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NLih 前几天,我去楼下邻居家借鸡蛋。
z_8lf_N 刚进门,紧张的气息扑面而来。
iY*fp=c9 “你写不写,已经九点了,你还不写!”
BIh^b?:zU “就一个作文,你拖到现在?”
+3F%soum95 “到底怎么回事!你听不见吗?”
vzFo" 邻居大姐与老公双剑合璧,试图让
孩子执行指令。
$W]}m"l 可儿子,不为所动。
p?2^JJpUb 拿到了几个鸡蛋后,我就走了。
dym K @ 第二天,又在小区碰到邻居大姐。
=6'Fm$R 据说当晚快11点了,孩子也没写几个字。
/b7]NC% 她老公急得自己动手帮孩子写好了作文,可孩子连照着抄都拖。
8I[=iU7]l 她老公给惹急了,把孩子给打了一顿,拦也拦不住。
|/;;uK,y “这孩子这么磨蹭,真让人
头痛。”
]?%S0DO* 她问:“整天跟催命似的,孩子一点也没变,该怎么办?”
43?uTnX/ 说起这届家长的痛点,
UQ#t & 孩子磨蹭绝对能上榜单之首。
,GF]+nI89 不少家长表示,自从当了妈,生活就像开了2
倍速,孩子,是0.25倍速。
ZM16 ~k 每天从起床到睡觉,都要不断地催,急死了。
VVJIJ9L&C 难道是孩子天生性格有问题,
XR_Gsb%l 到底为什么会有
拖延这回事啊——
WZM 一起来看看拖延的真相,
74r$)\q 和相应的应对策略吧。
i_(6}Y& r yNe=9p 01 ShesJj HtV8=.^ [\3W_jR xn=#4:f 大脑发育受限导致磨蹭 +"1fr
bH.SUd) 针对孩子学习上的磨蹭,育儿专家田宏杰曾表示: p1UYkmx[ “其实孩子上小学碰到问题是必然的, \q@Co42n\ 因为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大脑神经的额叶没有发展好。” v\o
m 额叶是掌管什么的? 0bG#'.- 神经的控制功能,和语言的调整功能,都在额叶。 Y'<wE2ZL) 额叶没发展好,孩子就没办法专心, Ao+6^z_ 就容易兴奋和走神, AO238RC!: 写作业时,就显得磨蹭。 :cvT/xhO 所以,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不苛责,很重要。 $0Ys{m 请记得,大人眼里孩子是“磨蹭”、“胡闹”, [vqf hpz 其实孩子正在长大脑。 o~7D=d?R 譬如,小孩儿蹲在那里绑鞋带,好奇地研究, ^r~O* 他花点时间会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把鞋带绑得更好, I(H9-!& 这是他的乐趣与探索。 5=#2@qp 假设大人不断催促,孩子就会失去探索乐趣, uJ`:@Z^J 连同专注力、控制力都会被破坏掉。 uaE,F^p 这样的小孩,读小学以后爱跑神、效率低,也就不意外了。 0`V;;w8
(q@%eor&}
zygH-3C7o 所以请多些耐心,多鼓励和引导孩子专注过程和效率,比如多说: )FN\jo!!. “哇,你做事真专心!” 2]]}Xvx4#
“你拼拼图真认真!” 6WX?Xc]$3
“这次你用了10分钟,比上次快呢(提醒:3岁以后可给孩子配闹钟、沙漏玩具等时间工具了~)”
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孩子的进步。 2<9&OL -AN5LE9- 3Cgv($xl& 02 d$^@$E2f H<3:1*E a<J<Oc! V|G*9^Y 有些气质类型更容易磨蹭 IIN,Da;hD a+RUSz;DL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生来气质类型不同。 q P0UcG 有些气质类型的孩子,的确更容易磨蹭。 ,_TE@]!$ 拿身边认识的两个孩子为例。 @ZRg9M:N 一个属于打小就比较难养、规律性差的小孩。 C8W_f( i~ 哄睡难,吃饭难,性子散漫,缺乏时间概念, Gz52^O: 读书、写作业少不了爸妈催催催。 1~Z
还有一个小孩倒是好养, f0879(,i 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慢热小孩, ,FwpHs $A 他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 sJ{r+wY 只是从一件事切换到另外一件事需要的时间, =~ k}XB 总比别的孩子更长一些。 y+p"5s" 他的父母,也常为了他做事磨磨蹭蹭头疼。 ;nrkC\SYh: 如果你家娃碰巧是上述两种气质类型中的一种, 0t[ 1#!=k 那么首先平复心态,咱得接受现实。 Ma4eu8
孩子他不是故意这样的。 }
m"':f /dO*t4$ @? 如果希望孩子生活、读书表现能更好一点,
A4g,) 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w75Ro6y 譬如,父母陪孩子坚持规律的作息。
PeIKx$$Kl{ 起码每天几点吃饭、几点去散步、几点读睡前故事、几点睡觉,
h=Q2
?O8 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仪式感。
#jJ0Mxg 尤其注意,哪怕放假了,
^WF_IH& 也不要一下子就放任孩子,打乱作息。
MOPHu
O{^ 可以稍微晚起一小时左右,
Oy b0t|do+ 但该吃饭、游戏、读书和到点关灯睡觉的步骤,不要轻易更改。
%l,CJd5 坚持给孩子输入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mmSF1f 孩子会更有时间观念,更能适应学校生活。
$xCJ5M4
//0Y#" 03 }@"v7X $ CaV@<T g/(BV7V ep4?;Qmho 性别差异,导致磨蹭 5=\^DeM@
H -<L5; 很多父母会发现,男孩普遍比女孩更“没耳朵”。 V qcw2 做什么事情,都要催上很多遍,才可能动弹一下。 Cp+tcrd_s 其实,这种“磨蹭”跟性别有关。 &kcmkRRG 心理学研究表明, :}2T of2 女孩对声音敏感,男孩对动作敏感。 #"8'y 所以,家有女孩,如果行为磨蹭,你可以用声音温柔提醒。比如: lL'Bop@ “宝贝,再过10分钟,我们就去洗漱了哦!” znDpg{U( 剩余5分钟时,再提醒一次。 >;l rH& 剩余1分钟,再提醒。 B}nT>Ub 最后一次提醒的时候,走到女孩身边,带她去卫生间就好。 h^v#?3.@ P_5 G'[ 但是,对男孩,只是声音提醒是不够的。
LP !d|X 你最好要有动作,再配上声音。
|qVM`,%L 比如:温柔地走到男孩面前,摸摸他的脑袋,抚摸他的背,
%k<+#j6ZH 挠挠他的小肚子,或者抱抱他,
B2Rpd &[ 并且要确保和他有眼神接触,
K4-_a{)/ 因为男孩对
触觉和视觉信息更敏感。
bI^F( 然后再告诉孩子:再过15分钟,我们就要洗漱了哦。
y|=KrvMHJ 为什么给男孩的时间比给女孩的长呢?
cc3/XBo 因为男孩大脑
胼胝体体积小,连接比女孩少,
[nG[ x|;| 同一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但投入度也会更高,
n0G@BE1Y= 需要更长的启动时间,去切换到另一件事上。
[)?9|yY"` B"
_Xst 04 !L(
)3= zJ$U5r/u UoaWI2 1_TniR3z1 父母要求太严,导致磨蹭 6VS_L@ Vw3=jIQN:! !Na@T]J 如果说,上面几种磨蹭,是孩子能力问题,
Khl0 ~ 那么接下来这几种磨蹭,则跟情绪有关。
X,c`,B03 Timothy Pychl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
]TJ258P} 家里要求比较严格的孩子,容易拖延。
r9*6=*J| 拖延是孩子的一种被动攻击,
v_WF.sb~ 用来反抗别人对自己的控制。
EI)2c.A 正如文章开头那个邻居大姐,
f|ERZN`uB 她是对孩子要求比较高的家长。
~!M" 我问她,儿子上初一了,你们还盯着他吗?
nBLb1T 她说,孩子从小磨蹭,我们要一直盯着他,哪怕上初中了,也要盯着。
%mIdQQ, 她不知道问题的因果关系。
M2;6Cz>,P 从小被盯着,才会越来越磨蹭。
ej7L-~lxQ 写作业写慢了,催;
q6b&b^r+H 遇到不会的,停下来思考,催......
xs
)jO+. 孩子很被动,只能用磨蹭来反抗。
4 L
5$=V 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自己是有那么一点
主动权的。
I2krxLPd 哪怕这个反抗的行为,得到的总是打骂,
'Fc$?$c\ 但起码我反抗了,虽然我不爽,你们更不爽。
7kITssVHI 时间久了,磨蹭就成为习惯。
我跟邻居大姐说: p"7[heExw “试着对孩子的要求降低点。多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和信任他。” tt
CC]
Q “假如他做不到呢?”大姐反问。 P,b&F 刚开始,他肯定做不到, O \gVB!x 让他去承担自己做不到的自然后果就好。 !@*= b1 这不代表父母撒手不管。 qA[cF$CIl) 我们可以去帮孩子分析利弊。 >3*a&_cI=k 孩子不求助时,不干预。 unNN&m#@ 平时多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s?^y+e_ 让他知道,自己在家里是有主动权的。 JNT|h zV 这样一来,孩子就不至于用“磨蹭”表达反叛。 %%#bTyF _[Sh`4`r |tU wlc> 05 ZmycK:f #
2FrP5rC qu^~K.I" ^x$1Nf 怕犯错,导致磨蹭 a_]l?t 9Fw NX 一朋友的孩子,15岁,很喜欢画画, \%9QE 他的作品,是能达到让人惊艳的程度。 R<vbhB/lU 有一次,我叫他帮我画个简笔画, F(ZczwvR 以为很快就能完成的, )TyP{X> 没想到,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画了擦,画了再擦。
3bJ|L3G 我走过去,说: Lxv6\3I+ “我要求很简单的,你刚才画得就很好看了,不用擦掉。” 'vYt_T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 j<6+p
r “你在这边,我有点心不在焉,不知道怎么画。” q: X^V$` 我走开,再回去,他还是没画出来, XL9-N?(@ 不是磨蹭不想画,而是害怕, g[HuIn/ 担心自己画出来的东西让人不满意,所以迟迟完成不了。 H:
;XU 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环境里, t BG
9Mn 哪怕否定他的人不在身边, ggrkj0 但否定的声音早已定格在他的大脑里了。 x8x-b>|$&< 做事时,他很容易担心结果。 d^v.tYM$N 生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好,就会验证了“我很失败” 。 Jl6lZd(Np 甚至不惜用回避和拖延,来逃避糟糕感受。 fdHFSnQ g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师, pe>?m ^gz[ 孩子会在我们的暗示里,变成我们暗示的那种人。 2 <@g * 既然暗示的力量这么大,为什么不利用暗示来积极养育呢? 7F_N{avr 多说: TA8 “我知道你能做到。” ?G<?:/CU “你可以的。” ur7S
K(# “我相信你。” m.\JO “你真的是很有耐心啊” f@$kK?c? ...... So75h*e 记住,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 o
q6^ 拿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 l_8ibLyo 让孩子在暗示里,成为有力量的人。 K`j:F>b xJnN95`R@ KfYT 06 dPxJ`8 jW4>WDN: )/Gi-:: ^. 目标太大,导致磨蹭 P!IXcPKW53 PRNq8nmxC mB6%. " 有个家长苦恼女儿老是磨蹭。
mxu !$wx 她说:“明明我给她定了计划,但是她不去执行,总是拖着。”
5iI(A'R[7 我问:“定了什么样的计划?”
ic4hO>p& 家长答:“
英语成绩差,一直在70分徘徊,
lA;qFXaN> 我就想给她制定计划,让她下回考90分以上。”
LPZ\T}<l “具体呢?”
lgD% “具体就是,每天要好好学英语。可是她不做啊。”
-1~o~yGE 这肯定很难做到啊,
0P!Fci/t 做不到就只能拖着,
|
+uc;[` 因为这个计划太大了,
1
.[OS 很抽象,没有可以入手的地方。
3.g 4X?=zd 换个计划,
i) Q
d>(v 每天花10分钟读课本,
9g'6zB 背10个
单词,
VS!v7-_N5 其实就会容易很多。
M ac?HI 而且执行时会有成就感,毕竟是能做到的。
Pp_? z0M 请记得,家长下的任务目标太大了,
f*IvaY 孩子是不知道怎么样下手的,
.>~er?- 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
8H T3C\$s 只能拖延。
LU8:]zOY 定目标,一定要靠谱,不要一下子就要孩子“上天”。
[Q\(kd*4 遵循一个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aT+w6{%Z (uy\~Zb 07 D #7q3s ksJ 1:_ 天下功夫,唯快不攻。 ~=t9-AF- 可育儿,越快越不行。 cct/mX2&~ 其实,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 a#x@e?GvI 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 SSyARR+;c 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力。 Ab:ah7! 请相信孩子目前还在发展中, Zz]/4 4t 很多问题在时间的长河里都会得到解决; ;j[:tt\k 看到孩子做不到某事时,不要急着替代, G:wO1f6 允许孩子承担属于他的“自然后果”; )>^ Ge9d] 把催促换成积极支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zDvZ(5 如果孩子长期拖延,则意味你该调整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了, FFe{=H,= 因为孩子可能不是拖延某件事,孩子是在对抗你。 ?A24h!7 Xy`'h5
"q!*RO'a Y*O
Bky e
'F:LMX
vlipB} 1岁的孩子独自绑不了鞋带; L@_o*"&j 3岁可能需要半小时; tA,J~|+f: 6岁估计需要几分钟; \m1^sFMZ 而12岁,也许不用半分钟。 *~*"p)`< 能力不同,每个阶段能达到的速度不同。 JiuA"ks) 静待花开,不逼不催,是最好的良药。 ?Iij[C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