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fNuu"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那么学生们应如何选科?怎样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4@ai6,< Qq|57X)P* 什么是“3+1+2”模式?
n/mG|)Xt
O3kA;[f; @|YH|/RF 较之刚过去不久的2020高考,2021高考又有一些新省份将实行新高考。河北、辽宁、
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
高中一年级学生(也就是2021届考生)开始实施。
nb%6X82Q X45%e! “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
: eVq#3} aAUvlb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r mg}N DEZveQr= .,6-u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H"WprHe vUM4S26"NT “思想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P\k# >}} XlR@pr6tw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C e$w8z c\AfaK^KF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E hMNap}5" C]A.i2o8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 v*ju!
Jdj4\ju l!u_"I8j5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S"nF@ 3)ywX&4"L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cyz3,3\e ?.BC#S)q1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wYdv35 Uz]|N6`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c5GuM|*7 HN|%9{VeB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QMz<P/Gl6 {R6ZKB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11;MN 97!;.f-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1]b.fD A~70 03.靠兴趣爱好选择
(<C3Vts)) ~b8]H|<'Y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
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I
b5rqU\ t1x1,SL “3+1+2”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
Ig>(m49d *J`O"a 01
brUF6rQ 组合:物化政
r_A$DaC] 可选专业:超过96%
9x=Y^',5 Xc&9Glf 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
考研和考公务员
Qzw;i8n{ /mzlH 分析及建议:
h@ryy\9 EXqE~afm2 物理+化学+政 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 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x] nAdf=D'P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
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 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0Z& d l,5+@i`5i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
IjnU?Bf t"oeQ*d% 02
92oFlEJ 组合:物化地
&{t,' [ u 可选专业:超过96%
&Au@S$ij 13x p_j 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I%KYtv~` ncT&Gr 分析及建议:
Otn1wBI ?%[jR=w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d%n-[ZL ^^ixa1H<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ysY*k` 5 8YSAf+{FtK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j?4qO]_Wx+ ey$&;1x#5 03
X#^[<5 组合:物化生
;;/{xvQ.1 可选专业:超过96%
x7 ,5 tc_ 3sC7jN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7HYwLG:\~ nAlQ7' 分析及建议:
uQKT +v:SM9 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
63IM]J >i?oC^QM 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R.<g3"Lm> [(7S .5I 04
@`9]F7h5W 组合:物生政
FGq[\B 可选专业:92%左右
'!B&:X) .HABNPNg(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f]srRYSR Ab.(7GFK 分析及建议:
DZtsy!xA U| R_OLWAg 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a0)QH dG ?*y 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 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sK?twg;D*| \:LW(&[! q'Pf] KHvYUTY 05
)zDCu` 组合:物生地
8zW2zkv2|# 可选专业:92%左右
}i&/G+_ +9sQZB# ( 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NC6&x=!3 >Cq<@$I2EB 分析及建议:
N4TV a/xn'"eli 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G$('-3@i`w 19%imf 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xr^LFn) ?(_08O 06
_;\_l 组合:物地政
8P\Zo8}v 可选专业:92%左右
*.w9c ysnx3(+| 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e-|81H O+x!Bg7 分析及建议:
Dk5 1z@ >uEzw4w 物理+地理+政 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5'u<iSmBo ((%?`y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
]u/sphPe M x"\5i 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
)MT}+ai ;L ^o*` 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
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
jq0O22
-R YKK*ER0 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3WxZv]I} ~WF\ 07
2=!RQv~% 组合:史化政
W=+ Y|R! 可选专业:65%左右
$U-0)4yf deh*Ib:(S 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
"qy,*{~ !&@615Vtw 分析及建议:
S~G]~gt ":N9(}9 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D*Z_Yh6 nQ3A~ () "历史+政 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4Ftu o}p n0KO, 08
42ge3> 组合:史化地
C~exi[3 可选专业:65%左右
.O<obq~;C aw&,S"A@ 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
MVUJD{X# $M:*T.3 分析及建议:
+R75v ) A?OQE9' “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i SQu#p@ +R:(_:7 sU^1wB
Rj {R{=+2K!|k 09
M&M6;Ph 组合:史生政
KD.]i' d< 可选专业:58%左右
6j|{`Zd)G |CbikE}kL 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
w5 Li&m (S Yln>o 分析及建议:
0#gK6o! Bk{]g=DO 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cM2k- as=fCuJ 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SUK?z!f<i P16~Qj 10
pT6$DB# 组合:史生化
`){.+S(5C 可选专业:65%左右
_+3::j~;m ,|/f`Pl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
Qn2&nD%zi MomwX 分析及建议:
%iqD5x$OA \o3gKoL%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
vW@=<aS Z +&H4m=D-#a 11
ba9?(+i$h 组合:史生地
E' uZA 可选专业:58%左右
es0hm2HT3 W\V.r$? v 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思维跨度大。
+jgSV.N *|HY>U. 分析及建议:
$<[79al# n~Lt\K: “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 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C9)@jK% )D%~`,#pQ 12
G=bCNn< 组合:史地政
J]r^W)O 可选专业:58%左右
:.`2^ I)HPO,7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
uCB=u[]y4 .*Qx\, 分析及建议:
>^{yF~( ZS o) 历史+地理+政 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J-GKpo/S 7_[L o4_ 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
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
o^wqFX(Y `\ol,B_l ~)M~EX&pK fI|$K)K 完美选科策略
:[d9tm .x&%HA 在此,给大家总结了四点:
@>7%qS iK;XZZ( 1、认识自己的学科偏离;
AbOf6%Env M )(DZ} 2、认识自己的学科能力;
M
D#jj3y Rf% a'b 3、考虑专业覆盖率;
bvOq5Q6 2st3 4、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0<*<$U b\,+f n 首先来说第一点,简单说来就是:我是“偏理生”,还是“偏文生”。
IdN41 yaX
iE_. 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Q JUUn# EKN~H$.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将来的你,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等专业领域。
i"=\d |k9
C/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对于“人”的思考和观察很多,同时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另外,好像记忆力也挺强的。将来的你,想从事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历史研究类等专业领域。
uHNCS zH( =-Ck4e *T 第二点其实简单点说就是:
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这样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gXp*>Kg[ tO&^>&;5 像2018级高一学生,学校就针对选科组织了大联考,学校会根据成绩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
b#o|6HkW pTuS*MYz 第三点就不在此说明了,说说最后一点: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gnHbb-<i, :rP=t , 定下首选科目之后,余下的四科,如果前面三点都考虑好了,还做不了决定。那就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将有所影响。另外就是在读学校的师资水平、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等。
ksm~<;td #lO Mm9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科是由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虽说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建议临时换科目!
9A#i_#[R UC$ppTCc? 来源:
苏州中小学考试