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O;2.M%@ 前几天,我去楼下邻居家借鸡蛋。
~YQH] 刚进门,紧张的气息扑面而来。
6k+4R< “你写不写,已经九点了,你还不写!”
}!9KxwC( “就一个作文,你拖到现在?”
vrX@T?> “到底怎么回事!你听不见吗?”
X:kr$ 邻居大姐与老公双剑合璧,试图让
孩子执行指令。
nXJG4$G 可儿子,不为所动。
I-L:;~. 拿到了几个鸡蛋后,我就走了。
Bm$(4 第二天,又在小区碰到邻居大姐。
cVf}8qf) 据说当晚快11点了,孩子也没写几个字。
Iw[7;B5v 她老公急得自己动手帮孩子写好了作文,可孩子连照着抄都拖。
*LOUf7` 她老公给惹急了,把孩子给打了一顿,拦也拦不住。
| k?r1dj%O “这孩子这么磨蹭,真让人
头痛。”
x^V9;V@6 她问:“整天跟催命似的,孩子一点也没变,该怎么办?”
OzA'd\| 说起这届家长的痛点,
:cA%lKg 孩子磨蹭绝对能上榜单之首。
5DS'22GW` 不少家长表示,自从当了妈,生活就像开了2
倍速,孩子,是0.25倍速。
xe@11/F 每天从起床到睡觉,都要不断地催,急死了。
$d\>^Q 难道是孩子天生性格有问题,
8Cef ]@x 到底为什么会有
拖延这回事啊——
O.z\
VI2f 一起来看看拖延的真相,
4N[KmNi< 和相应的应对策略吧。
"n%0L4J $mu*iW\{ 01 (T|q]29 ~]V}wZt>h <x[CL,Zg7 vw)lD9-" 大脑发育受限导致磨蹭 .^!<cFkCE ^_ST#fFS 针对孩子学习上的磨蹭,育儿专家田宏杰曾表示: |w+N(wcJ “其实孩子上小学碰到问题是必然的, zEy,aa:M 因为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大脑神经的额叶没有发展好。” &xLCq&j1 额叶是掌管什么的? FMEW[' 神经的控制功能,和语言的调整功能,都在额叶。 zPc kM) 额叶没发展好,孩子就没办法专心, 13aj fH 就容易兴奋和走神, rv <_'yj 写作业时,就显得磨蹭。 <HB@j}qi 所以,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不苛责,很重要。 Yaix\*II 请记得,大人眼里孩子是“磨蹭”、“胡闹”, ^-2|T__ 其实孩子正在长大脑。 &rfl(&\oUi 譬如,小孩儿蹲在那里绑鞋带,好奇地研究, yp?a7t M 他花点时间会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把鞋带绑得更好, jBMGm"NE 这是他的乐趣与探索。 6DT^:LHS 假设大人不断催促,孩子就会失去探索乐趣, uA;vW\fHr 连同专注力、控制力都会被破坏掉。 @;t6Slc"~ 这样的小孩,读小学以后爱跑神、效率低,也就不意外了。 %3Tz%>n
9D[Jn}E:
*Y`c.n" 所以请多些耐心,多鼓励和引导孩子专注过程和效率,比如多说: jxqKPMf>@% “哇,你做事真专心!” 0WI@BSHnM
“你拼拼图真认真!” o"j$*o=
“这次你用了10分钟,比上次快呢(提醒:3岁以后可给孩子配闹钟、沙漏玩具等时间工具了~)”
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孩子的进步。 @Yj+u2! eufGU)M ~-2Gx
HO` 02 ><wYk)0E h/pm$9A ?:DUsg kHb H{]) 有些气质类型更容易磨蹭 /C
TGH"OXV*@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生来气质类型不同。 t.pn07$ 有些气质类型的孩子,的确更容易磨蹭。 @(W{_ mw 拿身边认识的两个孩子为例。 Ku`u%5< 一个属于打小就比较难养、规律性差的小孩。 AlA:MO]NM 哄睡难,吃饭难,性子散漫,缺乏时间概念, `M[o.t 读书、写作业少不了爸妈催催催。 +)ba9bJ| 还有一个小孩倒是好养, d6f+[<< 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慢热小孩, rsn^YC 他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 ,X}Jpi;/ 只是从一件事切换到另外一件事需要的时间, 7CDp$7v2 总比别的孩子更长一些。 d;hv_h 他的父母,也常为了他做事磨磨蹭蹭头疼。 QWI)Y:<K/ 如果你家娃碰巧是上述两种气质类型中的一种, n5+Z|<3) 那么首先平复心态,咱得接受现实。 >K n7A 孩子他不是故意这样的。 TD-o-*mO hl$X.O 如果希望孩子生活、读书表现能更好一点,
)>;V72 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p;Nq(=]
\ 譬如,父母陪孩子坚持规律的作息。
;Q>+#5H6F8 起码每天几点吃饭、几点去散步、几点读睡前故事、几点睡觉,
SIZZFihcYh 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仪式感。
9A,ok[J 尤其注意,哪怕放假了,
(sqI:a 也不要一下子就放任孩子,打乱作息。
RdqB^>X 可以稍微晚起一小时左右,
*ry}T= 但该吃饭、游戏、读书和到点关灯睡觉的步骤,不要轻易更改。
/i)>|U
4 坚持给孩子输入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YhQ%S} 孩子会更有时间观念,更能适应学校生活。
?np3*;lw 2y5d 03
8/s?Gz s8.SEk|pB p6X-P%s 2(AuhZ> 性别差异,导致磨蹭 $*+IsP! *X l,w2@ 很多父母会发现,男孩普遍比女孩更“没耳朵”。 *2>kic
aH 做什么事情,都要催上很多遍,才可能动弹一下。 sR;u#". 其实,这种“磨蹭”跟性别有关。 O9ar|8y 心理学研究表明, } /*U~!t 女孩对声音敏感,男孩对动作敏感。 "cz'|z` 所以,家有女孩,如果行为磨蹭,你可以用声音温柔提醒。比如: b_Dd$NC “宝贝,再过10分钟,我们就去洗漱了哦!” MqjdW 剩余5分钟时,再提醒一次。 D"M[}$P 剩余1分钟,再提醒。 e+<'=_x { 最后一次提醒的时候,走到女孩身边,带她去卫生间就好。 -?p4"[ ?/q\S 但是,对男孩,只是声音提醒是不够的。
<O0.q. 你最好要有动作,再配上声音。
:Z&<5 比如:温柔地走到男孩面前,摸摸他的脑袋,抚摸他的背,
KBa ]s q_ 挠挠他的小肚子,或者抱抱他,
]Ns)fr6 并且要确保和他有眼神接触,
8(>2+#exw 因为男孩对
触觉和视觉信息更敏感。
IXv9mr?H} 然后再告诉孩子:再过15分钟,我们就要洗漱了哦。
YL&)@h 为什么给男孩的时间比给女孩的长呢?
-dS@l'$ 因为男孩大脑
胼胝体体积小,连接比女孩少,
-pW*6??+? 同一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但投入度也会更高,
7S2"e[-x 需要更长的启动时间,去切换到另一件事上。
nArG
I}@ u*$]Bx 04 i:60|ngK K$KVm^` UY(\T8 vYg>^!Q 父母要求太严,导致磨蹭 "A]#KTP u{Gci } 89-U 如果说,上面几种磨蹭,是孩子能力问题,
#QNa|
f#= 那么接下来这几种磨蹭,则跟情绪有关。
1ne3CA= Timothy Pychl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
4n} a%ocv^ 家里要求比较严格的孩子,容易拖延。
{s>V'+H(F 拖延是孩子的一种被动攻击,
Ay0.D FL 用来反抗别人对自己的控制。
"\+.S]~ 正如文章开头那个邻居大姐,
G^Va$ike 她是对孩子要求比较高的家长。
9Cz|?71 我问她,儿子上初一了,你们还盯着他吗?
6aKfcvf & 她说,孩子从小磨蹭,我们要一直盯着他,哪怕上初中了,也要盯着。
b\S~uFq6 她不知道问题的因果关系。
^Lv)){t 从小被盯着,才会越来越磨蹭。
fS$;~@p 写作业写慢了,催;
TPVB{
107 遇到不会的,停下来思考,催......
^*"i
*e 孩子很被动,只能用磨蹭来反抗。
Y?ZzFd,i& 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自己是有那么一点
主动权的。
IictX"3lh 哪怕这个反抗的行为,得到的总是打骂,
g#:P cl 但起码我反抗了,虽然我不爽,你们更不爽。
l5/gM[0_7 时间久了,磨蹭就成为习惯。
我跟邻居大姐说: 3X%h?DC “试着对孩子的要求降低点。多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和信任他。” N6HeZB": “假如他做不到呢?”大姐反问。 .Ta (v3om% 刚开始,他肯定做不到, ~P BJ~j+G 让他去承担自己做不到的自然后果就好。 CE @[Z 这不代表父母撒手不管。 89x;~D1 我们可以去帮孩子分析利弊。 g OK 孩子不求助时,不干预。 5?q6g 平时多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G8&/Ic 让他知道,自己在家里是有主动权的。 ^^B~v<uK 这样一来,孩子就不至于用“磨蹭”表达反叛。 nJ}@9v F/ _<KUa\ =O3)tm; 05 0X:$ASocU GfV#^qi Ka y\;fXT zbI|3 怕犯错,导致磨蹭 >hY.F/[ 1:!H`*DU& 一朋友的孩子,15岁,很喜欢画画, &2bqL!k 他的作品,是能达到让人惊艳的程度。 MK(~ 有一次,我叫他帮我画个简笔画, m*.+9 6 以为很快就能完成的, #$
4g&8 没想到,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画了擦,画了再擦。 jG{OLF6 ! 我走过去,说: 3EHB~rL/C “我要求很简单的,你刚才画得就很好看了,不用擦掉。” 14DhJUV"b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 '+\t,>nRkl “你在这边,我有点心不在焉,不知道怎么画。” %j@@J\G! 我走开,再回去,他还是没画出来, 2ck0k,WP 不是磨蹭不想画,而是害怕, r{KQ3j9O 担心自己画出来的东西让人不满意,所以迟迟完成不了。 G#fF("Ndu` 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环境里, (H8JV1J 哪怕否定他的人不在身边, l5#SOo\ 但否定的声音早已定格在他的大脑里了。 _#qfe 做事时,他很容易担心结果。 NFyKTA6 生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好,就会验证了“我很失败” 。 d ehK#8 甚至不惜用回避和拖延,来逃避糟糕感受。 =Z ql6D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师, @b!W8c 6 孩子会在我们的暗示里,变成我们暗示的那种人。 6Ey@)p..E 既然暗示的力量这么大,为什么不利用暗示来积极养育呢? dNf:I,<DCf 多说: Zs4NN2~ “我知道你能做到。” @H8DGeM “你可以的。” hHZ'*,9 y “我相信你。” OT0IGsJ"' “你真的是很有耐心啊” 5z&>NI ...... oFGWI#]ts> 记住,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 Lg~ll$
U 拿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 ?,i}Qr [Q 让孩子在暗示里,成为有力量的人。 ~ dk9 7Z8 m}7Nu qOy0QZ#0 06 ]h,iyWSs U;j\FE^+> {isL< @nAl*#M*D 目标太大,导致磨蹭 YmCu\+u < 0YoZSNGj S_TD o 有个家长苦恼女儿老是磨蹭。
GVhy
}0| 她说:“明明我给她定了计划,但是她不去执行,总是拖着。”
zdm2`D;~p 我问:“定了什么样的计划?”
|nfMoUI 家长答:“
英语成绩差,一直在70分徘徊,
9Dbbk/j| 我就想给她制定计划,让她下回考90分以上。”
v[r8-0c “具体呢?”
p-r[M5;-^Q “具体就是,每天要好好学英语。可是她不做啊。”
7"F29\ 这肯定很难做到啊,
y,/i3^y#_ 做不到就只能拖着,
gD2P)7: 因为这个计划太大了,
n,d)Wwe_`y 很抽象,没有可以入手的地方。
0Py*%}r1 换个计划,
'50}QY_R. 每天花10分钟读课本,
&$ud;r# 背10个
单词,
N=\weuED 其实就会容易很多。
BO WOH 而且执行时会有成就感,毕竟是能做到的。
VVDW=G 请记得,家长下的任务目标太大了,
bObsj] 孩子是不知道怎么样下手的,
fW[ .Q0 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
A $i^/hJs 只能拖延。
+D2I~hC0' 定目标,一定要靠谱,不要一下子就要孩子“上天”。
FA+"t^q 遵循一个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Fu/ [X91nUz# 07 Sy']fGvx txvo7?Y*4 天下功夫,唯快不攻。 Nv^byWqu 可育儿,越快越不行。 6bPl(.(3 其实,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 ia(`3r 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 )KEW`BC5T 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力。 jtUqrJFlQ 请相信孩子目前还在发展中, ]6F\a= J 很多问题在时间的长河里都会得到解决; 4,>9N9.?9 看到孩子做不到某事时,不要急着替代, {PR "}x 允许孩子承担属于他的“自然后果”; -
AU{Y`j 把催促换成积极支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F0~<p[9Nx 如果孩子长期拖延,则意味你该调整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了, zez|l 因为孩子可能不是拖延某件事,孩子是在对抗你。 Mo5b
@
[ ujzfy
MT7B'hd a|jZg yO}5.
)*`h)`\y 1岁的孩子独自绑不了鞋带; [2Zl
'+ 3岁可能需要半小时; QYi4A"$` 6岁估计需要几分钟; S+#|j
而12岁,也许不用半分钟。 7WwE] ^M 能力不同,每个阶段能达到的速度不同。 lF_"{dS_6( 静待花开,不逼不催,是最好的良药。 0?}n( 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