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031
- 港币
- 490
- 威望
- 2259
- 来自
- 人生阶段
- 职业
|
读书的时候,我有一个室友。 Fl'+ C \-?@
&' : 和ta出门吃饭,问ta想吃什么,ta老是说: i$ :\, >(aGk{e1 LgX"Qk&Ca “随便啦,你们点就好。”
g^dPAjPQ 3LaqEj A=5A8B1 几个好朋友约着一起玩,讨论出行计划时,ta也总说: $stBB psHW(Z8G “没事,你们方便就行,不用管我。” iEJY[P1 J^R# 事实上,ta并不太能吃辣,也不擅长消耗大量体力的活动。察觉这些事后,我们便会有意照顾ta的习惯。 tL!R^Tf OYsG# 后来,大家都熟悉了不少。有一回我便对ta说:我觉得你有点太不照顾自己的感受了。 gADEjr*H ZV;lr Vv Ta沉默了一会儿,解释道: 2X t$KF,? c5t],P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一直都是这样对待我的。就算和他们说出我想要什么,他们也只会对着我一顿骂,嫌我给他们添麻烦。他们只想我做一个‘乖孩子’。” n
7Bua 4x'N#m{p 听过这位室友的描述,我想起了过去曾经看到过的一个词:情感忽视。它不仅仅发生在亲子关系。在浪漫关系与友情里,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行为。 g}\Yl. 1|c\^;cTkt 我们的后台常收到这一类留言: SqF9#&F 9.
7XRxR^ k}yUD 0Y “和伴侣在一起的时候,我经常觉得自己得不到ta的注意力。我们表面上很和谐,但这是因为即便我试图挑起争吵,对方也不会回应,好像ta只是用我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罢了,而我的需求则永远不会被对方注意到。即便在关系里,我还是觉得好孤独。” 'kz[Gh*8 PafsO,i- `T]1u4^E Alsr6uLT1 0Q1sJDa. 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以上的描述,可能你就是一名情感忽视的受害者。 ?xbPdG":R Jn>6y:s 到底什么是情感忽视?它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关系,我们又要如何摆脱被情感忽视的影响呢? LK'|sO>|
0WjPo 来看今天的文章。 N d"4*l; %j3*j ??!+2G#%! ;P{HePs=) DgQw9`WA
.Y"H{|]Mnh wSMP^kG “情感忽视”最早出现在亲子关系里。许多父母出于自身人格特质或客观(如经济条件)方面的原因,并没有能力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 x3JX}yCX 3'H 1T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离开父母身边,我们可能又在一段友谊或亲密关系中体会到了这种不适感。 )fo9Qwe '<35XjW 图 *Q@%<R V>`xTQG 然而,长期被忽视的经历使得ta们第一时间就会否定自己的情感,像是认为自己不应该为对方的冷淡而生气,觉得是自己不够宽容。然后陷入更深层的纠结中。 }LaRa.3 f.4m6"1 一次典型的情感忽视行为,包含了以下特征(Baadsgaard, 2013):
%0z&k!P 也就是说,情感忽视的本质,其实是忽视者并没有为被忽视者提供自己本该给予的情感支持。 Gg3cY{7 Z,~EH 听起来似乎很好理解。不过,现实生活中被情感忽视的人,往往很难察觉到自己实质被伤害。如果只看表面,情感忽视者们甚至尤其地用心良苦,处处为你着想。 #$GDKK n2JwZ? 因此,许多被忽视者其实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忽视了。Ta们会主动为对方找借口:不是ta的错,可能是ta确实比较忙…… FYe(SV(9 `]{/(pIgW; 事实也是,情感忽视者并没有主动给对方造成创伤的意图(D. Cohen, 2013)。Ta们只是遗漏(omission),遗漏了去做那些能给你带来情感支持的事。 n' \poB? Q]q`+ Z65 )aOPR|+
'01ifA^ ]i3 1@O 无论如何,长期被情感忽视的经历,必然会给被忽视者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些长期被忽视的人们,往往会有着这样的自白: -|l^- Qf! x[,HK{U|t $RYsqX\v 独白一 “我是自己情感的陌生人” <3;Sq~^ 长期被情感忽视会导致被忽视者不熟悉自己的情绪。Ta们很难识别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ta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情绪,更不明白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波动。 P1Z+XRWOM BN?OvQ 独白二 “我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好过一点” Fj`6v"h Ta们可能会轻易地原谅他人犯下的错误,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苦恼;但是当自己遇到问题时,ta们却会进行苛刻的自我批评,然后忽视自己的需求和痛苦(Baadsgaard, 2013; Webb, 2012)。 UoLvc~n7 <L1;aNN 图片 )K4A-9pC ~9OART=' 独白三 “我没事,我很好,我不想要” BmRk|b Ta们也不常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由于ta们的不表露,别人更加不清楚ta们想要什么,甚至可能因为ta们的不信任而远离ta们。 )4hb% U \Ami-<T 独白四 “我搞不懂你为什么难过” #sOkD 在爱这件事上,我们都是以己度人的。长期被情感忽视的人,已经习惯了不去关注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需求。于是,在别人情绪低落的时候,ta们也并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好起来。 4EO,9#0 L%[om c? 独白五 “我果然不够好” U/e$.K3v 被忽视者把被忽视归结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是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于是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Ta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在为不是自己的错误背负愧疚和羞耻(Baadsgaard,2013)。 YmS}*>oz wi]F\ q"Y^ ]0VjVU- 有一些关系中的情感忽视者是难以回避、也很难改变的,比如父母亲;不过幸运的是,我们都拥有自主选择朋友、恋人的权利。 Ri}n0}I a/Cd;T2 接下来,KY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情感忽视者品类,或许你能够以此作为参考——当你发现自己处在一段消耗自己的关系中时,愿你拥有抽离的勇气。 XL/?v"
/ lJfn3 ,,Dwb\B} [_&\wHX
2\Vzfca S9$* w!W c teUKK.|)
b-1cA1#_cP eAkj pc <4gT8kQ$x V'";u?h#S 不少人(也包括我自己)看完上文,可能已经回想起小时候和父母的某一段不愉快的相处经历,随后扼腕叹息: V0,%g+.^ >&|C
E2' “我变成这样,果然是童年的错!” iY /N%T; O;u&>BMk MVGznf? 事实上,我也想告诉大家:有些家长之所以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可能是因为ta们自己也是童年情感忽视的受害者。 q&h&GZ Wb_'X |"u 我们完全可以不赞同这样的教养模式,也当然可以对父母和童年经历心生忿忿。不过在某种意义上,想要与这一切达成和解,我们需要为理解这一境况的发生付出努力。 rI\G&OqpP wz-#kH5? 除此之外,有一些人格特质的人会更容易做出情感忽视行为。 36<PI'l#~ ;_.%S *W\ 首先是回避型依恋者。因为ta们自己在应对压力时也是偏好自己解决问题,于是,ta们也会认为其他人拥有同样的想法,所以选择不去安慰或帮忙(Feeney & Collins, 2001)。 E6{|zF/3' ~v2E<S3 其次,是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自恋的人会容易将伴侣看作自己“自恋的延伸”:你是我的孩子/朋友/伴侣,所以你很棒(McWilliams, 2011)。因此,被忽视者常常会觉得,自己像是自恋者的“工具人”。 [f'V pId8 vpoeK'bi, 最后一类则是社交焦虑者。Ta们就算有着充沛的感受,也会习惯于掩饰自己真实的情绪(Kashdan et al., 2013; Turket al., 2005)。Ta们之所以没有明显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ta们确实还没有能力这么做。 ^MyuD?va |z!Y,zaX poqcoSL"} <_S>- ;by Xgge_`T9 <$^76=x,8P 允许自己发生改变的第一步,是自我觉察。所以首先要恭喜大家:你已经成功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Q)\~=/Lb zqaz1rt[ 如果你在友情或浪漫关系中觉察到自己受到了情感忽视的影响,下面的3个步骤供你参考: XNwZSW ?F@0"qi STEP 1 尝试与对方沟通 gg>O:np8 掩盖和回避问题未必有利于改变被忽视的现状。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和对方沟通(Baadsgaard, 2013)。 W?5u O t,*hxzD" 沟通之前,先客观地分析被忽视的现状:是什么可能导致了忽视?有没有可能是ta的问题?Ta要对目前的状态负多大的责任? ~mqiXr8 7j&iHL 其次,告诉对方你的需求。你可以告诉ta一个具体的被忽视的例子,然后表示在那个情况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会希望当时对方怎么做。 &TmN^R> Ylc[ghx 如果沟通后,对方肯定了你的建议,或者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改善现状的计划,那么可以给对方一些时间调整;如果对方表示无法改变,那么你也可以保留离开这段关系的权利。 ~>af"< nMK,g>wp 记住,选择如何对待你是ta的责任,而如何应对忽视是你的选择。 Jon<?DQj
NArql q1Ja*=r H]LH~l IpX>G]"-C o<*H!oyP\
STEP 2 学会自我抚慰 >Cb[ 人人都会有产生负面情绪,也会有因此感到很不舒服的时候。如果他人无法给你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安慰,那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好受一些。 VpDNp
(2 D0(%{S^ Webb博士建议人们去学会用“充满爱意而坚定”的方式来自我对话。其中,“充满爱意”意味着当你失败后,用温和的言语自我鼓励,至少不要用恶劣的语句攻击自己(Webb, 2012)。 fh0a "#L{ O<&8gk~ 而“坚定”指的是:在我们尝试积极的自我对话时,脑海里时常还是会冒出负面的声音,这时,你需要坚定地继续自我鼓励,并对那些声音说:“你们只是我的念头,不是事实。”来减少这些负面声音的影响。 $YM>HZe- $"d< F3k STEP 3 试着积极地看待被忽视的经历 *CHLs^)
这里所说的积极看待,不代表你要继续容忍被忽视。而是你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有所学习和提升的部分,并试着用它们帮助自己在将来更好地生活和处理关系。 OC$Y8Ofr )Q_^f'4 作家Baadsgaard(2013)写道,有些人会在经历过情感忽视后对被忽视的痛苦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因此ta们学会了避免用忽视去伤害他人;有些人发现了自己打破沉默的勇气;也有些人在意识到“自己觉得很好的、深爱的伴侣也会做出情感忽视的行为”后,对人的复杂性有了更好的认识。 yw|O,V<4N 6dG:3n} <<zYF.9L] 然而,还有一些出现在原生家庭中的情感忽视,由于其环境和关系的复杂性,并不能简单以“离开”的方式来治愈。不过,我们在成年后依旧可以尝试减轻这种代际创伤的影响。(如何阻止创伤向下一代传递?点击查看→“我讨厌爸妈对我非常严苛,直到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创伤”) <+1d'VQ2 a&6e~E$K2 w`kn!k8 批评情感忽视者很容易,但让中国的家庭调整含蓄的文化、变得更加善于表达爱却是现实的挑战。已经成年的我们,应当明白一件事:我们的人生固然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成年后的人生负起责任。 #S57SD
J1wa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