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2
港币
417
威望
161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l+;S$evY  
]}`t~#Irz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p{E(RsA  
MTYV~S4/  
?V`-z#y7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F}Zg3 #  
HNkOPz+d&8  
U&3!=|j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A,|m  
 (?Ku-k  
C|y^{4 |R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H{cOkuy  
AD   
e1[ReZW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p\zqZ=s  
! fk W;|  
L=(-BYS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zC*FeqFL<  
CI*JedO]  
8GkWo8rPk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u>fs yn9c  
cqU6 Y*n  
\>$zxC_  
4K cEJlK5  
#01 fw%p_Cm  
A!Tl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Q<>u) %92@  
BB}WfA  
'D W|a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  Xnq0hN  
;adZ*'6u  
aT^ $'_ G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a"s2N%{  
ET[5`z  
bU gg2iFS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5bb#{?2i  
W[jg+|  
+v/y{8Fu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jdG'sITv  
Gs#9'3_U5  
bB@=J~l4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uGAQt9$>_  
k4#j l<R  
$NCvF'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tGOJ4 =  
f@sC~A. 9\  
-w+.'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q}i#XQU  
'@t,G,FJ  
?g1eW q&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XgY&5Qk  
\BBs;z[/  
WrP+n  
kR+}7G+  
#02 xWLZlUHEu  
z ,;XWv?  
陪伴只是形式, >s%Db<(P=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e:4  
Q & /5B  
0d[O/Q`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b GSj?t9/  
LR&MhG7  
aPJTH0u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Zl[#:EFP  
X au %v5r  
Ry[7PLn]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YusmMsN?  
Q`i@['?p  
|X{j^JP 5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1 F:bExQ  
U*nB= =  
:U\* 4l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k3&68+  
`n,RC2yo  
t|>P9lX@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Mq-67  
&._"rhz  
2Ys=/mh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yU#UZ4;  
/Ey%aA4v  
B}qG-}(V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IDf  
~{DJ,(N"n  
4+8)0;<H  
`U0XvWPr[  
#03 l&\y]ZV={  
@ws&W=NQ  
陪伴只是形式, IV~)BW leT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XpuD,^;@  
N+~ MS3  
gZHgL7@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L?~  
p#c41_?'e  
[fCnq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HAbZd7PG  
XK~HfA?  
0SD'&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s HX   
@Mg&T$  
%nJo:/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_BjcY  
UR'v;V&Cb\  
#2|biTJ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7 @\i5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M_0f{  
/ 8O=3  
"3_X$`v"!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I&utn  
+M.BMS2A<l  
bV:<%l]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L%[>z'Zp  
e R[B0;c  
h[! @8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O<fy^[r:`  
~F@p}u8TV  
$,Q] GIC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x7B;\D#`i/  
q%d,E1  
h5P ]`r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cZ%tJ(&\7X  
['>ZC3?"h  
"T[BSj?E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coCsV^CW"  
Bor_(eL^  
o5/BE`VD5c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Ot.v%D`e 5  
(e_<~+E  
xd `MEOY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3L2NenJB  
#n&/v'!\  
L'Iw9RAJ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alA  
t=eI*M+>h  
kjQW9QJ<  
}r18Y6  
F<h+d917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U8aVI  
|FFz $'8)  
1q=Q/L4P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ZxO o&YR3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vg'v~C  
w\[l4|g `  
}72\Aw5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OL_#Uu  
8@ f!,!Wn  
 G>?kskm  
_KloX{a  
#04 {1=|H$wKg  
Qu<6X@+5  
z-3.%P2g  
AP z"k?D0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2QbEk&-  
7Wv.-LD6  
NxA4*_|H9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m\|'s-  
?@in($67  
/\Cf*cJ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nM1$  
He8]Eb  
[$K8y&\L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r X$E<B\  
(z;lNl(*C  
=x?WZMO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1mHS -oI9J  
.[eC w  
Slo^tqbG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m|B)A"Sm  
Bi9Q8#lh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