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8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7
港币
427
威望
1635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lsNd_7k  
kylVH! @l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x'R`. !g3  
\Y}8S/]  
mpJ#:}n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D^;Uq8NDKq  
&b& ,  
^_mj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Ozf@6\/t  
II x#2r  
uY'HT|@:{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Q&bM\;Ml  
{.mngRQF  
@Do= k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sFF+^~L  
S|+o-[e8O  
8}| (0mC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r]36z X v  
k"w"hg&e  
`*KHS A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jo@J}`\Zt  
wq`Bd  
=w0R$&b&  
.kfI i^z  
#01 4+ Z]3oIRE  
x-3\Ls[I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0 * z  
Ma"]PoP  
#Mw8^FST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HlT  
b|W=pSTY  
pz>>)c`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VP]%Hni]  
B^9j@3Ux  
czd~8WgOa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u;c?d!E  
\)|hogI|f  
!C: $?oU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M =r)I~  
~e@z;]CiY  
MFk5K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RXLq/8  
M/K5#8Arj  
Q'0d~6n&{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H_Q+&9^/  
M/gGoE{  
d>C$+v>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I2 P@L?h  
<UQbt N-B\  
C~iL3C b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z' >_Mc6  
/t"3!Z?BOv  
oILZgNe'  
D >tR-  
#02 ]?[fsdAQW  
Ciz X<Cr}  
陪伴只是形式, 3/n5#&c\4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S|`o]?nc>  
mL: sJf  
\P`hq^;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 2.Q:&  
ZzT9j~  
Y/zj[>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W:L AP R  
Q$@I"V&G.  
*bA.zmzM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r<^HmpUJ  
E=!\z%4  
gSQJJxZ{?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AkQ ~k0i}b  
%d<"l~<5;  
'(|ofJe!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G%61x&=Zc  
wDe& 1(T^  
A2jUmK.&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q5)O%l!  
5"O.,H}  
^3L0w}#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7E~;xn;  
wD'SPk5S?  
'AH0ww_)n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r/n F5  
wcY? rE9  
JrRH\+4K  
j HJ`,#  
#03 L0WN\|D  
b B3powy9  
陪伴只是形式, ,wAF:7'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k_nql8H  
I(BQ34q  
q'Tf,a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q9r[$%G  
ZRU{ [4  
i6Emhji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CdjI`  
lchPpm9  
C1 GKLl~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cB}D^O   
Vb]=B~^`  
%2V?,zY@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K^<BW(s  
+*/Zu`kzX  
UhQj Qaa~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0[?Xxk}s0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QdWrE_  
K/yxE|w<  
PP33i@G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V?WI  
R|87%&6']  
9 X`Sm}i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jkF^-Up.  
jLHkOk5{:  
ML56k~"BL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l} Bo.C  
7} 5JDG  
VY=jc~c]v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Sw, +p  
|"CZT#  
CU2*z(]&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nazZ*lC  
w-L=LWL\  
#( 146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ifFbT+x  
'$]97b7G  
ra gXn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6) [H?Q  
EDl!w:  
N]=q|D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V#gK$uv  
,w:U#r~s"  
Sp]0c[37R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HJ[cM6$2  
rlSeu5X6  
 < !C)x  
m'=Crei  
4*cEag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nV/G8SeI  
a![{M<Y~  
!@*7e:l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j[J-f@F \Y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lE(HFal0-(  
i#Bf"W{F  
xHLlMn4M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H<6gN<j(.  
Zaf:fsj>  
tGE$z]1c@  
.2Elr(&*h  
#04 FxWSV|Z  
yEoF4bt  
#rQ2gx4  
LxSpctiNx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Ad9}9!<  
q01wbO3-"  
~t~k2^)|"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w4{<n /"  
M; tqp8  
W/bQd)Jvk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3J|F?M"N7  
nRZ]z( b  
8COGsWK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By",rD- r  
:v&$o'Sak  
A>;bHf@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o&)8o5  
u$Jz~:=,  
umH40rX+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I6veagK  
#:U%mHT(_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