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031
- 港币
- 490
- 威望
- 2259
- 来自
- 人生阶段
- 职业
|
读书的时候,我有一个室友。 T9}~]zW7P A
+=# 和ta出门吃饭,问ta想吃什么,ta老是说: wm^1Fn-- +_ /ys! i3mw.`7 “随便啦,你们点就好。” w,X)g{^T c]Gs{V]\ uB^"A ;0v 几个好朋友约着一起玩,讨论出行计划时,ta也总说: V,=5}qozQ \#JXch “没事,你们方便就行,不用管我。” pdm(7^ iZ>P>x\ 事实上,ta并不太能吃辣,也不擅长消耗大量体力的活动。察觉这些事后,我们便会有意照顾ta的习惯。 unc6 V% DLP@?]BBOA 后来,大家都熟悉了不少。有一回我便对ta说:我觉得你有点太不照顾自己的感受了。 [<5/s$,i akk*f+TD` Ta沉默了一会儿,解释道: w&f>VB~,1 b1>]?.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一直都是这样对待我的。就算和他们说出我想要什么,他们也只会对着我一顿骂,嫌我给他们添麻烦。他们只想我做一个‘乖孩子’。” ZB|s/ * #E_KW1RV 听过这位室友的描述,我想起了过去曾经看到过的一个词:情感忽视。它不仅仅发生在亲子关系。在浪漫关系与友情里,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行为。 A9N8Hav qE3Ud:j 我们的后台常收到这一类留言: V,rR*a&p g)\ Tex< +L"F] _? “和伴侣在一起的时候,我经常觉得自己得不到ta的注意力。我们表面上很和谐,但这是因为即便我试图挑起争吵,对方也不会回应,好像ta只是用我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罢了,而我的需求则永远不会被对方注意到。即便在关系里,我还是觉得好孤独。” &"WgO!pzD )5n0P
Zi p+<qI~ n Bd]rak' Kp*3:XK 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以上的描述,可能你就是一名情感忽视的受害者。 V dvj*I -<k)|]8 到底什么是情感忽视?它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关系,我们又要如何摆脱被情感忽视的影响呢? ," 5HJA4 k~so+k&=b 来看今天的文章。 h^_^)P+; EcX7wrl9x :-#7j}
R& Iila|,cM jygUf|
MM]0}65KG 2q]ZI “情感忽视”最早出现在亲子关系里。许多父母出于自身人格特质或客观(如经济条件)方面的原因,并没有能力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 [TQYu:e 50dN~(;p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离开父母身边,我们可能又在一段友谊或亲密关系中体会到了这种不适感。 C$K?4$ Q|P
M6ta 图 5L<A7^j `q\F C[W 然而,长期被忽视的经历使得ta们第一时间就会否定自己的情感,像是认为自己不应该为对方的冷淡而生气,觉得是自己不够宽容。然后陷入更深层的纠结中。 @{#'y4\> 8\9W:D@"x 一次典型的情感忽视行为,包含了以下特征(Baadsgaard, 2013): A4|7^Ay 也就是说,情感忽视的本质,其实是忽视者并没有为被忽视者提供自己本该给予的情感支持。 7FkiT (1q(6! 听起来似乎很好理解。不过,现实生活中被情感忽视的人,往往很难察觉到自己实质被伤害。如果只看表面,情感忽视者们甚至尤其地用心良苦,处处为你着想。 VRgckh
m 50|nQ:u, 因此,许多被忽视者其实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忽视了。Ta们会主动为对方找借口:不是ta的错,可能是ta确实比较忙……
Ip`1Wv_ (SQGl!Lai0 事实也是,情感忽视者并没有主动给对方造成创伤的意图(D. Cohen, 2013)。Ta们只是遗漏(omission),遗漏了去做那些能给你带来情感支持的事。 \a7m!v b$0;fEvIJn %]Nm'"Y`U
X.>~DT%0Lm ZbVn"he 无论如何,长期被情感忽视的经历,必然会给被忽视者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些长期被忽视的人们,往往会有着这样的自白: jbq x7x S"@6, y`8U0TE3R 独白一 “我是自己情感的陌生人” *1!'ZfT; 长期被情感忽视会导致被忽视者不熟悉自己的情绪。Ta们很难识别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ta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情绪,更不明白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波动。 A(uo%QE| I
L7kpH+y 独白二 “我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好过一点” 0FE_><e Ta们可能会轻易地原谅他人犯下的错误,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苦恼;但是当自己遇到问题时,ta们却会进行苛刻的自我批评,然后忽视自己的需求和痛苦(Baadsgaard, 2013; Webb, 2012)。 4"Qb^y QHja4/ 图片 }5 n\us JL!^R_b&c 独白三 “我没事,我很好,我不想要” ?$ov9U_ Ta们也不常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由于ta们的不表露,别人更加不清楚ta们想要什么,甚至可能因为ta们的不信任而远离ta们。 j:uq85s m>48?% 独白四 “我搞不懂你为什么难过” )7!,_r 在爱这件事上,我们都是以己度人的。长期被情感忽视的人,已经习惯了不去关注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需求。于是,在别人情绪低落的时候,ta们也并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好起来。 AcEz$wy !~RK2d 独白五 “我果然不够好” ^!C
被忽视者把被忽视归结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是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于是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Ta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在为不是自己的错误背负愧疚和羞耻(Baadsgaard,2013)。 *~4<CP+"0 _VjaTw8iM c%O97J.5b 有一些关系中的情感忽视者是难以回避、也很难改变的,比如父母亲;不过幸运的是,我们都拥有自主选择朋友、恋人的权利。 88<d<)7t @YRy)+ 接下来,KY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情感忽视者品类,或许你能够以此作为参考——当你发现自己处在一段消耗自己的关系中时,愿你拥有抽离的勇气。 )MSCyPp5 KPDJ$,: !( +M @aN~97
H\
w8~R=k cAGM|% %).I&)i
S&-F(#CF^ RhmkpboucC #g@4c3um| l"
~
CAw; 不少人(也包括我自己)看完上文,可能已经回想起小时候和父母的某一段不愉快的相处经历,随后扼腕叹息: o3\^9-jmp a!4p$pR “我变成这样,果然是童年的错!” |A,.mOT wSCI? cUP1Uolvn 事实上,我也想告诉大家:有些家长之所以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可能是因为ta们自己也是童年情感忽视的受害者。 8@+<W%+th Vt \g9-[ 我们完全可以不赞同这样的教养模式,也当然可以对父母和童年经历心生忿忿。不过在某种意义上,想要与这一切达成和解,我们需要为理解这一境况的发生付出努力。 0}`.Z03fy -hfkF+=U' 除此之外,有一些人格特质的人会更容易做出情感忽视行为。 9{geU9&Z !-n*]C 首先是回避型依恋者。因为ta们自己在应对压力时也是偏好自己解决问题,于是,ta们也会认为其他人拥有同样的想法,所以选择不去安慰或帮忙(Feeney & Collins, 2001)。 %scIZCrI~ <+r~?X_ 其次,是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自恋的人会容易将伴侣看作自己“自恋的延伸”:你是我的孩子/朋友/伴侣,所以你很棒(McWilliams, 2011)。因此,被忽视者常常会觉得,自己像是自恋者的“工具人”。 ]l h=ZC A@?-"=h} 最后一类则是社交焦虑者。Ta们就算有着充沛的感受,也会习惯于掩饰自己真实的情绪(Kashdan et al., 2013; Turket al., 2005)。Ta们之所以没有明显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ta们确实还没有能力这么做。 qc.TYp rN7JJHV bC"h7$3
<&`Rf6 pg!oi?Jn BMQ4i&kF| 允许自己发生改变的第一步,是自我觉察。所以首先要恭喜大家:你已经成功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9=6BQ`u )(yaX 如果你在友情或浪漫关系中觉察到自己受到了情感忽视的影响,下面的3个步骤供你参考: 4,W,E4 7 g~,iWoY STEP 1 尝试与对方沟通 )Ghw!m 掩盖和回避问题未必有利于改变被忽视的现状。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和对方沟通(Baadsgaard, 2013)。 Pzd!"Gl9 ,SIGfd 沟通之前,先客观地分析被忽视的现状:是什么可能导致了忽视?有没有可能是ta的问题?Ta要对目前的状态负多大的责任? (VmFYNt& /=l!F' 其次,告诉对方你的需求。你可以告诉ta一个具体的被忽视的例子,然后表示在那个情况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会希望当时对方怎么做。 (pM&eow} %-$
:/N 如果沟通后,对方肯定了你的建议,或者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改善现状的计划,那么可以给对方一些时间调整;如果对方表示无法改变,那么你也可以保留离开这段关系的权利。 op2Zf?Bx{+ G;#xcld 记住,选择如何对待你是ta的责任,而如何应对忽视是你的选择。 kG9aHWw t~dK\>L T`j{2 tUZfQ /&G|.Cx pO fw *lD
STEP 2 学会自我抚慰 LttA8hf5q? 人人都会有产生负面情绪,也会有因此感到很不舒服的时候。如果他人无法给你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安慰,那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好受一些。 +:jv )4^O 6C<GYzzo Webb博士建议人们去学会用“充满爱意而坚定”的方式来自我对话。其中,“充满爱意”意味着当你失败后,用温和的言语自我鼓励,至少不要用恶劣的语句攻击自己(Webb, 2012)。 +A1*e+/b\ w;(=wN\ 而“坚定”指的是:在我们尝试积极的自我对话时,脑海里时常还是会冒出负面的声音,这时,你需要坚定地继续自我鼓励,并对那些声音说:“你们只是我的念头,不是事实。”来减少这些负面声音的影响。 K$GQc" =Ez@kTvOs STEP 3 试着积极地看待被忽视的经历 /qwY/^ 这里所说的积极看待,不代表你要继续容忍被忽视。而是你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有所学习和提升的部分,并试着用它们帮助自己在将来更好地生活和处理关系。 >dgq2ok!u [>_zV.X 作家Baadsgaard(2013)写道,有些人会在经历过情感忽视后对被忽视的痛苦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因此ta们学会了避免用忽视去伤害他人;有些人发现了自己打破沉默的勇气;也有些人在意识到“自己觉得很好的、深爱的伴侣也会做出情感忽视的行为”后,对人的复杂性有了更好的认识。 ~iiDy;" _qk&W_u GutiqVP:B 然而,还有一些出现在原生家庭中的情感忽视,由于其环境和关系的复杂性,并不能简单以“离开”的方式来治愈。不过,我们在成年后依旧可以尝试减轻这种代际创伤的影响。(如何阻止创伤向下一代传递?点击查看→“我讨厌爸妈对我非常严苛,直到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创伤”) Gg
GjBt v9,cL.0& DWx;cP8[ 批评情感忽视者很容易,但让中国的家庭调整含蓄的文化、变得更加善于表达爱却是现实的挑战。已经成年的我们,应当明白一件事:我们的人生固然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成年后的人生负起责任。 IO7gq+ 8"NPj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