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7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7
港币
427
威望
1635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eF;1l<<   
Hi" n GH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l}-`E@w  
/Vd#q)b%T  
1Da [!^u,D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iE gM ~  
-+_aL4.  
-Fc#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Y6%OV?}v!  
Yg,lJ!q  
n@,eZ!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NEou2y+}  
O*/-I pM  
GJt9hDM$0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5a|m}2IX  
2&K|~~  
P:-/3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fQ_8{=<-&X  
WCl;#=  
7`<? f O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pBQZn05O  
L?C~ qS2g  
h:;eh  
$#JVI:  
#01 -&D6w9w  
V//q$/&8(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 O\!!1%  
~(L+4]  
DSZhl-uGM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y$9 t!cx  
y* Q-4_%,  
la|l9N^,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54cgX)E[x  
R/cq00g  
\lIHC{V\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2pNJWYW"  
)bU")  
&Wz:-G7<n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i{[H3p8  
E/P53CD  
zp-~'kIJ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K}3"KC  
#I~dv{RX  
/~huTKA}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LF.~rmPa  
HtYR 0J  
:p)9Heu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cE>/iZc  
}e =GvWGa  
tUF]f6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Zw 8b -_  
J7^T!7V.  
(wF$"c3'{  
U9sub6w6  
#02 7{F9b0zwk  
7#. PMyK9  
陪伴只是形式, uOqDJM'RM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vS__*} ^  
|F {E4mg(o  
rPvX8*) tV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8B+^vF   
_H<OfAO  
IMrOPwjc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N%E2BJ?  
PH!B /D5G  
tS|zf,7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c(Y")QP  
jV&W[xKa  
E?D{/ k,zZ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_ ZW P  
Jd6Q9~z#  
Nh/ArugP5P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9],"AjD  
zR_l ^NK  
:Zo2@8@7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 \S  
~6i mkv^ F  
T sW6w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tp"'+  
,8 ?*U]}  
A_U0HVx_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K :ptfD  
Bin&:%|9?  
>.~k?_Of  
>(KUYX?p  
#03 1RHH<c%2n  
2+cicBD  
陪伴只是形式, ^@"f%3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D ,^ U%<`  
t1s@Ub5);I  
Cms"OkN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LOkDx2@g  
LgKEg90w(  
8k'em/M~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g~u!,Zc  
]r5Xp#q2  
dh`A(B{hfc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aJ;R8(*;\  
Nx z ,/d  
O4mWsr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PP|xIAc  
$& gidz/w  
baGI(Dk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w*@Z-'(j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A1T;9`E  
sJ()ItU5i  
~3]8f0^%m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OZ9j3Q;a$  
k5CIU}H"  
0k]N%!U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D"5~-9<  
MRu+:Y=K  
,kuOaaV7K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XWs4R.mkb  
(I g *iJ%2  
o:ob1G[p%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nwH|Hs riU  
Py<vN!  
$7g(-W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AS,]*?Zn%  
 ]^%3Y  
h8;"B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l%/,Ef*3  
$"1&!  
||NCVGJG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n&&y\?n  
CcE TS}Q0C  
r${a S@F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r$5];n  
y+h=x4t  
[-a /]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l).Ijl}AH;  
\/zS@fz  
yY|U}]u!V  
Fd'L:A~  
Cvy;O~)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roQIP%h!  
-2 ?fg   
<{j9|mt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A(5? ci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Kf@/jv  
GrIdQi^8  
jL>r*=K)%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23[;.0  
:{<HiJdp  
2YQ$hL~  
$ E6uA}s  
#04 H& +s&F{%  
O[5ti=W  
@^@-A\7[KO  
.quc i(D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kEdf0  
PX'%)5:q;i  
#UIg<: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Atw^C+"vW&  
}o.ZCACYg  
q ~lW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u\G&cd_tA  
.=S{  
xa:P(x3[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zvWQ&?&o2  
yE>DQ *  
!h\3cs`QU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9~^,l  
__[q`  
>6j`ZWab>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zQJbZ=5Bu"  
b%F*Nr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