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3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7
港币
427
威望
1635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ni]gS0/  
T ~t%3G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gE_xn7j  
UeT"v?zP  
{ lLUZM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_B|g)Rdv  
zUxF"g-W  
@*l}2W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HWGlC <  
>[Q(!Ai  
!/$BXUrd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YE  
aX1|&erI  
&e% y|{Y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rC<m6  
F+AShh  
rq6(^I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rReZ$U  
(N43?iv(  
I)O-i_}L&K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v1zJr6ra9  
*4[3?~_B#6  
]0dp^%  
J74 nAC%J^  
#01 }EO n=*  
ou-5iH?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4Kt?; y ;  
5R,/X  
!=0N38wA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a  
Y6fU;  
eA_1?j]E3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O`mW,  
!H,R$3~  
")(1z@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G#CWl),=  
^yu^Du  
W~Mj6c~S"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qx53,^2  
jvm "7)h  
nS'0i&<{1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4(YKwY2_L  
-i @!{ ?  
iygdX2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mrd(\&EhA  
P5vMy'1X  
,)Z^b$H]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r"rID RQ"  
-acW[$t  
'J<KL#og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 ZU  
<<&:BK   
<v[,A8Q  
"Rs^0iT7>  
#02 Z)7 {e"5d  
m(Bv}9  
陪伴只是形式, m&|?mTo>m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wEzLfZ Oz/  
5'>(|7~%\  
ZT_EpT=1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2@ACmh  
x_(B7ob  
x%x:gkq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g >-iBxml  
/tP"r}l   
E9226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qXX CA  
mKnkHGM  
35jP</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S` X;2\:  
Vv=d*  
R`>E_SY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T?7 ZF+yo6  
_.FxqH>  
kRE^G*?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C2eei're  
>&U]j*'4  
(g~&$&pa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n.eCd j  
tp*AA@~  
-_pI:K[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h+ELtf  
l= !KZaH  
;Cyt2]F  
w},k~5U^s  
#03 jB?Tua$,s  
4U>  
陪伴只是形式, {v]A`u)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D@d/O  
NY1olnI  
a50{gb#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WZ ~rsSZSV  
bEy j8=P;  
6eK18*j%H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b9w9M&?fT  
0Km{fZYq7;  
Dw6Q2Gnv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O,xU+j~)  
Ql\{^s+  
tM ]qR+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lgA9p 4-  
}QG6KJh_%  
d:=5y)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a*S4rq@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T92k"fBY  
WGVvBX7#  
}L@!TWR-Qu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m[ txKj.=_  
-jFt4Q7}8  
+l&ZN\@0X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xE" ];  
o $p*C  
[al$7R&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o}3i!2Qr  
b^5rV5d  
q^goi 1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bv$)^  
&HZ"<y{j  
=}U`q3k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02j1Jx  
i6(y Bn  
K}! VY`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o& $Fc8bH  
]X4A)%i  
1c+[S]7rY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Scs \nF2  
t~ Q {\!  
aeE9dV~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T jd  
0rA&_K[#-<  
*wyaBV?*K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sRb)*p'  
nvsuF)%9hZ  
0P\)L`cG  
G4MNcy  
)MW.Y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Ck(D: % ~s  
:)?w 2'O  
Gv6EJV1i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0j4bu}@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SH5GW3\h  
#$X_,P|D  
6#.z:_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f#/v^Ql*  
F ~ /{1Q*  
&kRkOjuk  
fkyj&M/  
#04 x@Z?DS$)  
.v0.wG  
8KT|ixs  
 g5X+iV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Sep}{`u  
m_Z%[@L  
)5)S8~Oc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3(}HD*{E[@  
}N*6xr*X+  
gn#4az3@e>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nP13V]  
{&"rv<p  
mTYEK4}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LYkW2h`JQ  
[|xHXcW  
JTQ$p*2]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W9{6?,]  
&D>e>]E|P  
^ ,U9N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AuN5|obI  
)DfmO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