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5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2
港币
417
威望
161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SJ22  
U) xeta+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h`! 4`eI  
gktlwiCZ  
6(?@B^S>2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F?B_'  
?>ZrdfTwz,  
`Ivt)T+n;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c99|+i50  
c]VK%zl  
um]N]cCD`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d< XY"Y%  
>Giw\|:f(  
D`Vb3aNB=L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SF:{PgGMi  
 w<!&%  
"Ltp]nCR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G+sB/l"  
~7j-OWz9  
1Zk1!> ?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8=U_BFz  
NE`;=26c  
c|m?f  
tMU10=d  
#01 (/&ht-~EL  
$B>L_~cS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q4@+Pi)  
cuG;1,?b  
uCW}q.@4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yTbtS-  
vm*9xs  
bZK`]L[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NlmLWF.  
Smy J@.L"  
.'+JA:3R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xzMpTZQ  
2.j0pg .  
w U]8hkl?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b!SIs*  
JKp@fQT *  
?JRfhJ:j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jMR9E@>~E  
*x#5S.i1  
-"^"& )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c}=[r1M*  
&,XPMT  
RM2feWm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Z^A(Q>{e  
DT;;4- {  
m^0*k|9+G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hZe9Y?)  
W^:g_  
{![E)~  
[daR)C  
#02 8BS$6Pa  
75Bn p9  
陪伴只是形式, Oh`Pf;.z%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QV,d<C  
iu+H+_  
'+^XL6$L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jP3~O  
0j#$Swa  
/xA`VyHO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aC'#H8e|j  
,tBc%&.f  
? zic1i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NlG!_D"(y  
[.G~5%974  
T5-'|+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oFGgr2Re  
[S`Fm>,  
OJcI0(G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W-=VzWX  
Zq}Cl'f  
7.^1I7O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w{fq+G  
'aZAWY d  
97 !VH> MX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v}z{OB  
pHDPj,lu  
zpxy X|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Oj-W6-+&,  
+qF,XJ2  
9VTE?,  
oP<E)  
#03 N aiZU  
%} Ob~m>P  
陪伴只是形式, !jJH}o/KW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b WZ X  
vC5 (  
MdNV3:[\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w+ibY  
}xzbg  
p7)b@,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oakm{I|k}  
QN m.8c$  
u"r1RG'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Uefw  
?K?v64[  
flfE~_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QW%BKF!  
] i\a[3  
;6zp,t0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a)o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a Ht6F  
G9\@&=  
<wt9K2,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rU{Q>c  
~dqEUu!C  
MU&P+Wr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bPdbKi{j@  
ut^^,w{o>  
thSo,uGlW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uO`YA]  
h|'T'l&z  
!tD,phca~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AfW9;{j&I  
V0WFh=CM@  
]hkway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n\y%5J+  
AU +2'  
s8N\cOd#i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utIaMb]&v  
@oL<Ioh  
wKAc ;!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 SsS  
H0B"?81  
&ExYul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Q5ip'L  
3$`qy|=zO  
Ea*Jl<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N^. !l_  
*m sW4|=^2  
&Qdd\h#  
.<`Rq'  
az]S&\i7T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Gv}h/zu-  
=2eG j'}  
`cr.C|RT: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p)Wxk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pJ#R :#P  
:bgi*pR{  
8BZDaiE"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T[m{8uh  
s],+]<qX  
k w!1]N  
0:(@Y  
#04 Q pY:L  
$fY4amX6Z  
K G~fDb  
AjZ@hid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HJ*W3Mg  
oY{r83h{  
q<b;xx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k..ll p~  
?8X+)nU@  
@3K 4,s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f \y3p*j  
; . c]0  
}cE,&n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GIDC'  
V4!RUqK  
|T9p#) ec2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kN>AY'1  
#$Z|)i]w  
O(otI-Lc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K/z`E!xhN  
ht S5<+Y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