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HQo/c r 前几天,我去楼下邻居家借鸡蛋。
2xBIfmR^y 刚进门,紧张的气息扑面而来。
-#0(Jm' “你写不写,已经九点了,你还不写!”
nY(>|! “就一个作文,你拖到现在?”
V~j:!=b%v “到底怎么回事!你听不见吗?”
N{ L'Q0! 邻居大姐与老公双剑合璧,试图让
孩子执行指令。
yWI30hW 可儿子,不为所动。
"`P/j+-rt 拿到了几个鸡蛋后,我就走了。
rQ~7BlE 第二天,又在小区碰到邻居大姐。
H#pl&/+ 据说当晚快11点了,孩子也没写几个字。
D$C >ZF 她老公急得自己动手帮孩子写好了作文,可孩子连照着抄都拖。
k
I{)" 她老公给惹急了,把孩子给打了一顿,拦也拦不住。
3vx5dUgl, “这孩子这么磨蹭,真让人
头痛。”
)!+M\fT 她问:“整天跟催命似的,孩子一点也没变,该怎么办?”
\Eq,4-q 说起这届家长的痛点,
6H+'ezM 孩子磨蹭绝对能上榜单之首。
z~[:@mGl 不少家长表示,自从当了妈,生活就像开了2
倍速,孩子,是0.25倍速。
zTtn`j$ 每天从起床到睡觉,都要不断地催,急死了。
W;~ f865 难道是孩子天生性格有问题,
m80e^ 到底为什么会有
拖延这回事啊——
(,Zy2wr= 一起来看看拖延的真相,
%@/"BF;r 和相应的应对策略吧。
Y~ j.Kt zrt \]h+ 01 Hc?8Q\O: E'3=qTbiD RL Beti> *|)a@VL 大脑发育受限导致磨蹭 7.7aHt0 <9zzjgzG{c 针对孩子学习上的磨蹭,育儿专家田宏杰曾表示: B/"TaXVU “其实孩子上小学碰到问题是必然的, VyQ@. Lm 因为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大脑神经的额叶没有发展好。” DONXq]f:," 额叶是掌管什么的? :
utY4 神经的控制功能,和语言的调整功能,都在额叶。 gDHgXDD_b 额叶没发展好,孩子就没办法专心, ;pk4Voo$ 就容易兴奋和走神, FT.6^)- 写作业时,就显得磨蹭。 uSnG= tB 所以,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不苛责,很重要。 8MIn~ 请记得,大人眼里孩子是“磨蹭”、“胡闹”, Y+il>.Z 其实孩子正在长大脑。 vW`Dy8`06 譬如,小孩儿蹲在那里绑鞋带,好奇地研究, 0=N,y 他花点时间会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把鞋带绑得更好, Leg)q7n 这是他的乐趣与探索。 GM&< ?K1 假设大人不断催促,孩子就会失去探索乐趣, Hh^EMQk 连同专注力、控制力都会被破坏掉。 \G}02h 这样的小孩,读小学以后爱跑神、效率低,也就不意外了。 = MQpYX
W?y7mw_S
i?+ZrAx> 所以请多些耐心,多鼓励和引导孩子专注过程和效率,比如多说: kKbq?}W[ “哇,你做事真专心!” ZL!,s#
“你拼拼图真认真!” JbT+w\o
“这次你用了10分钟,比上次快呢(提醒:3岁以后可给孩子配闹钟、沙漏玩具等时间工具了~)”
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孩子的进步。 Z)
nB >R9Q| pq8XCOllXx 02 50,`=Z X.~z:W+ L=`QF'Im p
mv6m 有些气质类型更容易磨蹭 b1rW0}A Ir%L%MuR]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生来气质类型不同。 W5C8$Bqm 有些气质类型的孩子,的确更容易磨蹭。 "Zk# bQ2j 拿身边认识的两个孩子为例。 UC3&:aQ! 一个属于打小就比较难养、规律性差的小孩。 _v~c3y). 哄睡难,吃饭难,性子散漫,缺乏时间概念, f3,qDbQyJ 读书、写作业少不了爸妈催催催。 Q-A:0F&{t 还有一个小孩倒是好养, ?`9XFE~a! 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慢热小孩, X`/3X}<$7 他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 -D=J/5L#5 只是从一件事切换到另外一件事需要的时间, -Ky<P<@ezm 总比别的孩子更长一些。 Y
j[M>v 他的父母,也常为了他做事磨磨蹭蹭头疼。 %6A."sePO 如果你家娃碰巧是上述两种气质类型中的一种, _+c' z 那么首先平复心态,咱得接受现实。 Po(Y',xI[ 孩子他不是故意这样的。 NifD
pqjgt CC{*'p6 如果希望孩子生活、读书表现能更好一点,
@Z0?1+k 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N=Q<mj;, 譬如,父母陪孩子坚持规律的作息。
JmMB=}
< 起码每天几点吃饭、几点去散步、几点读睡前故事、几点睡觉,
Fjnp0:p9X 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仪式感。
b&q!uFP 尤其注意,哪怕放假了,
p~(+4uA 也不要一下子就放任孩子,打乱作息。
rGa@!^hk 可以稍微晚起一小时左右,
R/!lDv!
但该吃饭、游戏、读书和到点关灯睡觉的步骤,不要轻易更改。
NC]]`O2r@ 坚持给孩子输入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 wl.'GA 孩子会更有时间观念,更能适应学校生活。
4:umD*d 3E s
&4k 03 ~_l@
_P5yz 6I)[6R ie<zc+*rW --S1p0 性别差异,导致磨蹭 b2L9%8h X#;n Gq)5 很多父母会发现,男孩普遍比女孩更“没耳朵”。 5ynBVrYf 做什么事情,都要催上很多遍,才可能动弹一下。 8 $5
y]%! 其实,这种“磨蹭”跟性别有关。 U.XvS''E 心理学研究表明, !VLk|6mn 女孩对声音敏感,男孩对动作敏感。 UA>3,|gV1 所以,家有女孩,如果行为磨蹭,你可以用声音温柔提醒。比如: F4M )x` “宝贝,再过10分钟,我们就去洗漱了哦!” }s+ t*z 剩余5分钟时,再提醒一次。 \"]KF8c^_ 剩余1分钟,再提醒。 U}#3LFr.? 最后一次提醒的时候,走到女孩身边,带她去卫生间就好。 ;v#BguM VT>TmfN(I 但是,对男孩,只是声音提醒是不够的。
Y.}"<{RQ 你最好要有动作,再配上声音。
;Dh\2! sr 比如:温柔地走到男孩面前,摸摸他的脑袋,抚摸他的背,
@;\2 PD 挠挠他的小肚子,或者抱抱他,
.>QzM>zO 并且要确保和他有眼神接触,
E6 g]EE 因为男孩对
触觉和视觉信息更敏感。
#}M\ J0QG 然后再告诉孩子:再过15分钟,我们就要洗漱了哦。
Whoqs_Mm{ 为什么给男孩的时间比给女孩的长呢?
}%8 :8_Ke 因为男孩大脑
胼胝体体积小,连接比女孩少,
kSW=DE|#} 同一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但投入度也会更高,
u{|
Q[hf[ 需要更长的启动时间,去切换到另一件事上。
}j+Af["W? MP/@Mf\<E 04 `'W/uCpl 3H^0v$S aPU.fER ^)J2tpr;]= 父母要求太严,导致磨蹭 #%Hk-a=>)# RIC\f_Dv -|z
]Ir 如果说,上面几种磨蹭,是孩子能力问题,
a$=BX= 那么接下来这几种磨蹭,则跟情绪有关。
fL xGaOT Timothy Pychl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
KjWF;VN*[3 家里要求比较严格的孩子,容易拖延。
e0s* 拖延是孩子的一种被动攻击,
T]er_n 用来反抗别人对自己的控制。
H1bHQB 正如文章开头那个邻居大姐,
J&P{7a 她是对孩子要求比较高的家长。
Y"{L&H ` 我问她,儿子上初一了,你们还盯着他吗?
3o_)x 她说,孩子从小磨蹭,我们要一直盯着他,哪怕上初中了,也要盯着。
q fc:%ks2 她不知道问题的因果关系。
WD/\f$4 从小被盯着,才会越来越磨蹭。
n8pvzlj1 写作业写慢了,催;
K#"J8h;x 遇到不会的,停下来思考,催......
ppm=o4`s[ 孩子很被动,只能用磨蹭来反抗。
1iA0+Ex(j 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自己是有那么一点
主动权的。
<v=$A]K 哪怕这个反抗的行为,得到的总是打骂,
EF>vu+YK 但起码我反抗了,虽然我不爽,你们更不爽。
3!l+)g 时间久了,磨蹭就成为习惯。
我跟邻居大姐说: i2+r#Hw#5R “试着对孩子的要求降低点。多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和信任他。” &7\=Jw7w “假如他做不到呢?”大姐反问。 /Dd.C<F 刚开始,他肯定做不到, [Sr^CYP( 让他去承担自己做不到的自然后果就好。 >-&B#Z^, 这不代表父母撒手不管。 bk(q8xR` 我们可以去帮孩子分析利弊。 V8w7U:K 孩子不求助时,不干预。 -JKl\ E 平时多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wFz4: 让他知道,自己在家里是有主动权的。 nrBpq 这样一来,孩子就不至于用“磨蹭”表达反叛。 lpq)vKM}^ [c^!;YBp) uBp,_V? 05 XC(:O(jdA2 hD>]\u .2Q4EbM2 HbI'n,+ 怕犯错,导致磨蹭 r5RUgt
saRYd{%+ 一朋友的孩子,15岁,很喜欢画画, -1_WE/Ps 他的作品,是能达到让人惊艳的程度。 /b1+ ^|_ 有一次,我叫他帮我画个简笔画, [Xa,| 以为很快就能完成的, hqXp>.W 没想到,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画了擦,画了再擦。 xNrPj8V<Y 我走过去,说: x/fhlf}a}= “我要求很简单的,你刚才画得就很好看了,不用擦掉。” lQS(\}N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 jj,CBNo( “你在这边,我有点心不在焉,不知道怎么画。” ;\]&k 我走开,再回去,他还是没画出来, =l)D$l 不是磨蹭不想画,而是害怕, bUzo> fm_ 担心自己画出来的东西让人不满意,所以迟迟完成不了。 -(dtAo6 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环境里, D%`O.2T Y| 哪怕否定他的人不在身边, ^l:~r2 但否定的声音早已定格在他的大脑里了。 FmtgH1u:= 做事时,他很容易担心结果。 [X9T$7q#
生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好,就会验证了“我很失败” 。 8AjQPDn+ 甚至不惜用回避和拖延,来逃避糟糕感受。 {})d}dEC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师, c>|1%}"? 孩子会在我们的暗示里,变成我们暗示的那种人。 9T\uOaC" 既然暗示的力量这么大,为什么不利用暗示来积极养育呢? #ORZk6e 多说: K N Y “我知道你能做到。” G?M<B~} “你可以的。” %K`th&331 “我相信你。” zAW+!C. “你真的是很有耐心啊” }s7@0#j@a ...... C6?({
QB@ 记住,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 XnwVK 拿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 f7lt|.p 让孩子在暗示里,成为有力量的人。 7"_m?c8 $+k|\+iJ A`B>fI 06 vh$If0 *M? [Gro/ Aaw]=8 OI uGmv`R_ 目标太大,导致磨蹭 @3w6!Sgh m
>Rdsn~l ?v
z[Zi 有个家长苦恼女儿老是磨蹭。
]x1;uE?1J 她说:“明明我给她定了计划,但是她不去执行,总是拖着。”
5g q 我问:“定了什么样的计划?”
|Q(3rcOrV" 家长答:“
英语成绩差,一直在70分徘徊,
.Ei#mG-=}& 我就想给她制定计划,让她下回考90分以上。”
4-CGe “具体呢?”
+`J~c|( “具体就是,每天要好好学英语。可是她不做啊。”
}>5R9 这肯定很难做到啊,
LULRi#n 做不到就只能拖着,
A'tv[Td8, 因为这个计划太大了,
K/YXLR + 很抽象,没有可以入手的地方。
} =p e;l 换个计划,
#0"Pd8@ 每天花10分钟读课本,
UVd
^tg 背10个
单词,
:@RX}rKG 其实就会容易很多。
-k?K|w*X 而且执行时会有成就感,毕竟是能做到的。
b FMBIA| 请记得,家长下的任务目标太大了,
SHc?C&^S 孩子是不知道怎么样下手的,
&wX568o 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
[59g] ') 只能拖延。
%A3ci[$g 定目标,一定要靠谱,不要一下子就要孩子“上天”。
\wKnX]xGf 遵循一个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ynZp|'b?< B,q)<z6< 07 &At9@ ]+k]Gbty6 天下功夫,唯快不攻。 qyKI.X3n* 可育儿,越快越不行。 "X(9.6$_ 其实,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 +=`*`eP:U 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 >vR7l&" 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力。 Z=m5V (9 请相信孩子目前还在发展中, %{|67h 很多问题在时间的长河里都会得到解决; z"D0Th`S6 看到孩子做不到某事时,不要急着替代, LE|DMz|J 允许孩子承担属于他的“自然后果”; BvLC% 把催促换成积极支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43}uW,P 如果孩子长期拖延,则意味你该调整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了, @CtnV| 因为孩子可能不是拖延某件事,孩子是在对抗你。 ,/YTW@N &s(mbpV
1`sTGNo s$JO3-) O[|_~v:^
w)Xn MyD(P 1岁的孩子独自绑不了鞋带; >1qum' 3岁可能需要半小时; _ea|E 8 6岁估计需要几分钟; #AR$'TE# 而12岁,也许不用半分钟。 !C;$5(k 能力不同,每个阶段能达到的速度不同。 U>i}C_7g 静待花开,不逼不催,是最好的良药。 cCx_t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