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812
- 港币
- 417
- 威望
- 1610
- 来自
- 人生阶段
- 职业
|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6] x6FeuS Kxsd@^E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h4hAzFQ.s gP%<<yl SZWNN#w60?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zHSy&i` !> sA.L&= yKML{N1D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suN6(p(. {7:1F)Pj \.i7(J]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e>MtDJ5
D!`[fjs6A JHxcHh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3*%b@ TGJz[Ny )s!A\a`vEd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q,P.)\0A ug9Ja)1| T|~5dZL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7X$CJ%6b E{,WpU LIDi0jbrq k79OMf<v #01 'V&g"Pb -H60T,o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K)'[^V Xh v;(cJ,l Y=XDN: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V%R]jbHZ# 3r~8:F"g /@`"&@W'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8-;.Ejz!\A lQIg0G/3 x6/u+Urn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7P$*qj~Vh $bE"3/uf o,i_py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x=abA$!9 F 'uqL+jVO f7&ni#^Ztj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6()Jx%
RuHDAJ"&a fzJiW@-T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MT{1/A;`) H:G``Vq;0m ]3v)3Wp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1I2ndt Hk}P LQF;T7VKS)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Ftyxz&-4$p L1kn="5 B&MDn']fV/ g2f"tu_/% #02 WI1YP0V CEj_{uf| 陪伴只是形式, +Z"Wa0wA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6V~yB =c6d$ ui?@:=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y;az&T s)\PY )
gl{ x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n}%RD-Ce
eEqcAUn t]B`>SL3W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9O- otAGM [vr"FLM|9 6nA9r5Ghv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qjRbsD> ! Vl)aL 3cJ'tRsp<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Ic3a\FTr\ =ls+vH40& ,zjz "7'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a^&7
Yup#aeXY/ /
B!j`UK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OdNo2SO Ox)<"8M ?8753{wk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x&n)nzP LuRCkKJ }oD^tU IK "/R?XCBZsb #03 x1~AY/)v 6GuTd 陪伴只是形式, e/4C` J-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5B~]%_gZr FO>?>tK 0 nzbVI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kSfF[4H Yv1yRoDv P,8TO-e7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Q%6zr9 zW`Hqt; _#~D{91
j: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bp'5h8_ e\}@w1 -']Idn6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kiF}+,z" OsOfo({I_ O
C;~ H{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W2<'b05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OTYkJEC8\N (%6fZ 5]G%MB/|$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6EY\ /K2[`+- b0}dy\dnQ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y8W5R5kL4 %]F/!n ,tXI*R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WReHep b\\lEM>o1 \6AM?}v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KEy8EB \FO`WUAF K7s[Fa6J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hvI#D>Z!Yp <mJ8~ [#!Y7Ede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lDVV,T'}w b|V<Kp NP3
e^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V1,p<>9 Q0-gU+ig /{j._4c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2 6}3 z}SJ~WY'[ hcW>R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7K>` y=Eb->a){ `j{q
?0 cv *QN,wBQ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APS_iG[ xsU%?"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