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E!I9z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那么学生们应如何选科?怎样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m(5>h# +6*
.lRA 什么是“3+1+2”模式?
@9rmm)TZ
]Zf@NY fKY1=3 较之刚过去不久的2020高考,2021高考又有一些新省份将实行新高考。河北、辽宁、
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
高中一年级学生(也就是2021届考生)开始实施。
CQcb !T WPM<Qv L “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
7l})`>
k fJ3qL#'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ysq uPpRzp #2!M+S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r,4V SyZF\ 7TQh'j “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JD\pYg[/ cMEM}Qh
T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h*s,i J}.y+b>8\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_(\\>'1q! ^Y:Q%?uB/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r4c3t,L*$I
" lf_`4 p3eJFg$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A*r&Ak[ )LYj,do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rS
4'@a $u4esg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OQA3 ~\Vu wzMWuA4vX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BVC{Zq6hi m~Dq0 T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XHA8 ku'%+svD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NB&u^8b xUD$i?3z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8&=+Mw [vaG{4m 03.靠兴趣爱好选择
yf=ek== *X;g
Y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
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A{E0 a:v CW=-@W7 “3+1+2”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
G\H@lFh >gr6H1 01
::vw1Es 组合:物化政
vN7ihe[C 可选专业:超过96%
GfQP@R" x./jTebeO 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
考研和考公务员
o+O\VNW LE Y Y{G? 分析及建议:
>~$ S! w
I@
lO\ 物理+化学+政 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 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z~oGd, ++13m*fA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
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 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Iq\sf-1E 3A} ntA!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
K (plzQ3 #V8='qD
02
NG_O I*|~ 组合:物化地
3RRZVc*
^ 可选专业:超过96%
R^F99L g-% uw[pf 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d >fp b@f.Kd7I 分析及建议:
<!zItFMD[m $XI5fa4Tt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T}v1c7) \Rp)n=|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7)F";_(^ yg2~qa:dZ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5.|rzk> Y#6@0Nn[G 03
7@Di nA! 组合:物化生
=dX*:An 可选专业:超过96%
|l ~BdP 't{=n[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F
k]X#j A}\Rms2 分析及建议:
\+MR`\|3 ;8g#"p*& 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
3a{QkVeV7 va;d[D,
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pj9_I wrn[q{dX 04
&/\0_CoTR\ 组合:物生政
(>0d+ KT 可选专业:92%左右
kQIWDN XR\ iQ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9~,eu [-$&pB>w8' 分析及建议:
KX<RD|= ORx,n7- 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M| }
2)s% 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 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IFPywL{K eOn,`B1 r+0)l:{. B>Nxc@=D 05
YQN=.Wtc 组合:物生地
^@)/VfVg 可选专业:92%左右
u(ZS sftat =10t3nA1$ 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hQNIt3o_ =-`+4zB\ 分析及建议:
]jHB'Y 66'TdF]" 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8`VMdo9 z4-AOTo2y 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mk4%]t" H[,.nH_>+ 06
l}(~q!r 组合:物地政
4kg9R^0 可选专业:92%左右
r 'jVF'w ^s5.jlZr@ 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p]+W1 v}V! >/bl
r}5
H 分析及建议:
VY _(0 $zmES tcm 物理+地理+政 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T"d]QYJS C
[2tH2*#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
2
yP#:T/z m;
ABHq# 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
{.,OPR"\ Lp
]d4"L;3 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
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
_i8$!b2Mr TTE#7\K~B 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UGPEf\ *qb`wg 07
i]$d3J3 组合:史化政
I;-{#OE, 可选专业:65%左右
c=
a+7> 2|%30i,vV 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
cR5<.$aY F'j:\F6C; 分析及建议:
Z^fF^3x K.z}%a 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Z=F=@ <! e-}PJ%!,T "历史+政 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4tRy9q .X2mEnh 08
<O>Q;}>gfc 组合:史化地
WejY
b;KS 可选专业:65%左右
L8j,?u#
RPiCXpJv& 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
v8%]^` ' sa#"@j) 分析及建议:
C#-x 3d-{ ,Fr{i1Ky “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s*l_O*$' QHs]~Ja 6PMu;# I$mOy{/# 09
pb{P[-f 组合:史生政
*q0N$}k 可选专业:58%左右
N{9<Tf * tIr66'8 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
OC>" + Y*}Sq|y 分析及建议:
>leOyBEAR ZY/at/v 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IeU.T@ $ g(5s{njL 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WJ.PPq>]F <aHK{*'3 10
7>ODaj
组合:史生化
. t3@86xTJ 可选专业:65%左右
ixS78KIr "Z{^i3gN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
Sej$x)Q\t {9l4 pT3 分析及建议:
+bO{UC[ 9M7P]$^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
7k$8i9# k2@IJ~ 11
5%>U.X?i 组合:史生地
*Cb(4h- 可选专业:58%左右
QHM39Eu] lpp'.HTP 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思维跨度大。
hsE!3[[ 2d>PN^x 分析及建议:
So8P8TCK S$H4xkKs “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9xKFX|*$ 0"QE,pLe4 12
cn\_;TYiJ 组合:史地政
[]2GN{m 可选专业:58%左右
KcU,RTE 1OGlD+f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
8%|x) rzTyHK[ 分析及建议:
+'Ge?(E4_ }%1E9u 历史+地理+政 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7]v-2
* WWO jyj 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
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
AjlG_F q/3}8BJ p5H Mg\hT YT:1=Nf} 完美选科策略
$o @?D^ R#ZDB]2 在此,给大家总结了四点:
q@!:<Ra,){ U=yD! 1、认识自己的学科偏离;
NPc%}V&C(u ~T-.k
7t 2、认识自己的学科能力;
wk/->Rz _N]yI0k( 3、考虑专业覆盖率;
aFSZYyPxwv cu"%>>,, 4、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n)=&=Uj`f 'RA[_Z 首先来说第一点,简单说来就是:我是“偏理生”,还是“偏文生”。
=_1" d$S& ^4fkZh 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xJD3Qf 16+@#d%#p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将来的你,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等专业领域。
o&AUB`.9~ 4YCGh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对于“人”的思考和观察很多,同时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另外,好像记忆力也挺强的。将来的你,想从事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历史研究类等专业领域。
l1:j/[B= .6"7Xxe]< 第二点其实简单点说就是:
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这样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MbPS <^~F~]wnH 像2018级高一学生,学校就针对选科组织了大联考,学校会根据成绩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
)3
r1; ^W @1+/r?b 第三点就不在此说明了,说说最后一点: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E)XT\;3 ,\m c.80 定下首选科目之后,余下的四科,如果前面三点都考虑好了,还做不了决定。那就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将有所影响。另外就是在读学校的师资水平、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等。
67g/(4 & )b7mzDp(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科是由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虽说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建议临时换科目!
@fK`l@K =['ijD4TW 来源:
苏州中小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