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那么学生们应如何选科?怎样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Ouy }a= &o6= 什么是“3+1+2”模式?
Snx_NH#tA
{b4+ Yc ZRYs7 4< 较之刚过去不久的2020高考,2021高考又有一些新省份将实行新高考。河北、辽宁、
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
高中一年级学生(也就是2021届考生)开始实施。
n dRy&[f7 ,@2d<d] “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
$Bd{Y"P@6 0*?~I;.2m$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0w?\KHT ^hOnLy2 v@bs4E46e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zItf>j7|Z PfTjC"`, “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T9enyYt% SdF*"]t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a%Ky;ys 1=C>S2q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7[)4k7 =
E'\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p;av63i
U[5 |ToCRM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WZ}c)r*R DJSSc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Lx&2)
yE3g0@*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AtNu:U$ c!@g<<}[(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H^}gQow J[fjl6p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UA|[~: xmz83Ll9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B42.;4"T Q5'DV!0aSv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w]w>yD>$ Bfw]#"N` 03.靠兴趣爱好选择
3{o5AsVv Cs$wgm*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
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fLuys`*: vluA46c “3+1+2”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
pNFL;k+p} {4"!~W 01
@A(*&PU>j 组合:物化政
9kj71Jp&} 可选专业:超过96%
:4|W;Lkd! =>". 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
考研和考公务员
v*}r<}j y~_wr}.CS 分析及建议:
@D%H-X Y2i:ZP 物理+化学+政 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 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T-P:E aML?$_6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
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 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aaf\% ~ >
t *+FcD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
<TmMUA)`} X)iQ){21V 02
ws:@Pe4AF 组合:物化地
3P C'P2 可选专业:超过96%
*7<5 G{ F Vkb9(WW 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r
(Ab+1b mjUln8Jc 分析及建议:
$5aRu, j["b*X`8G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DZGM4|@<7Y Kx.I'_Qk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R[>fT}Lo Tvr2K84l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ks=jv: `9SRiy 03
O:'UsI1Y 组合:物化生
nunTTE,iq% 可选专业:超过96%
Sw~jyUEr DYlu`j_ux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9J%
~?k }9[E+8L1 分析及建议:
WXP=U^5Si 2<Lnfc<^k 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
GD?4/HkF M{$EJS\d= 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 39ZZOX Jvt| q5 04
>pjmVlw? 组合:物生政
]v7f9MC'\ 可选专业:92%左右
7r#U^d( - 7)%J+5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Dyt"wfo 0?525^ 分析及建议:
j!9p#JK#u }
y@pAeS, 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O b$w1c gV]]?X& 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 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r(./ 00a F)KUup)gc !MoJb#B3^] 7a.$tT 05
E! ;giPq*n 组合:物生地
&6nOCU) 可选专业:92%左右
zg,?aAm 3B:U>F,]4 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1wpT"5B }6SfI; 分析及建议:
, Z*Fo: q 4 f/2gI1@B 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I|.^ Id| RYzDF+/ 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d?9Acd e,/b&j*4th 06
]MJyBz+k 组合:物地政
JgXP2|Y ! 可选专业:92%左右
+$M%"=tk qCg`"/0 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24Lo. ]fz0E:x 分析及建议:
kxU<?0 Vrl)[st!;I 物理+地理+政 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pu68N(B rnWU[U8%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
Gqvnc8V& Fl\X&6k 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
k@nx+fO}P t?H.M 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
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
iL f:an*vH Oz{.>Pjn^o 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r4 lu w7NJ~iy 07
M^I*;{w6i 组合:史化政
~`M>&E@Y_/ 可选专业:65%左右
z6e)|*cA$ 46c7f*1l 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
37'@,*m` D@"g0SW4 分析及建议:
ZzET8?8 N8.K[ m 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r"][< txM R[o_ "历史+政 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iQsv^K!\ `pS<v.L3 08
%''z~LzJ8 组合:史化地
-:IG{3fnu 可选专业:65%左右
4Eh 2sI o, e y. 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
>}{'{
Z
& 4/;
X- 分析及建议:
%/!n]g- DI O @Zo “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xSR:m e6n1/TtqM )%'Lm 2*:lFvwP 09
(.TkvUj` 组合:史生政
ncS.~F 可选专业:58%左右
jT/SZ|S tX)l$oRPr 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
]nE_(*w JEq0 {_7 分析及建议:
{B$cd?} w5,p9f}.
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GIvfW .),%S} 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7n W*3( \,jrug<C$^ 10
J~7E8 组合:史生化
EacqQFErl 可选专业:65%左右
{H
OvJ`tM b'Cy!d r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
[9S\3&yoh WK5~"aw 分析及建议:
C
9IKX D6&fDhO27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
1{\{'EP{ WbZ{)
i 11
b5u_x_us| 组合:史生地
c$aTl9e 可选专业:58%左右
x 9}D2Ui HPVW2Y0_N 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思维跨度大。
O H~X~n-Z p] kpDx[9 分析及建议:
(3z: ; &Npv~Iy “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ZzfGs It,m %5
Py 12
#q. Q tDz 组合:史地政
-N`j` zb| 可选专业:58%左右
Qp8.D4^@3 BEM_y:#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
yU"lW{H@ sXm8KV 分析及建议:
p-n_
">7 (,$ H!qKy 历史+地理+政 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8`E9a D)z'FOaI 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
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
c`~aiC`l J5Rr7=:*S R~u0! NQefrof 完美选科策略
5fi6>> G4g<PFx 在此,给大家总结了四点:
>o #^r; gNr/rp9A$m 1、认识自己的学科偏离;
Ep-{Ew{T_= Sqj'2<~W 2、认识自己的学科能力;
;}),6R I,dH\]^h= 3、考虑专业覆盖率;
pjr,X+6o pC,MiV$c" 4、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UEmNT9V }5dYmny 首先来说第一点,简单说来就是:我是“偏理生”,还是“偏文生”。
mlCw(i, Y~]E6'Bz 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SpbOvY=> M##h<3 I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将来的你,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等专业领域。
cQDn_Sjhi -.ITcDg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对于“人”的思考和观察很多,同时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另外,好像记忆力也挺强的。将来的你,想从事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历史研究类等专业领域。
t6p}LNm(V )2T?Z)"hO 第二点其实简单点说就是:
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这样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U1(<1eTyu xi=Z<G 像2018级高一学生,学校就针对选科组织了大联考,学校会根据成绩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
hY=#_r8 | ZBv;BW 第三点就不在此说明了,说说最后一点: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DDH)VO cQEK>aAd 定下首选科目之后,余下的四科,如果前面三点都考虑好了,还做不了决定。那就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将有所影响。另外就是在读学校的师资水平、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等。
{'dpRq{c| ~?&;nTwHe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科是由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虽说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建议临时换科目!
NyU~8?bp P1DYjm[+D 来源:
苏州中小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