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_7)$d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那么学生们应如何选科?怎样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B=i%Z_r]w zOL*XZ0c 什么是“3+1+2”模式?
8WG_4e
N)YoWA>#bF #@L<<Q8} 较之刚过去不久的2020高考,2021高考又有一些新省份将实行新高考。河北、辽宁、
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
高中一年级学生(也就是2021届考生)开始实施。
~A>-tn}O R9Y{kk0M “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
e/IVZmUn^ u%CJjy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4D(S Uetna!ABB \j vS`+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z|N*Gs>, wq#'o9s, “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Jos^rxgJ ;BEX|wxn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6G:<wX < 'r<MA<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0h"uJco, 5S #6{Y =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Q8h#0z r
i#Fe`Z ~J ;;zd/n2b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fR lJ`\ t z`|E0~{-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A)f/ww)Q /oU$TaB>(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U&ztvR0C tkhEjTZ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ze#ncnMo YZ5[# E@l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_Gu'A({J AyMbwCR"X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I8:G:s: |Lz7}g=6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zXeBUbVi V} t8H 03.靠兴趣爱好选择
|Fzt|
\ UeSPwY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
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R!_1 *H$ V5]\|?= “3+1+2”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
{
*Wc`ZBY V5d|Lpm 01
n,|YJ,v[ 组合:物化政
; 5!8LmZ0# 可选专业:超过96%
FHZQyO<| S2
YxA 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
考研和考公务员
+hMF\@ h&IF?h 分析及建议:
A:,V) hhr>nuA 物理+化学+政 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 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r80FVwiD j!?bE3r~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
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 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4_vJ_H-mO,
`AELe_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
El3Ayd3 koT: r 02
M_F4I$V4 组合:物化地
!9=Y(rb 可选专业:超过96%
1.z !u%2 N|s8PIcSp 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SQf.R%cg$ C3 (PI,, 分析及建议:
l65Qk2<YC :N:e3$c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xh!aB6m8R LQa1p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yR X{Bl| wRE2rsXoU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iSj.lW
d>1#| 03
E&|EokSyN 组合:物化生
yI$MqR 可选专业:超过96%
; HjT 8BM[c;-{g`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X0%BE! }719_DF 分析及建议:
VN<baK%] vXcgl 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
2rX}A3%9^^ m\J"P'= 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X\]Dx./ U,^jN|v 04
=D?{d{JT 组合:物生政
ny+_&l^R~( 可选专业:92%左右
V?z-Dt C v|YJ2q?19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HAMps[D[ A,GJ6qp3 分析及建议:
H?dEgubg7] ~bX ) %jC 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qyYf&VC} l)91v"vJ 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 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Kr;F4G|Qt (I(k$g[> 8'mm<BV;sT ~=pyA#VVJ" 05
B*Q 组合:物生地
%J|xPp) 可选专业:92%左右
m:5bb3 +Ram%"Zwh 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5lakP? x9H
qc9q 分析及建议:
'5SO3/{b 2dBjc{ 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D$bJ s O azpXE 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bn"z&g %v1*D^)) 06
|#(g8ua7 组合:物地政
F[U0TP@&* 可选专业:92%左右
*",
BP]] y O?52YO 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h>jp.%oOu H6-{(:
*< 分析及建议:
bR|1*< 15`,kJSK 物理+地理+政 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Yd )v n(el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
k.w}}78N2N =`BPGfCb 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
zH?&FtO ]7_O#MY1 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
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
~dj4Q
eu fm^)u" 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tsqWnz=) 5%(xZ
6 07
JWs?az 组合:史化政
dZjh@yGP. 可选专业:65%左右
h5m6 )0" sh8(+hg 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
d0@czNWIC qt#4i.Iu+ 分析及建议:
q
e;O Ox bR?
$a+a) 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t M{U6k %c,CfhEV%& "历史+政 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uB uwE6 m3iB` 08
{_*$X 组合:史化地
qy~@cPT 可选专业:65%左右
U-:_4[ JQWW's} 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
W/I D8+:i |oJ R+
分析及建议:
z`+j]NX] .FAuM~_99b “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I45\xP4i g4>1> .s >d#6qXKAU 4\EvJg@Z. 09
[=I==?2`X 组合:史生政
Ol.
rjz9 可选专业:58%左右
mnWbV\ VY 7_ah1IEK 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
HA%r:Px xDBHnr}[ 分析及建议:
"t)|N
dZm ;X2 (G 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TWX,# }X*.Vv A 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IwVR f Tc,"{ 10
VNLggeX'U 组合:史生化
db.E-@W.OI 可选专业:65%左右
-}2e+DyAy Pxm~2PAm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
t#[u
X? #>byP?)n 分析及建议:
h 66X746
Sk,9<@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
`mTc :,(ZMx\ 11
5&*B2ZBzH 组合:史生地
aF\?X&| 可选专业:58%左右
PNMf5'@m ?*8HZ1m# 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思维跨度大。
!56gJJ-r Y4|g^>{<ni 分析及建议:
]w=6.LzO* c;e2=
A “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5U/1Z{ l6Q75i)eF 12
p;rGaLo:u 组合:史地政
8QGj:3 可选专业:58%左右
6|D,`dk3U MO$dim>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
.%4{zaB C=/nZGG 分析及建议:
R?Or=W)i /8` S}g+ 历史+地理+政 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oVVLs yxa~Rz/ 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
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
8HLcDS# sR. ecs+ Ilc FW z!I(B^)BkT 完美选科策略
97um7n ^f,('0p-> 在此,给大家总结了四点:
e[@q{. [af<FQ { 1、认识自己的学科偏离;
X;ZR"YgT )ccdfSe 2、认识自己的学科能力;
e1RtoNF ^ %8V/QimHU 3、考虑专业覆盖率;
1+^L,-k! Xx0}KJq~" 4、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q#RVi8(' $bU|'}QR 首先来说第一点,简单说来就是:我是“偏理生”,还是“偏文生”。
{-]/r }hFjl4`xa 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8!&XcA 2Ax HhD.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将来的你,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等专业领域。
z.[ Ok ?7cF_Zvve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对于“人”的思考和观察很多,同时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另外,好像记忆力也挺强的。将来的你,想从事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历史研究类等专业领域。
[-sE:O`yt ntSPHK|' 第二点其实简单点说就是:
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这样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M#qZ0JT4 u= K?K 像2018级高一学生,学校就针对选科组织了大联考,学校会根据成绩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
uj-q@IKe ^J>jU`)CJ 第三点就不在此说明了,说说最后一点: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n8M/Y}mH [D H@>:"dd 定下首选科目之后,余下的四科,如果前面三点都考虑好了,还做不了决定。那就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将有所影响。另外就是在读学校的师资水平、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等。
4565U *s6MF{Ds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科是由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虽说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建议临时换科目!
]AGJPuX 96Tc:#9i 来源:
苏州中小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