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6阅读
  • 0回复

[城中]这部评分9.1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生生漫
 

发帖
817
港币
427
威望
1635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3ZC[H'|  
k38Ds_sW6d  
​​3年前,一位妈妈为了解决教育疑惑,走访6个国家。 \wM r[_LW  
.n"aQ@!  
QkA79%;j  
不同国情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多元的思考。她将这些思考结合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分享给同样有教育困惑的父母。 "# JRw  
K'y;j~`-  
zd+8fP/UB  
3年过去,《他乡的童年》依旧以9.1的高分,被无数教育者与父母推荐。因为片子的内容是关乎教育,本质内核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K2!KMhvQ  
!Y5O3^I=u  
Rj-<tR{  
作为本片导演,更是两个孩子妈妈,周轶君曾在圆桌派中说:教育不是个事,而是父母愿意跟孩子在一起,感受彼此。 )wAqaG_d  
b" p,~{  
#Ez>]`]TB  
是呀,父母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能把孩子看在眼里。 BK,= (;d3  
T*z >A  
G<$UcXg  
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看见,他才愿意接受父母的爱与建议。 WJ=^r@Sf  
KyDQ<Dq&  
=6/0=a[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热衷探索什么是好教育,而恰恰忽视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给孩子什么教育更重要。 afH`<!  
55fV\3F|R  
V\Rbnvq  
o XA*K.X<  
#01 ze]2-B4  
]^"*Fdn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心而非时间 \6*3&p  
S=2-<R  
w$pBACX  
由于陪孩子时间不多,周轶君只能花心思。 &c0U\G|j  
ZY=x$($f  
HA>b'lqBM  
她的办法是:不区分成人时间和陪孩子时间。 lQldW|S>  
m>~%. (/x  
F.K7w  
她认为,有时间陪孩子读书、拼图游戏、做作业,做有教育意义的事固然好,但父母没有时间或者强行为了陪孩子做而做,这种陪伴效果并不好。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的一切,这种陪伴更像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被迫成全”。 G=(F-U;*  
wS#.W zp.w  
nxCwg>  
周轶君带孩子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人世界,这既是孩子渴望,又是陪伴。 JZ'`.yK:  
2BEF8o]Np  
crUt8L-B4  
比如,跟她一块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负责推车、付款、拿水果。或者和孩子一起拿快递、做饭、洗车。她解释说,有些事幼儿园也能做,而“做大人的事”,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UV$v:>K#  
$#1i@dI  
?$v#;n?@I  
周轶君还曾带孩子见朋友、参加会议。虽然他的孩子会插嘴、打扰,但多练习,孩子其实比父母预想的更懂事、乖巧。她发现,孩子其实特别爱听大人们说话。 hQvSh\p  
a6fMx~  
|lrLTI^a  
这样陪伴方式,不仅给孩子别样的陪伴时光,更能给孩子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扩展孩子视野,培养他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陪伴,但陪伴不在于时间,而是走心。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但关系未必到位。而有些职场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亲子关系融洽。 Av]<[ F/  
sd xl@  
u-=%gx"Di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思考,孩子要的是陪伴,还是陪伴中他所感受到的快乐呢? O:WFh;c  
Pqi>,c<&mL  
6*le(^y`  
zaf%%  
#02 /X {:~*.z  
`XS6t)!ik  
陪伴只是形式, tUH#%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4#!NVI3t  
 5k{a(I  
?dY}xE  
和许多父母一样,周轶君有过这种担忧:孩子大了,不再和父母沟通,担心不被父母认同,开始隐藏自己。 y7txIe!<5  
t?iCq1  
ojni+}>_  
于是,她家睡前有个固定程序,叫做“2分钟”。 q0,Diouq  
_py%L+&{  
,~p'p)  
关灯后,她和孩子们每人要讲一件今天想交流的事,可以是高兴、不高兴,也可以是心里话,或者一个问题,每个人大约2分钟。她会给孩子们讲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有时还请孩子帮忙分析,虽然听起来童真好笑。而孩子们也愿意跟妈妈说,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5j0  
+h.$ <=  
^W{+?q'  
不得不说,这个2分钟设计的太妙了。孩子不仅每天有机会练习沟通,还学会了表达自我,更懂得体察自我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力”是需要被引导,才能被发现。特别当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表达,情绪行为、哭闹才是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不理解情绪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要,那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 y4^6I$M7V  
y".uu+hL`  
2'$p(  
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就是鼓励他心声流露。接纳孩子的好与坏,才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他。 3FR'N%+  
Ol"*(ea-TX  
ppP7jiGo  
设想一下,当孩子知道,每天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专为自己预留。那么这一天,无论开心与否,他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人在等他,这种感受温暖、幸福、珍贵。 Tl6%z9rY@  
[/.o>R#J(  
wK!4:]rhG  
良好的亲子关系,外壳无论是什么,本质都离不开为孩子营造“感受”。这种感受通过“陪伴互动”方式,让孩子内心有所依恋,有所安全,有所满足。只有孩子内心真实的情感能被释放、接纳、看见,做什么事、陪多久都没关系。 8&\<p7}=h  
+pURF&Pr  
p(fYpD  
一旦孩子感受良好,亲子关系就不会疏离。 Zu951+&`  
n(\5Z&  
7g^=   
epqX2`!V  
#03 CA, &R <]  
.gh3"  
陪伴只是形式, 21_>|EKp  
良好的感受才是亲子关系本质 x'tYf^Va28  
I@76ABu^  
p)NhV  
❶ 抓住孩子“有感而发”时刻,鼓励他表达 GSj04-T"  
:80!-F*\  
Q&S\?cKe  
周轶君曾请教主持人窦文涛,他的节目为何总能让嘉宾发挥很好。 HdQd =q(  
pHSq,XP-  
tQ=M=BPZ  
窦文涛透漏,帮嘉宾找到他特别想说一件事的那种状态。 OsAH!e  
Nz %{T  
_1S^A0ft  
周轶君顿时领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吐欲,讲讲自己的看法或一件事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有感而发。 t`1E4$Bb\  
3C{3"bP  
cPZD#";f  
作为父母,我们就要抓住孩子“有感而发”的瞬间,鼓励孩子说出来。 A6v<+`?  
孩子情绪得以释放,他才身心舒畅。 AX! YB'm-  
g&I/b/A  
^W+q!pYM9+  
这种良好的感受,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加热器。 8(J&_7u  
xcz[w}{eEq  
Op%}.9ed  
❷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U`Bw2Vdk]S  
PZmg7N  
Pi7vuOJr8  
周轶君的孩子喜欢侦探故事,爱玩破案游戏。 !c,=%4Pb  
B/u0^!  
:\[W]  
坐出租车时,她会和孩子玩 “看谁记得多”游戏:司机长得什么样,是否戴眼镜,男的还是女的,穿什么颜色上衣,车牌号是多少,车里有什么装饰等等。 8:E)GhX  
]NgK(I U  
:I*G tq   
她和孩子相互回答,彼此纠错改错的过程,让孩子无比快乐、满足。 3}V`]B#a  
qP@d)XRQ  
oVk*G  
良好的感受,有时就是父母和孩子能玩在一起。 O CIWQ/ P  
Vf<VKP[9K  
hqOy*!8'@  
作为父母,当我们的游戏提议让孩子眼中有光时,千万别放走这个时刻。 c]3% wL  
p w(eWP  
Wm!lWQu7  
❸ 帮孩子找到自己 BBnW0vAZ*  
"e4;xU-  
c@H:?s!0R  
《他乡的童年》中,以色列妈妈会带孩子展示,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许是舞蹈、潜水、也或是参观创业公司。 WxwSb`U|  
xrb %-vT  
Q[?O+  
?\[2Po]n  
C":i56  
妈妈们知道孩子不会都选,但让孩子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而做好其中一件、两件就算成功。 wi]ya\(*yl  
t:y} 7un  
7 $AEh+f  
片中解释说,以色列妈妈也希望孩子成功,但不会用传统的成功定义孩子,而是相信孩子能够找到自己。 -ZwQL="t  
作为父母,帮孩子找到自我,没什么比这令孩子喜悦激动了。 jzCSxuZ7O  
baJ(Iy$XT  
qOOF]L9r%u  
因为父母帮他建立了,他喜欢的人生方式。他的满足感,就是亲子关系升温的起点。 "BSSA%u?c  
i Lr*W#E  
<Th) &  
U^+xCX<  
#04 HRP4"#9R  
oj\av~cI  
c|?0iN  
~a@O1MB  
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自我评价曾有解读:喜欢自己的孩子,情绪最快乐。 W+N9~.q\^  
.<ux Z  
)c~1s  
孩子能察觉到“喜欢自己”,这基于父母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主观体验。孩子对情感的解读,正是通过这些主观经验,去体会和定义。每个父母都在表达爱,但让孩子接受到爱,一定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受深刻。亲子关系,除了客观上无法更改的血缘,就是主观上的情感联结。 fNjxdG{a  
a|aRUxa0"  
"]*16t%Z%x  
基于这种联结,孩子在人生长河中,无论物质生活贫穷或富有,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都有宝藏。这笔财富是支撑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体验情感生活的资本。 zzmZ`Ya  
i=67  
2ZHeOKJ-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关注孩子将来什么样?其实这个答案不在明天,而在当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养育的意义,不过是为人父母的感受。而父母的感受又取决孩子的感受。因此,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反馈爱。 [>+}2-#  
i$MYR @  
Gd^K,3:. T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KSd@   
(Ic{C5'  
=fA* b  
亲子关系升温的遥控器,正在父母手中。
?1%/G<  
n27df9L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