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B^O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那么学生们应如何选科?怎样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u$<>8aMei v2Vmcc_]9x 什么是“3+1+2”模式?
x5R|,bY
~cul;bb# _6.Y3+7I 较之刚过去不久的2020高考,2021高考又有一些新省份将实行新高考。河北、辽宁、
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
高中一年级学生(也就是2021届考生)开始实施。
g4^3H3Pd 9xOTR#B:_V “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
Jd28/X5& zuS4N?t`p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Zg$RiQ^-{J \49s;\I] 0]xp"xOwW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zALtG<_t 8EY]<#PN “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Slv91c&md, ."Q}2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O,Ej m<nt c0Yc~&RF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lf\x`3Vd |3G;Rh9w,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Wy:I_F351
q0{ _w #z =$*\u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rUg|5EN^)d ?T)M z
q}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ZG0E (W
|;gQ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H,EGB8E2 {ObUJ3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J1Run0 nL+y"O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m,)o&ix1 6h7TM?lt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a (-U.CZ (bAw>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r"!xI k
[iT'] 03.靠兴趣爱好选择
Ff1!+P, R(f6uO!m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
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OV}yD2p {a0yHy$H “3+1+2”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
RMHJI6?LB #ri;{d^6 01
O>d
[;Q 组合:物化政
HcM/ 可选专业:超过96%
et=i@PB) LZDJ\"a- 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
考研和考公务员
jI%glO'2 0i(c XB 分析及建议:
(qzBy \\p [ d`m)MW- 物理+化学+政 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 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L&0aS: r7FpR!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
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 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NUFW
SL> S]Ye`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
1D1qOg"LE Z8`Y}#Za [ 02
oSLm?Lu 组合:物化地
*tfD^nctO 可选专业:超过96%
G7%f|
Y 1s.>_ 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1 %8JMq\ 4"veq rC 分析及建议:
JHa\"h hC?rHw
H>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6"c<G F *1w8+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EMzJyGt7 +
/>f?+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nP_)PDTFp ?5;N=\GQ 03
O9rA3qv
B 组合:物化生
}$b!/<7FD 可选专业:超过96%
x/ix%!8J !oYNJE Y7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aKintb}n [lGxys)J 分析及建议:
<c$rfjM+JU aU*}.{<! 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
Xi;<O&+ L_q3m-x0h 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hdwF; hQeG#KQ 04
uH)?`I\zrd 组合:物生政
z"-oD*ICw 可选专业:92%左右
z9E*1B+ \027>~u
{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e~geBlLar i,wZNX 分析及建议:
9Dp0Pi?29 s8dP=_ ` 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7^C&2k5G Qna*K7kv 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 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Dt\rrN:v EiVVVmm! a n0n8l intl?&wC 05
>[l2KD 组合:物生地
[eFJ+|U9 可选专业:92%左右
(4|R}jv J-qUJX~4c 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qRHT~ta-? [I}z\3Z
% 分析及建议:
S]NT +XM QD-`jV3 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_*Ej3=u <H$!OPV 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us:!p1T n=?wX#rEC# 06
Pn l}<i 组合:物地政
/=g/{&3[a> 可选专业:92%左右
/ ;+Mz* dZX;k0 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biV NZdA Oh%p1$H 分析及建议:
8erG]( M 5$JB nN 物理+地理+政 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3taGb>15 @`ii3&W4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
c
Qe3 _bt9{@) 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
0lV;bVa% w
c 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
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
>+DMTV[O bd H+M?k 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GK;IY=8W }X. Fm'` 07
m\70&%v 组合:史化政
%/
"yt}"| 可选专业:65%左右
+ViL" Bg}l$?S 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
bu-6}T+ 33&l.[A"!} 分析及建议:
n6G&c4g<" $%4<q0- 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n!&~ iH~A7e62OZ "历史+政 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K0D|p$v 1Vc~Sa 08
}I1j #d0. 组合:史化地
USaa#s4' 可选专业:65%左右
iCCe8nK 5H1N]v+ 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
;y-:)7J *qu5o5Q 分析及建议:
r&IDTS# CDoD9Hq, “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w|Ry)[ 'Va<GHr>+ L4Kg%icz l
n(|rs 09
+d7Arg!m 组合:史生政
HD& Cp 可选专业:58%左右
y06xl:iQwF Uq~b4 X$ 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
5A<}*T 3D^cPkX 分析及建议:
xGFbh4H=8p Fv$A%6;W 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a25cm5ys qoZ)"M 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GR/l\!# I;n<)
> 10
yL),G*[p\} 组合:史生化
O<#8R\v 可选专业:65%左右
jFip-=T{4 |6;-P&_n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
I1rB,%p jGT|Xo>t 分析及建议:
mn\A)RQ 0+u>"7T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
I@\D
tQZ ,Xr`tQ<@ 11
R+_!FnOJ 组合:史生地
x6*y$D^B 可选专业:58%左右
KuW>^mF(I RR'sW@ 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思维跨度大。
\hn$-'=4 uUV"86B_ 分析及建议:
1;'-$K`} +25=u|#4r “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eoXbZ ooBBg@ 12
|KVVPXtq%C 组合:史地政
IZ\fvYp 可选专业:58%左右
kKjcW` [ yPY{ZADkQ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
o
0T1pGs' NCY2^ 分析及建议:
f( Dtv 'sNiJ > 历史+地理+政 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f:y1eLl3 EJRkFn8XG' 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
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
'Ebjn>" zR<fz oz]&=>$1I }!?RB v'W 完美选科策略
0Lb{HLT z 2jC48~ 在此,给大家总结了四点:
c{ +bY.J t&NpC;>v 1、认识自己的学科偏离;
e ;^}@X
B?yjU[/R 2、认识自己的学科能力;
,7k-LAA \Rb:t} 3、考虑专业覆盖率;
:KR
KD 9_?e, Q 4、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42p1P6d Go^TTL 首先来说第一点,简单说来就是:我是“偏理生”,还是“偏文生”。
UvM4-M%2JN 7\[fjCg\w 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74N3wi5B -Sn'${2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将来的你,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等专业领域。
qozvNJm) HVhP |+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对于“人”的思考和观察很多,同时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另外,好像记忆力也挺强的。将来的你,想从事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历史研究类等专业领域。
8Lgm50bs "RM\<)IF 第二点其实简单点说就是:
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这样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w^("Pg` jVZ<i}h0B 像2018级高一学生,学校就针对选科组织了大联考,学校会根据成绩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
0igB pHS sOiM/}O] 第三点就不在此说明了,说说最后一点: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z@w}+fYO z+{+Q9j 定下首选科目之后,余下的四科,如果前面三点都考虑好了,还做不了决定。那就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将有所影响。另外就是在读学校的师资水平、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等。
+95v=[t#Ut La3rX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科是由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虽说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建议临时换科目!
!d U$1:7 l5~O}`gfh 来源:
苏州中小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