Wx|6A#cg!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Mr NOcx&  
lMzCDx !m  
, q@(L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hr-5k  
A Wh* <H  
lZA>L, \d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b)hOzx  
vx5o k1UY  
tbzvO<~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E}%>un  
:y-0qz D?  
mERZ_[a2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VtzmY  
y5Wqu9C\Io  
0"<;You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3Ra\2(bR  
Cb%.C;q  
D@(M+u9/%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_:^$E\  
)Kk(P/s  
{8Jk=)(md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p|z`N  
=7]Q6h@X  
aBVEk2 p  
: 9?Cm`  
#03 ,Z*3,/a  
K?Xo3W%K  
陪伴只是形式, 1[/$ZYk: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N]s7/s  
vzyI::f?  
&Rl3y\ r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af?\kBm  
@Wx`l) b  
tY$ty0y-e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t1:S!@  
H8<7#  
:&1=8^BY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O*gv/ _  
ngkeJ)M0$  
'^F|k`$r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gKs/T'PW  
Q 9gFTLQ  
IGK_1@tq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Y0L5W;iM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Dmm r]~  
fs3 -rXoB  
D#/%*|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Wq{d8|)1  
8MeO U  
n<%=~1iY+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V^Mf4!A(y  
wKi}@|0[@  
Xv-1PY':pA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K?FX<PT  
[aWDD[#j~  
v/aPiFlw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KT lP:pB;  
{+/ .5  
hP4)8>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rAlh& ?X  
{7K'<ti  
(N*<\6kr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qr'x0r|<>  
\C+*loLs  
s}[A4`EWH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o_V!< $  
gI^L 9jE7  
2Z/][?Jj{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f /!  
kyRh k\X  
S6Xb*6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D=Ax/_[  
_>gXNS r4u  
'&.)T 2Kw  
+3/k/W  
*w'q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SG dfhno;  
y~== waZw  
2,8/Cb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kW<Yda<a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pBg|n=^  
J$6-c' 8  
JVUZ}#O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P0'e"\$  
H})Dcg3  
W9&0k+#^  
93E,  
#04 dN]Zs9]  
inr%XS/m  
/RJ6nmN@}  
cX|[WT0[I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C=oM,[ESQ0  
`2B*CMW{  
3~[`[4n^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_DPB?)!x  
L;1$xI8tx  
u%6Irdx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sorSyuGr  
h` irO 5  
tr6jh=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9}),hl`  
zdxT35h  
/v}P)&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zuC58B  
XKz;o^1a^  
)z2|"Lp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ZNzR `6}  
_'! aj +{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