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W 前几天,我去楼下邻居家借鸡蛋。
+'g~3A-G 刚进门,紧张的气息扑面而来。
ph7]*W- “你写不写,已经九点了,你还不写!”
=^ x1:Ak “就一个作文,你拖到现在?”
qHYoQ.ke “到底怎么回事!你听不见吗?”
7x$VH5jie# 邻居大姐与老公双剑合璧,试图让
孩子执行指令。
~#rmw6y 可儿子,不为所动。
hus9Zv4 拿到了几个鸡蛋后,我就走了。
_6sSS\ 第二天,又在小区碰到邻居大姐。
s%zdP 据说当晚快11点了,孩子也没写几个字。
YipL_&- 她老公急得自己动手帮孩子写好了作文,可孩子连照着抄都拖。
lxLEYDGFS 她老公给惹急了,把孩子给打了一顿,拦也拦不住。
(=Lx9-u “这孩子这么磨蹭,真让人
头痛。”
}SW>ysw'm 她问:“整天跟催命似的,孩子一点也没变,该怎么办?”
ML1/1GK*i+ 说起这届家长的痛点,
<q4<3A 孩子磨蹭绝对能上榜单之首。
/ \k\HK8 不少家长表示,自从当了妈,生活就像开了2
倍速,孩子,是0.25倍速。
m8 *)@e 每天从起床到睡觉,都要不断地催,急死了。
?*f2P T?` 难道是孩子天生性格有问题,
F{m?:A 到底为什么会有
拖延这回事啊——
n--s[Kdo8 一起来看看拖延的真相,
j;&su=p" 和相应的应对策略吧。
OJ#
d Ch&2{ng 01 ~N+H7T.L l4E0/F A9y3B^\* q+9c81b 大脑发育受限导致磨蹭 Kl :x?"g) $r(9'm}W 针对孩子学习上的磨蹭,育儿专家田宏杰曾表示: {@X)=.Zf “其实孩子上小学碰到问题是必然的, 7}fT7tsN 因为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大脑神经的额叶没有发展好。” ~2 J!I^J 额叶是掌管什么的? X_wPuU% 神经的控制功能,和语言的调整功能,都在额叶。 ? C6tYd 额叶没发展好,孩子就没办法专心, 5mI}IS|@ 就容易兴奋和走神, [jKhC<t} 写作业时,就显得磨蹭。 E^Z?X2Z 所以,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不苛责,很重要。 y>JSo9[@ 请记得,大人眼里孩子是“磨蹭”、“胡闹”, F*,RDM'M 其实孩子正在长大脑。 7Y1FFw| 譬如,小孩儿蹲在那里绑鞋带,好奇地研究, HUGhz 他花点时间会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把鞋带绑得更好, D;oX*` 这是他的乐趣与探索。 h`MTB!o 假设大人不断催促,孩子就会失去探索乐趣, S),acc(d 连同专注力、控制力都会被破坏掉。 p}a0z? 这样的小孩,读小学以后爱跑神、效率低,也就不意外了。 $_W kI^
I^gLiLUN*6
CDG,l7 所以请多些耐心,多鼓励和引导孩子专注过程和效率,比如多说: wvEdZGO8! “哇,你做事真专心!” gp]T.ol
“你拼拼图真认真!” C.VU"= -
“这次你用了10分钟,比上次快呢(提醒:3岁以后可给孩子配闹钟、沙漏玩具等时间工具了~)”
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孩子的进步。 %Wg8dy| kfs[*ku 843O}v' 02 e:;u_be~ R\lUE,o]<q -=4:qQEw SGLU7*sfd 有些气质类型更容易磨蹭 !X<dN.. WQltUaF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生来气质类型不同。 J+Zp<Wu- 有些气质类型的孩子,的确更容易磨蹭。 `mDCX 拿身边认识的两个孩子为例。 @VKN6yHH 一个属于打小就比较难养、规律性差的小孩。 AbOF/g)C 哄睡难,吃饭难,性子散漫,缺乏时间概念, \
UiITP< 读书、写作业少不了爸妈催催催。 lD1m<AC 还有一个小孩倒是好养, u_%L~1+' 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慢热小孩, qL!pDZk 他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 p y%RR*4# 只是从一件事切换到另外一件事需要的时间, :>m67Zq 总比别的孩子更长一些。 k :`yxxYIh 他的父母,也常为了他做事磨磨蹭蹭头疼。 |il P>b 如果你家娃碰巧是上述两种气质类型中的一种, a`; nB E 那么首先平复心态,咱得接受现实。 67P@YL 孩子他不是故意这样的。 `z6I][Uf sK|+&BC 如果希望孩子生活、读书表现能更好一点,
>B+!fi'SS> 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6F3FcUL 譬如,父母陪孩子坚持规律的作息。
Uf\U~wM< 起码每天几点吃饭、几点去散步、几点读睡前故事、几点睡觉,
j:'8yFi_ 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仪式感。
y9Q.TL>=[ 尤其注意,哪怕放假了,
*skmTioj& 也不要一下子就放任孩子,打乱作息。
YyD0g9{ 可以稍微晚起一小时左右,
\2y[Hy? 但该吃饭、游戏、读书和到点关灯睡觉的步骤,不要轻易更改。
%2`.*]L 坚持给孩子输入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36.*s m 孩子会更有时间观念,更能适应学校生活。
V\r2=ok@y 6fw2;$x" 03 !s[[X5 @`:z$52 CdNb&Nyz JR4fJG 性别差异,导致磨蹭 #HmZe98[% o#=O5@>ai 很多父母会发现,男孩普遍比女孩更“没耳朵”。 9 EV. ![ 做什么事情,都要催上很多遍,才可能动弹一下。 6{?B`gm7g 其实,这种“磨蹭”跟性别有关。 bm-&H 心理学研究表明,
N| 女孩对声音敏感,男孩对动作敏感。 ?%i~~hfH#N 所以,家有女孩,如果行为磨蹭,你可以用声音温柔提醒。比如: a/lTQj]A “宝贝,再过10分钟,我们就去洗漱了哦!” 9<1dps=c 剩余5分钟时,再提醒一次。 t'bhA20Z\ 剩余1分钟,再提醒。 7toDk$jJRg 最后一次提醒的时候,走到女孩身边,带她去卫生间就好。 *f3?0w Pbl#ieZM 但是,对男孩,只是声音提醒是不够的。
mBg$eiGTB 你最好要有动作,再配上声音。
\ H!Klp 比如:温柔地走到男孩面前,摸摸他的脑袋,抚摸他的背,
V*F |Yo: 挠挠他的小肚子,或者抱抱他,
->a| 并且要确保和他有眼神接触,
KWiP`h8 因为男孩对
触觉和视觉信息更敏感。
?!$:I8T 然后再告诉孩子:再过15分钟,我们就要洗漱了哦。
eDS,}Z' 为什么给男孩的时间比给女孩的长呢?
\~I>@SG2W+ 因为男孩大脑
胼胝体体积小,连接比女孩少,
(cm8x 同一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但投入度也会更高,
[ih^VlZ 需要更长的启动时间,去切换到另一件事上。
h~u|v[@{J lWk/vj<5 04 $VUX?ii$7= R
b=q
# QJtO~~- 9%^O-8! 父母要求太严,导致磨蹭 A $W~R <,Pk \vqqs 如果说,上面几种磨蹭,是孩子能力问题,
klx28/] 那么接下来这几种磨蹭,则跟情绪有关。
D[p`1$E-1v Timothy Pychl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
Yp;?Zq9 家里要求比较严格的孩子,容易拖延。
o%[swoM@ 拖延是孩子的一种被动攻击,
em?Q4t 用来反抗别人对自己的控制。
>AUzsQ 正如文章开头那个邻居大姐,
}o@Dsx5 她是对孩子要求比较高的家长。
c4(og|ifk 我问她,儿子上初一了,你们还盯着他吗?
9qX)FB@'i; 她说,孩子从小磨蹭,我们要一直盯着他,哪怕上初中了,也要盯着。
kuW^_BROJ 她不知道问题的因果关系。
({WV<T& 从小被盯着,才会越来越磨蹭。
T8>aU 写作业写慢了,催;
H[U"eS." 遇到不会的,停下来思考,催......
3?bTs = 孩子很被动,只能用磨蹭来反抗。
F%G} >xn 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自己是有那么一点
主动权的。
?=V;5H. 哪怕这个反抗的行为,得到的总是打骂,
z--Y 但起码我反抗了,虽然我不爽,你们更不爽。
kJ.0|l0 时间久了,磨蹭就成为习惯。
我跟邻居大姐说: K4Hu0 “试着对孩子的要求降低点。多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和信任他。” ]q 3.^F “假如他做不到呢?”大姐反问。 EEj.Kch}4 刚开始,他肯定做不到, V ^hR%*i' 让他去承担自己做不到的自然后果就好。 Q4F&#^02y 这不代表父母撒手不管。 )H[Pz.'ah0 我们可以去帮孩子分析利弊。 #=
@?)\~ 孩子不求助时,不干预。 o!W( 平时多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apkw5B}C 让他知道,自己在家里是有主动权的。 b-HELS`nX 这样一来,孩子就不至于用“磨蹭”表达反叛。 ^BhS* Ex@o&j\93 j},3@TFh 05 s-JS[ #]@|mf
q ygYy [IZ M^ jEp 怕犯错,导致磨蹭 |?4NlB6 dnCurWjdk 一朋友的孩子,15岁,很喜欢画画, L4or*C^3 他的作品,是能达到让人惊艳的程度。 ?OVje9 有一次,我叫他帮我画个简笔画, *b\&R%6dR 以为很快就能完成的, Pd;G c@'~ 没想到,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画了擦,画了再擦。 o8u;2gZx 我走过去,说: K aNO&%qX “我要求很简单的,你刚才画得就很好看了,不用擦掉。” o4nDjFhh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 aBWA hn “你在这边,我有点心不在焉,不知道怎么画。” J1@skj4#\~ 我走开,再回去,他还是没画出来, 1}3tpO; 不是磨蹭不想画,而是害怕, G]O5irsV 担心自己画出来的东西让人不满意,所以迟迟完成不了。 HlraOp+ 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环境里, gvoYyO#cm 哪怕否定他的人不在身边, w
L4P-4' 但否定的声音早已定格在他的大脑里了。 p'\zL:3 做事时,他很容易担心结果。 .pyNET 生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好,就会验证了“我很失败” 。 _~O*V& 甚至不惜用回避和拖延,来逃避糟糕感受。 \"6?*L|]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师, ,#K{+1z: 孩子会在我们的暗示里,变成我们暗示的那种人。 c]R27r E 既然暗示的力量这么大,为什么不利用暗示来积极养育呢? k[{ ~eN: 多说: 5Tq*]ZE “我知道你能做到。” !TLJk]7uC “你可以的。” PUErvLt “我相信你。” ayQ2#9X} “你真的是很有耐心啊” cr ~.],$Om ...... '>[Ut@lT; 记住,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 *g[MGyF" 拿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 D4$2'h 让孩子在暗示里,成为有力量的人。 >Xw0i\G /n1L},67h [Z;ei1l 06 hr3<vWAD QVo>Uit )8;At'q} a6\`r^ @ 目标太大,导致磨蹭 jR>`Xz N."x@mV 1x^Vv;K 有个家长苦恼女儿老是磨蹭。
#M@~8dAH}M 她说:“明明我给她定了计划,但是她不去执行,总是拖着。”
w/csLi.O 我问:“定了什么样的计划?”
h}4yz96WD 家长答:“
英语成绩差,一直在70分徘徊,
~{-9qOGw; 我就想给她制定计划,让她下回考90分以上。”
0HN%3AG] “具体呢?”
ry0YS\W “具体就是,每天要好好学英语。可是她不做啊。”
-9(pOwN
|m 这肯定很难做到啊,
<"{VVyK 做不到就只能拖着,
]D[\l$( 因为这个计划太大了,
/cZTj!M 很抽象,没有可以入手的地方。
D 3Tqk^5 换个计划,
4|;Ys-Q 每天花10分钟读课本,
d:=Z<Y?d/ 背10个
单词,
]EqwDw4 其实就会容易很多。
bL/DjsZ@ 而且执行时会有成就感,毕竟是能做到的。
aATNeAR 请记得,家长下的任务目标太大了,
;2[),k 孩子是不知道怎么样下手的,
'PWA 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
r*9*xZ>8u 只能拖延。
H:cAORLB 定目标,一定要靠谱,不要一下子就要孩子“上天”。
NiD_ v 遵循一个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BJKv9x1jK =:'\wx
X 07 kO4'|<
P~s u]+ 天下功夫,唯快不攻。 __}ut+H^5p 可育儿,越快越不行。 bD.KD)5 其实,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 {%c&T S@s 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 2])e}&i 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力。 $N\k*= 请相信孩子目前还在发展中, 3!vnSX(iv 很多问题在时间的长河里都会得到解决; `N8t2yF 看到孩子做不到某事时,不要急着替代, lN*beOj 允许孩子承担属于他的“自然后果”; P|t2%:_ 把催促换成积极支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8B 如果孩子长期拖延,则意味你该调整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了, fGoJP[ae 因为孩子可能不是拖延某件事,孩子是在对抗你。 lcK4 Uq\q :Q8*MJ3&V
`RXlqj#u -^q;e]+J ehTv@2b
a9NIK/9 1岁的孩子独自绑不了鞋带; (C0Wty 3岁可能需要半小时; K
#}t\ 6岁估计需要几分钟; f4$sH/ 2#v 而12岁,也许不用半分钟。 /[E2+g 能力不同,每个阶段能达到的速度不同。 ^0 &jy:{ 静待花开,不逼不催,是最好的良药。 934@Z(a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