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9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7
港币
427
威望
1635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R- e^Cb  
@[s+5_9nk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d:_3V rRZ  
8F;r$i2  
k*U(ln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Jtv~n  
<Rno ;  
*!wBn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q_R^Q>ZIe  
Hy*_4r  
(L2:|1P)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k>'c4ay290  
m?@0Pf}xa  
kf Xg\6uKc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G]$.bq[v  
]bui"-tlK  
/_?y]Ly[r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Cc!Iw'0M  
 av!'UZP  
(H_YYZ3ZX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nXg:lCI-uu  
88}=VS  
T\ cJn>kCn  
"Q[rM1R  
#01 ZDhl$m [m  
v)!C Dpw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m j!P ]  
K,$Ro@!  
W pdn^=dhL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_'.YC<;  
2H]~X9,z2  
?kF_C,k/>N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0C,2gcq  
hE9UWa.Q>  
`yvH0B -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JtB]EvpL}  
Mqk[+n  
` &E-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NCKhrDd&  
s^QXCmb$8  
8 etNS~^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s4&JBm(33N  
n6 VX0R  
Jq1^}1P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gE}+`w/X  
v=Y) A?  
G(*7hs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F s{}bQyQ  
'A#bBn,|  
O^_$cq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C%pA  
z+=wql*Eo  
b14WIgjsl  
.Z2zv*  
#02 >}p'E9J?r  
oE;SZ"$ x  
陪伴只是形式, kuZs30^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_@Q+N*]|(  
,5 A&  
6%^9`|3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W3HTQGV  
h%0FKi^  
R|,F C'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A@d;U%  
*.2[bQL@v  
R oY"Haa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5)THYAx4  
op|:XLR5  
M#5*gWfq9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6'+e35^8  
SBbPO5^](  
?%]?#4bkc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h=7eOK]  
4_i6q u(4  
H*H=a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zNo(|;19  
;Q}pmBkqB  
]CnqPLqL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Q%g#N  
EYaX@|)  
R3<2Z0lqy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A $GiO  
X^% E"{!nU  
{<k}U;uiO  
Wb7z&vj  
#03 jWX^h^n7K  
"+BNas^rF  
陪伴只是形式, ZQ_&HmgRy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D$vP&7pOr4  
f'-) 3T  
yJMHm8OB7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XVRtfo  
x$WdW+glZ-  
7k==?,LG3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aP}%&{iC*  
~Bi{k'A9  
N =0R6{'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6tDCaB  
UomO^P  
ss4<s 5:y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gT=RJB  
$1ZF kw  
F VVpyB|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n?EL\B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t^@  
wvu h   
Qk_Mx"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vQDPLBL  
)h&*b9[B=  
HEMq4v4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0D=7Mef  
k@RIM(^t  
}w%W A&"W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i4p2]Nr t  
E{#Y=  
->0OqVQA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F.vVldBy  
 M .J  
oKlOcws}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km[ PbC  
/`x)B(b  
zB@@Gs>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L(ni6-  
BGSqfr1F  
$At,D.mGkb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JK# "'  
1(ud(8?|  
;i,:F`b~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RO9oO7S  
rf:C B&u  
MV,;l94?%=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xO-;q  
eCI0o5U  
rjJ-ZRs\  
(d@ =   
+P//p$pE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P?Fm<s:  
Z9+xB"q2  
UZ qQ|3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eC^D2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HHMv%H]M  
y9@DlK  
J@4,@+X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j1hx{P'  
HXg4 T  
`tjH#W`  
]B'H(o R<|  
#04 lDd8dT-Q.  
`J}-U\4F{  
H{4/~Z  
,2y " \_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N:yyDeGyW  
A[mm_+D>  
I$#)k^Q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J.Tv $$$  
Hc"FW5R  
IY=CTFQ8lm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GA0  
FhyA_U%/nF  
H>/LC* 8-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fmv8)$W#U  
~H+W[r}  
GA.4'W^&a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GSh~j-C'  
4t<l9Ilp  
r:n-?P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G._E9  
HsQ\xQ"k!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